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种类立法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3 11:53:25 386 人看过

一、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种类的法律规定

根据新的刑事诉讼法(2012年3月14日颁布,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第五章证据中之规定:

第四十八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二、民事诉讼法中证据种类的立法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几种。

(1)书证。凡是用文字、符号、图画在某一物体上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可以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书证。

(2)物证。凡是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物证。

(3)视听资料。凡是利用录像、录音磁带反映出的图像和音响,或以电脑储存的资料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称为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诉讼参加人以外的其他人知道本案的有关情况,应由人民法院传唤,到庭所作的陈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书面陈述,称为证人证言。

(5)当事人陈述。当事人在诉讼中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案件事实的叙述,称为当事人陈述。

(6)鉴定结论。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对某些专门性问题,指定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鉴定,从而作出科学的分析,提出结论性的意见,称为鉴定结论。

(7)勘验笔录。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为了查明案情,对与争议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亲自进行勘查检验,进行拍照、测量,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成笔录,称为勘验笔录。

三、行政诉讼法中证据种类的立法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03: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证据种类电子数据认定规则是什么?
    一、证据种类电子数据认定规则是什么(一)真实性认定真实性认定是指证据形式上的真实性,即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电子证据必须在形式上或表面上是真实的,若完全虚假或伪造则不得被采纳。对电子聊天记录来说,我们可以从自认、证人具结、推定与鉴定四种方式认定它的真实性。1、诉讼当事人双方都认可的电子聊天记录,一般予以采纳;提交法庭作为证据的电子聊天记录总是对一方当事人不利,如果不利方未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甚至明确表示认可,则法庭应予以采纳。2、由适格证人通过具结方式证明其为真的电子聊天记录,一般予以采纳。这里的适格证人主要是指能接触到电子聊天记录的相关技术人员,如:网络服务器的技术维护人员。由于他们的第三方身份,加上他们的技术背景,他们做出的具结是充分的佐证,可以证明电子聊天记录的真实性。3、电子聊天记录生成时,聊天者双方计算机系统网络上的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推定电子聊天记录具有真实性,一般予以采纳。4、由
    2022-03-29
    294人看过
  •  复印本的法律地位: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未成年人作出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与一方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有疑问的视听资料、无法与原件、原件核对的复印件、复印件、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都不能单独作为确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与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时,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依据复印件无法作为单独确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可以与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确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一)未成年人作出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二)与一方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3)有疑问的视听资料;(4)无法与原件、原件核对的复印件、复印件;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依 据 素 材 , 哪 些 证 据 不 能 单 独 作 为 确 定 案 件 事 实 的 依 据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
    2023-08-31
    193人看过
  • 刑诉法证据种类电子证据定义是什么
    电子证据是以数字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或信息。一、电子欠条有法律效应吗电子欠条具备法律效应。电子欠条属于电子证据,具备法律效力,但是需在双方当事人都承认借贷关系的存在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在涉及到债权债务时,书面形式的欠条对双方而言更为重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以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存储该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电子数据的制作者制作的与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来源于电子数据的打印件或其他可以显示、识别的输出介质,视为电子数据的原件。二、聊天记录作为证据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首先,聊天记录需要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这是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真实性,要确认微信聊天记录的使用人就是案件当事人。关联性,聊天记录和诉讼案件有关联,完整的聊天记录。其次,当事人以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应
    2023-03-24
    458人看过
  • 司法鉴定算证据的哪种类型
    司法鉴定属于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只要是能够直接证明事实存在的依据,都属于直接证据;凡是需要结合其他证据串联使用的,均为间接证据。一、只凭转账记录和转帐交易能抓吗转账记录可以作为嫖娼证据,但只能作为间接证据。至所以不能作为直接证据,是因为转账只能证明嫖娼当事人的行为动机,而并非直接发生的嫖娼行为。网络聊天记录是“视听资料”的一部分,而视听资料是指能够作为证据的录音、录像、电脑储存的数据等,是一种被固定、被保全的证据。因此无论是《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或《刑事诉讼法》,都将“视听资料”列入证据的范畴。但是视听资料必须经过审查,才能认定作为证据。二、20万有借条无转账记录怎么处理没有借条仍然可以起诉。但要想得到人民法院判决的支持,除借款人自己承认外,您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否则将面临败诉的风险。证据包括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借条属于直接证据。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
    2023-02-22
    381人看过
  • 证据分类和证据种类的区别
    一、证据分类和证据种类的区别证据种类与证据分类是不同的概念。证据种类是根据证据事实的表现形式,在法律上对证据所进行的分类,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七种证据,即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而证据分类是对诉讼法中所规定的各法定证据种类,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标准,在理论上将其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证据分类与证据种类都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诉讼证据进行的类型化划分,都属于证据划分方法,但两者的立法原意不同,在理解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两者的性质存在着不同。证据种类是诉讼法对证据所作的法定分类,明确限定了诉讼证据的法定表现形式,不具备这些法定形式的不能作为定案根据。证据种类是证据立法的分类,具有法律约束力,而证据分类属于学理解释,只具有理论指导作用,而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二)划分的依据不同。法定的证据种类由诉讼法明确规定,以证
    2023-04-12
    443人看过
  • 证据法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种类有哪些
    证据法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主体合法,证据形式合法,证据取得方式合法,证据程序合法,证据的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等。一、证据法证据的合法性证据法证据的合法性是指:1.证据主体合法。证据主体是指形成证据内容的个人或单位,证据主体合法,是指形成证据的主体须符合法律的要求;2.证据形式合法。证据形式的合法性,是指作为证据不仅要求在内容上是真实的,还要求形式上也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3.证据取得方式合法。当事人收集的证据材料能否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还要看该证据材料的取得方法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4.证据程序合法。根据《最高人一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不经过质证,直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二、证据的种类有
    2023-07-02
    101人看过
  • 8种证据种类解析
    刑事诉讼法
    八种证据种类如下:1、物证,是指以其物质属性、外部特征、存在状况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2、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3、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4、被害人陈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的情况向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内容主要包括承认自己有罪的供述和说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辩解;6、鉴定意见,是指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书面结论;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或其他高科技设备所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证据种类有哪些根据《刑法》第四十二条证明案件真实情况
    2023-07-03
    119人看过
  • 证据种类概述
    离婚证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1、物证;2、书证;3、证人证人;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试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离婚证据的种类民事诉讼证据是当事人在提起民事诉讼后,向法院提交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材料。证据是民事诉讼中法院认定案件事实作出裁判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了民事证据有7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2023-07-07
    113人看过
  • 票据法规定的不需要承兑的票据种类
    一、票据法规定的不需要承兑的票据种类小额旅行支票及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直接付的,前提是条件正确而大额旅行支票、汇票及个人支票是要托收的转账支票也是核对才能入账。二、不需要提示承兑的票据不需要提示承兑的票据有: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支票(1)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支票都是见票即付的票据;(2)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为期1个月;(3)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为期10日。三、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章第三节承兑第三十八条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第三十九条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提示承兑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汇票,并要求付款人承诺付款的行为。第四十条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一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汇票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需提
    2023-05-31
    182人看过
  • 证据法定种类的必要性有哪些
    一、什么是证据种类?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在法律上对证据所进行的分类。我国的证据种类是由诉讼法明确规定的,也可以称之为法定的证据种类。二、有哪些证据法定种类?(一)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1、书证书证即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者行为的书面材料。如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处理决定等。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必须提交的书证。2、物证物证即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肇事交通工具、现场留下的物品和痕迹等。3、视听资料视听资料即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音像磁带、计算机数据信息等。4、证人证言证人证言即直接或者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
    2023-06-03
    73人看过
  • 证据种类的审查判断规则
    认证是对证据的审核与认定,是认定事实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法官裁判案件的必经程序。从裁判文书的角度看,认证也是裁判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2024-04-30
    260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定,证据种类有哪些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有:1.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2.合法地采取“偷录偷拍”方式取得的公证证据应当是具有证据效力的,除要遵守《民诉证据规则》第68条之外,实践中还应特别注意取证方式要合法。3.证据取得方式的合法性是有关证据具有法定资格的标志,凡是法律明文禁止的取证方式,不问其内容如何,该种证据不能作为判案的依据。4.法律上禁止任何人采用欺诈手段或者以实现其非法目的而故意设置“陷阱”、“圈套”使他人在违背真实意志的情况下从事一些民事行为,这种方式取得的录音录像照片是不能用作证据使用的。二、民事诉讼证据种类有哪些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1.书证。凡是用文字、符号、图画在某一物体上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可以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书证。2.物证。凡是用物品
    2023-06-06
    123人看过
  • 刑诉法规定的证据的概念和种类包括什么
    刑诉法规定的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刑事证据的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种类有哪些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是什么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一切用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材料。它既包括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证据,也包括人民法院在必要情况下依法收集的证据。不过,不管证据来源如何,任何证据都必须经法庭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行政诉讼证据虽与其他诉讼证据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特征:第一,行政诉讼证据来源的特定性。就行政案件而言,在行政诉讼之前往往已经历了行政程序。在行政程序中,作为行政诉讼原、被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和行政机关已围绕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提交和收集了相关证据。同时,行政诉讼的证据主要由被告行政机关提供给人
    2023-07-26
    54人看过
  • 直接证据的定义及种类
    法律综合知识
    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直接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勘验笔录等。凡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即为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2024-05-14
    68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法律上对证据的种类是如何规定的?法律上对证据的种类是如何规定的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6
      证据的种类有哪些,法律上对证据的种类是如何规定的?第四十二条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
    • 什么是刑事证据,证据种类中的证据种类有哪些,证据的种类如何理解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4
      刑事证据,指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这一定义概括了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反映了证据的本质属性。基于立法的统一性,三部诉讼法对证据概念的理解应当是统一的。包括(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的种类是指
    • 司法鉴定证据有什么种类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5
      司法鉴定证据种类有: 1、书证、物证; 2、证人证言; 3、当事人的陈述; 4、视听资料; 5、鉴定意见; 6、现场笔录;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笔录; 8、电子数据。
    •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18
      刑事证据是指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所有能够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可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八种:第一种,物证。指所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比如犯罪工具,赃物,指纹,脚印等等。二是书证。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材料。三是证人证言。四是被害人陈述。第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护。第六,
    • 证据种类列举
      四川在线咨询 2024-12-07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当事人的陈述; 2. 书证; 3. 物证; 4. 视听资料; 5. 电子数据; 6. 证人证言; 7. 鉴定意见; 8. 勘验笔录。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够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