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患者是否具备离婚资格
精神病人能够离婚。但精神病人一般不能协议离婚,只能诉讼离婚,除非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神志清醒,能够完全辨认自行行为的时候可以签订离婚协议,办理协议离婚。除此之外任何情况精神病人都不能办理协议离婚,即使签订离婚协议,该协议也是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二、离婚诉讼的主体必须符合什么要件
1.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提起;
2.诉讼方必须与被告方具有合法夫妻关系;
3.诉讼方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4.诉讼方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离婚起诉状及副本各一份;
5.夫妻共有财产的清单;
6.原告应呈交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三、精神病诉讼离婚一般多久可以离掉
精神病诉讼离婚一般三个月或六个月可以离掉。一般离婚官司审结的时间如下:
1.如果适用普通程序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2.如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二审期限是三个月,合起来一个离婚案件从头到尾少则三个月,多则九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n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n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n(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n(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n(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n(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n(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n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n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离婚能否针对精神病患者?
242人看过
-
协议离婚:抑郁症患者是否具备协议精神?
439人看过
-
离婚精神病患者丈夫
480人看过
-
谁有资格送精神障碍患者到精神病院?
390人看过
-
妻子患有精神疾病,离婚诉讼是否有资格?
211人看过
-
离婚协议和精神病患者是否相容?
368人看过
-
精神病是否会判决离婚?精神病患者可以离婚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7精神病人要作为原告起诉离婚,应先认定其民事行为能力,再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变更监护关系以及代理人。通常可以提出离婚。但是,由于精神病患者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而配偶又是其法定的监护人,所以,一方在提出离婚诉讼前,必须先要求人民法院变更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在确定了新的监护人后,才能由新监护人代理精神病患者参加离婚诉讼。在审理一方是精神病患者的离婚案件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双方感情是否确已
-
精神病患者是否具有责任能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9根据精神病患者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而判定其在法律上能否承担某种义务或是否具有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包括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诉讼能力、作证能力和服刑能力。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或丧失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不具有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并非完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具有部分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无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人,在诉讼程序中不能作为独立的诉讼主体,
-
精神病患者住院离婚后能得精神病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9精神病患者可以作为原告起诉离婚。精神病,在医学上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和其他重度丧失正常精神作用的精神病。精神病人要区分情况,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同正常健康人离婚程序。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设置诉讼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者近亲属作代理人,夫妻之间作为第一监护人并不能作为离
-
精神病患者能离婚吗?精神病是怎么引起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4后果为两种: 1、要么判决离婚,要么不离婚。没有什么法律后果。 2、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应当在其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兄弟姐妹代为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