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机制是经济机制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处于经济机制的中心地位。伴随改革开放,我国的价格机制经历了一个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非竞争价格机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价格机制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始于1978年底,历经二十多年,目前已初步形成市场价格机制。价格机制的转换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放权.打破高度集中的传统中央集中定价;二是建立新的市场价格机制。在放权方面,主要有几次大的行动。一是1982年和1983年先后放开了160种和350种小商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二是1986年通过修订价格分工管理目录,较大规模地放开了价格,使国家管理价格的项目大大减少。在放权的同时,对工业生产资料实行计划内外两种价格,即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在生产资料价格领域也引入了市场机制。三是重新修订价格管理目录。1992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重新修订了价格管理目录,放开了大部分商品价格,使中央管理的商品价格中,农产品收购价格、轻纺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重工产品的出厂价格分别由1987年的17种、41种和737种减少为10种、9种和89种,其中还有4种农产品、3种轻纺织品和56种重工产品实行指导性价格。在进口商品中.除粮食、化肥等5种商品外,都实行了代理作价。四是2001年进一步放开价格。认真清理政府制定价格和收费权限,大幅度减少了价格行政审批项目,制定并公布《中央定价目录》,将中央直接定价的商品和服务由1992年的141种(类)减少到13种(类)。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也重新清理了定价权限,大幅度减少了价费审批项目。截至2003年底,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和农产品收购总额中,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比重已经分别占到95.6%、87.4%和96.5%。在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以后,经营者有了定价权,价格以市场形成为主,市场调节价成为主要价格形式,这就为建立新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已成为继续深化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
建立和完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是因为:
(1)经营者是市场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由经营者根据实际消耗的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定价,才能促使经营者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关心市场变化,降低劳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对市场价格反应的灵敏度,并参照市场价格来不断地调整各自的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进而引起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2)放开价格是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进行公平竞争的重要前提。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运行的机理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价格刺激功能形成市场主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二是竞争的优胜劣汰原则构成市场主体行为的外在压力;三是供求决定价格形成,价格又决定供求变动,供求和价格双向调节;四是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相互关联,两者的价格存在联动效应。因此,只有放开价格,让价格在市场供求中形成和运行,才能使市场价格不断地偏离供求的均衡点,又不断地趋向新的供求均衡点,从而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局面,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3)政府应对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过程进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干预,克服和弥补其缺陷和局限性。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但价格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从实践看,运用市场价格配置资源还存在一些消极方面:一是滞后性,二是盲目性,三是波动性,四是不公正性。为此,政府有必要对少数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实行价格管制,并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和适度的干预。运用法律手段,就是通过法律的强制功能实现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价格秩序,为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和价格运行提供保障。运用经济手段,就是运用财政补贴、税率调整、投资方向、调节基金、物资储备及相应的经济惩罚措施等等,引导、鼓励或限制相关的价格行为或相关市场价格的运动方向。运用行政手段,就是运用行政权力对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直接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对价格违法行为实施处罚,以及在必要时对价格进行干预、限制甚至冻结。
政府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的作用是,指示投资方向,促进社会生产协调发展;调节商品的流向和流速,促进商品流通的顺利进行;通过价格的升降运动,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实现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和再分配;通过对市场价格的调节,引导价格结构性的变动,调整消费结构,正确指导消费。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机制转换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由于目前我国仍处在体制转型时期,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在一些领域,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的问题还十分严重,制约着价格的合理形成。这也是90%以上的价格放开以后,还有不少价格明显不合理的原因所在。二是市场行为不规范,经济秩序和价格秩序还比较混乱,制约了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三是价格调控体系和调控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四是价格法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袁力:再保险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190人看过
-
债券发行价格的形成机制
472人看过
-
突破价格形成机制的“最后壁垒”
65人看过
-
期货价格的形成特点
140人看过
-
斯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245人看过
-
电力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29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
造成造价员资格失效的情形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26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注销资格证书及从业印章:(一)验证不合格且限期整改未达到要求的;(二)有本办法第二十四条列举行为之一的;(三)信用档案信息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五)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证书和从业印章的;(六)其他导致证书失效的情形。如再取得造价员资格,须按本办法规定重新参加资格考试。
-
商标价值的形成阶段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0要对商标价值评估,必须先了解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资产形成的过程,通常商标价值的形成阶段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普通商标阶段:当商标并不被消费者所注意时,它只是一个普通商标,这种商标还没有任何资产的特征。 (2)功能商标阶段:当商标所标示的商品具有明显的功能优势, 进而消费者开始因其功能优越而逐渐接受其商标的时候,称该商标为功能型商标,功能型商标是商标形成商标资产的初级阶段。 (3)个性商标阶
-
的概念,医疗事故罪的形成机制如何?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医疗事故罪的概念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生命健康安全正遭受病魔侵害的病人。所以,倘若救治措施不能客观上起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则必然由于病情发展而引起人体健康的更大损害,直至导致伤残、功能障碍和死亡结果。二、医疗事故罪的形成机制如何(一)违章医疗行为虽然对阻止
-
价格欺诈的十种表现形式造成价格欺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16价格欺诈的10种表现形式 根据国家计委在各地在禁止价格欺诈市场检查发现的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10种表现形式: 1、虚假标价:如某饭店餐饮部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顾客结帐时却按每斤200元结算,并且称其标价签标的是小象鼻蚌,以虚假标价误导消费者。 2、两套价格:如某酒店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帐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某顾客点了12种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