一、如何判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成立
判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成立如下:
1.行为人实施了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声誉,情节严重。
2.行为人主观上有恶意,故意实施损害竞争对手商业声誉的行为。
3.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并且该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
4.行为人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义务,即不得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声誉。
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怎么判刑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判刑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能取保候审吗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有关人员提出申请,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同意后,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在刑事拘留期间,犯罪嫌疑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近亲属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父母、配偶、同胞兄弟姐妹、子女)均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n(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n(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n(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n(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n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串通罪和商业声誉损害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72人看过
-
刑法对该咋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
356人看过
-
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138人看过
-
根据刑法规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会判多久
453人看过
-
立案标准是什么?——了解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
291人看过
-
量刑标准解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
256人看过
-
2022年犯了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如何判刑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4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一般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
什么情况下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4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 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他人既包括单位,又包括个人,必须具有特定性。这样,构成本罪的捏造并散布虚伪的事实必指向于他人。指向于他人,可以指名道姓,也可以不呼其名,但根据其虚构的内容、散布的方式,完全能让公众知道其指向于何人。如果其内容泛泛而指,根据其内容及散布方式无法推测针对的是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处罚标准如何认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2-12-13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处罚标准的认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条件会有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07构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条件有:主体上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客体上侵害了权利人的商业信誉和市场秩序;客观要件上为违反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实施了恶意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的行为。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构成的条件包括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16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组成是: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对象是商业声誉和商品声誉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客观上是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声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