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陪审员回避是必要的吗
1、需要回避。各级人民法院设立人民陪审员工作指导小组,指导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政工部门负责。政工部门设立非常设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人民陪审员的人事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管理部门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七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二、刑事诉讼中回避的方式
1、自行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在诉讼过程中遇到法定回避情形时,主动要求退出刑事诉讼活动。这一规定利用公安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自律意识,要求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员自觉退出诉讼活动。
2.申请回避,是指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向他们所在的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申请回避权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注意:申请回避权只赋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能擅自扩大到其他亲属。
3.指令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遇到法定的回避情形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法院、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有关组织或行政负责人有权作出决定,令其退出诉讼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回避 第四十七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n(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n(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n(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n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n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n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
需要回避人民陪审员吗
245人看过
-
人民陪审员的回避,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
301人看过
-
回避制度是否适用人民陪审员
258人看过
-
人民陪审员是否适用回避制度
468人看过
-
原先的陪审员当律师要回避吗
354人看过
-
人民陪审员有哪些情形的,应当回避?
208人看过
-
律师的陪审员是否有必要回避?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26陪审员取得律师资格证后在特定情况之下是需要回避的。根据法律当中明确的规定,如果接受民事诉讼仲裁的一方当事人的委托,而同属的其他律师是该案件当中对方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情况之下,是需要主动提出回避的。
-
人民陪审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法律后果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01人民陪审员具有法定情形,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无论案件处理结果公正与否,都违反了程序公正的要求。、、等法律对包括人民陪审员在内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法律后果作了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中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违反回避制度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中还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原审
-
案件陪审员会回避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22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目前,暂无刑诉中被回避人能申请回避复议的规定。 申请回避的期限。 根据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各诉讼阶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请。例如,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当事人在知悉其权利后,可立即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
人民陪审员回避的决定程序是应该如何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14为了体现对回避问题的慎重,既要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要防止不必要的程序拖延,影响办案效率,、和都规定了审判人员回避的决定程序。人民陪审员的回避决定程序与其是相同的。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中规定,审判人员的回避,应当由院长决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
-
人民陪审员和审判人员的回避适用哪些法律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11、审判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陪审员属于审判员,回避由院长决定。2、根据有关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审判委员会应当决定院长的回避。审判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3、陪审员:各级人民法院设立人民陪审员指导小组,指导人民陪审员的管理。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包括人民陪审员的人事管理和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