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犯罪心理学的研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5:23:11 164 人看过

[摘要]警察是社会正义、安全和力量的代名词,但当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警察这个执法团体也出现了大量的违法犯罪现象,并日趋严重。笔者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构建关于警察犯罪的形成过程及相关因素的简单模型,主要涉及引发警察犯罪的需求问题、犯罪行为的习得过程以及影响警察犯罪心理形成的权力动机、多社会角色和人格缺陷等因素,以为寻求从心理角度根本遏制警察犯罪的途径提供帮助。

[关键字]需求犯罪动机学习原理

警察是社会正义、安全和力量的代名词。他们以自己的工作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使人民群众获得宝贵的社会安全感。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政治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警察这个执法团体也出现了大量的违法犯罪现象,并日趋严重。很明显,由于警察身份的特殊性,其犯罪远比作为一般社会个体犯罪时对社会的危害严重。因此,对警察犯罪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与迫切。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任何行为都又要受到一定心理因素的影响。警察的犯罪行为同样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剖析。而且在现实社会状况无法彻底改变的情况下,从警察自身的心理因素着手去分析警察犯罪行为的形成以谋求防治方法,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企盼提高对警察犯罪行为的认识,进而预防这一特定人群的犯罪。

一、警察犯罪的需求因素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看,犯罪行为的产生必然要受到各种相关心理因素(如需要、动机、爱好、价值观、自我意识等)的影响。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生成的前提,而犯罪心理的生成又是以满足需要为基础的。需要是指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类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人的各种活动——学习劳动、发明创造,乃至犯罪活动,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产生的。强烈而畸变的需要是犯罪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需要在适当的时空条件下(犯罪机遇)就很容易形成反社会的行为动机,导致犯罪。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Thehierarchyofneedstheory)1。他将个人的需求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定或安全的需求、社交和爱情的需求、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警察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双重身份的拥有者,对其需求的分析同样适用于马斯洛的这个理论,笔者透过这个层次分类来分析我国警察目前的需求状况及其对警察犯罪的影响。

(一)生活的需求

生活的需求是指有机体生存、繁衍,维持正常生活必需的需求,它包括各种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求和一定的精神需求。这些需求在所有需求中占绝对的优势并处于基础的地位,是人类一切活动产生的根本。当下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由此产生的不稳定带来制度上的缺失,反映在警察群体中的就是利益分配的不公平,警察超负荷的工作付出得不到对等的回报,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等。加之现在公安队伍的普遍年轻化,许多警察的生活正处在构建中,面临着更多生活方面的需求,例如住房、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他们期望的收入与实际收入有很大的差距,这为警察利用职权谋私利埋下隐患。

(二)安全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是指人对无威胁、能预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的欲求,经常包括人身安全、经济的安全以及有秩序、可预知的环境,例如工作和职业的稳定。警察的工作是相对稳定和固定的,但是最大的威胁就是人身的安全问题,这是困扰警察,使之产生职业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警察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牺牲最大的职业。据统计,从1981年-1990年十年间,全国有1434名警察牺牲,28000人伤残;从1991年-2000年十年间,全国公安机关有3016位警察牺牲,52749名警察负伤,这个数字近年来还在不断增加。同伴的伤亡以及自身潜在的伤亡威胁,使得警察在精神上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压力地不断积聚,随时都可能使警察的心理产生异化,促使警察通过非正常渠道和途径来释放压力。

(三)归属和爱的需求

这是指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等需求。警察和一般人一样都需要朋友、爱人和孩子的理解支持,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有深厚的关系,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强烈地感到孤独的痛苦。据调查,绝大多数警察经常被家人抱怨为不称职的丈夫、妻子,或不称职的父亲、母亲等,家庭不和睦、夫妻关系紧张的情况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不是警察不爱自己的家庭,而是因为工作的突发性、无序性、全天候性使之与家庭的生活步调严重不协调,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家庭。这种情况下,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使警察归属和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更加剧了警察的心理压力,严重者会导致自杀或杀人。

(四)尊重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是指获得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比如希望有实力、能胜任、有信心,要求独立和自由,渴望赏识、重视和高度评价等。警察是人民的卫士,为社会积极工作,经常流血牺牲,可是很多时候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公众对警察不信任,抱怨指责的很多;对警察工作不支持,旁观回避的也很多。这也许是少数警察败类破坏了警察形象所致,但大多数警察是正直敬业的,他们在保护社会的同时面对的却是公众的偏见、不信任,甚至恶意,必然会心情压抑,有挫折感、无能感,这对警察持续的积极工作会造成严重阻碍,使警察产生不作为的情绪。

(五)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指个人希望充分发挥自己才干和潜力,达到个人理想全部实现的目的的需要。对这种需求的理解笔者认为更贴近现实的是对人生不同阶段目标的逐步实现的需求。就公安机关目前的政绩判定机制而言,还存在某些缺失,使许多奋斗在一线的警察奉献、付出的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信任,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获得成功升迁的途径的现状又进一步加重了警察的挫折感。这就很容易导致警察心理失衡或者有过激心理事件的发生,严重的将导致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9日 20: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动机相关文章
  • 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影响
    [摘要]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许多方面的变化,网络技术正打破、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的主要学科之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步入网络技术的时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正迎接着网络技术的挑战。本文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着眼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影响,最后指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内容的影响(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犯罪的主体多元化,首先,由于网络信息的无序传播和上网群体的多元化,加之受到文化差异、伦理道德观念的冲突以及网络相符从众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疾病,并可能最终导致犯罪,就使犯罪的群体出现了不确定性和低龄化趋势;其次,网络道德的沦丧导致黑客盛行,黑客群体这个
    2023-04-22
    126人看过
  • 不可忽略的犯罪学实证研究
    当前,有关刑事法学一体化的观点在学术界已受到重视,犯罪学在刑事法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亦得到肯定。如果没有犯罪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实证基础上形成的成果,无论是刑法学理论的完善,还是刑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会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我国的犯罪学研究相对于传统刑法学而言起步较晚,但也恰恰表明其研究大有前景。最近,粗读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实证犯罪新编》(周路主编,刘文成、王志强副主编)一书,这种感觉尤深,该书的鲜明特点更令人耳目一新。一方面,此书运用了大量的犯罪人调查资料,突出了研究方法和结论的实证性。犯罪学是一门强调经验研究的科学,在注重自身理论体系建设的同时,寻求动态的量化资料是发展犯罪学不可忽略的。尽管到目前还不能说实证方法就是完全科学的,或者说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充分使实证方法更加科学、客观,但这毕竟是一种重要的和有效的研究方式,尤其在刑事政策的研究中值得借鉴。从学科间的有机
    2023-04-25
    186人看过
  • 犯罪心理学(一)
    犯罪心理学(Criminal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笼统地说,犯罪心理学以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但关于犯罪心理学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至今仍莫衷一是。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根据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
    2023-04-22
    409人看过
  • 死刑犯家庭对犯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父亲被监外执行不影响子女政审,存在下列情况的会影响政审:1、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有抵触行为的;2、受过刑事处分的;3、受行政处分未解除处分的;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未满一年,受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未满两年的;4、有流氓、盗窃、贪污、赌博、诈骗等不法行为的;5、组织纪律松懈,经常违反本单位规章制度的6、一年内病假累计超过两个月的;7、超计划生育的;8、有其它不宜到机关工作的问题。死刑犯宣判后的流程1.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死刑执行命令。2.原一审人民法院在接到由上级人民法院移交的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3.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4.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5.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6.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
    2023-07-07
    281人看过
  • 处理抢劫罪犯罪的方法研究
    持刀抢劫犯罪中止的判刑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减轻处罚。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犯罪中止了能判缓刑吗构成抢劫罪的犯罪中止的,若符合缓刑适用条件是可以判处缓刑的。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且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
    2023-07-06
    411人看过
  • 研究一般累犯构成的核心条件
    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是:1、前后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2、前后都是故意犯罪;3、前罪执行或赦免后五年内再犯新罪;4、前罪执行时已满18周岁,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一般累犯构成要件:(一)主体条件:前后罪均为已满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根据刑法修正八:过失犯罪和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均不成立累犯。注意:不满18周岁是指前后有一罪为不满18周岁时就不成立累犯。(二)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对应第65条第一款的但书的,也就是说,过失不存在累犯,累犯的主观方面排除过失。这反应的是立法上控制累犯的范围,重点就是在于惩治那些主观上处于故意而实施犯罪的行为。(三)刑度条件: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有期徒刑以上”包
    2023-07-05
    464人看过
  • 雇佣犯罪研究
    共同犯罪
    近年来,雇佣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类型,正不断增多,并且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雇佣犯罪的理论研究以及司法实践部门对雇佣犯罪的立法均处于滞后状态,研究雇佣犯罪迫在眉睫。笔者从雇佣犯罪的概念、雇佣犯罪的构成要件、雇佣犯罪的性质、雇佣犯罪的刑事责任、雇佣犯罪的实行过限以及雇佣犯罪的停止形态等问题,略陈管见,敬请方家指正。一、雇佣犯罪的概念(一)雇佣犯罪的历史演进雇佣犯罪现象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色*芬在其著作《回忆录》中曾有过贵族首领雇佣武士暗杀对手的记述。根据一些刑法学者的考证,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涵括雇佣性质的犯罪——委托共犯。在我国,进入奴隶社会后雇佣杀人活动就已出现,甚至被统治阶层作为争权夺利的主要手段之一。《史记●刺客列传》对此记载得非常详细。最经典的故事是**刺秦王”,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颂。《秦律》中还有对唆使他人的谋遣者如
    2023-06-01
    109人看过
  •  研究犯罪中止的处理原则
    这段内容讲述了犯罪中止的法律特征。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主观上放弃或中止继续犯罪的想法,二是中止了继续犯罪的行为。如果行为没有造成损害,则不需要受到处罚;若造成了损害,则需要受到更轻的处罚。如果一个人犯了一个中止犯,但这个行为没有造成任何损害,那么这个人就不需要受到处罚。但是,如果这个行为造成了损害,那么这个人就需要受到更轻的处罚。在法律上承认的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以下的特征:1、犯罪的行为人自己主观上放弃或者中止了继续犯罪的想法;2、犯罪行为人不仅有中止犯罪的想法,同时中止了继续犯罪的行为。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中止?在刑法中,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中止,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动性:中止犯罪行为是否是个人自愿的,而非受到外部压力或者诱惑的影响。2. 有效性:中止犯罪行为是否有效,即是否阻止了犯罪结果
    2023-08-27
    308人看过
  • 涉黑警察与黑老大研究打黑
    陈知益、邓宇平等26人涉黑团伙案公审昨天进入第二天。在昨日的庭审中,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刑事警察支队三大队原教导员蔡书清成为焦点。在公诉人的指证中,蔡对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有关指示阳奉阴违。蔡书清多次向黑老大通风报信蔡书清1983年开始从事警察工作,2007年开始担任渝北区分局刑事警察支队三大队教导员。如今已有26年警龄。蔡书清在法庭上称,他与被告陈知益早在10年前就认识,但来往并不多,平时关系一般。有人供述他与陈知益一起开过歌厅,后来又与杨全一起开过酒吧。蔡书清则辩解说是他弟弟在开,他不过是借钱给弟弟。公诉机关指控说,蔡书清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使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成员逃避查禁而通风报信,多次实施包庇、纵容行为,致使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领导者逃匿。蔡书清称,早在今年6月份,当他听到重庆市公安局打黑除恶的消息后,他在茶楼与陈知益见面。见面后,大家坐在一起研究打黑。当时陈知益对打黑表
    2023-04-24
    389人看过
  • 网络犯罪研究
    网络犯罪
    (一)网络犯罪的定义。目前对网络犯罪的定义主要有如下:有人认为网络犯罪指的是行为人未经许可对他人电脑系统或资料库的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1];也有学者认为“行为主体(人)以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攻击对象,故意实施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称为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2]。查阅大量资料后,笔者认为上面的说法也值得商榷:首先,一般人认为网络犯罪的主要攻击对象是网络,这是由于对计算机网络原理不了解造成的错误观点,实际上并非如此。从技术角度说攻击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向联网机器发送数据包,造成计算机数据运行缓慢或出现溢出而不能正常运行。无论是通过网络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修改比如删除、增加文件或指令,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还是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其最终目的是造成联网计算机不能正
    2023-05-03
    261人看过
  • 犯罪学:在多领域倡导实证研究
    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九届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的主题为“犯罪现象发展变化的实证研究”、“犯罪学实证方法研究”、“黑社会性质犯罪实证研究”和“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公安部宣传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武和平,重庆公安局局长王立军,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刘建宏教授分别就“当前社会治安的状况及对策”、“治安与社会稳定”、“中国犯罪学实证研究方法中几个问题”作了专题报告。一、犯罪现象发展变化的实证研究(一)关于犯罪现象的基本规律,有学者从犯罪现象必然律、犯罪现象饱和律、犯罪原因多元律和犯罪现象依存率等四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犯罪现象是一种由社会以及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社会现象,必须到社会环境中去寻找犯罪现象变动的原因,才具有最大的实际价值。(二)关于涉及特定群体、特定行业或特定地域的犯罪现象,很多学者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调研,通过缜密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具有建设性和启示性的结论和对策。
    2023-04-22
    265人看过
  • 特殊共同犯罪的研究
    共同犯罪可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特殊共同犯罪,又称有组织的共同犯罪,通称为犯罪集团。犯罪集团必须同时具备四个特点:1、必须有三人以上。这是犯罪集团主体数量的规定性特征;2、一定的组织性。所谓组织,主要是指成员相对固定,内部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3、具有实施某些犯罪的目的。这一特征是犯罪集团和基于低级兴趣或封建习俗的落后组织的基本标志;4、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共同犯罪者是为了长期多次实施犯罪活动而结合起来的。犯罪实施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形式仍然存在,而不是在犯罪实施后分手。特殊共同犯罪的主体特征特殊共同犯罪的特征为:1、必须是3人以上。这是犯罪集团在主体上量的规定性特征。2、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有一定的组织性。所谓组织性,主要是指成员比较固定,且内部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4、具有实施某种或某几种犯罪的目的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
    2023-07-07
    52人看过
  • 犯罪心理学的行为因素
    法律综合知识
    犯罪心理通常是指犯罪主体在犯罪活动中的心理,犯罪心理学就是研究在犯罪发生的自始至终,犯罪人的心理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有何规律。行为因素,指犯罪人原有的不良行为特点。不良行为是在不良的心理支配下发生的。根据反馈原理,不良行为如果得逞,会反作用于不良心理,使不良心理得到强化和发展。恶性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形成犯罪心理。下列不良行为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有关:1)错误的活动。指参加不符合社会要求、为社会所禁止的活动。如看淫秽书刊和录像,违反纪律,扰乱公共秩序等。这些活动对行为人的心理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减弱他对不良诱因的抵抗力,增强不良的心理因素,进而诱发犯罪心理。2)不良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不良的行为方式很多,如欺骗、赌博、欺凌弱小和报复等。如果通过不良的行为方式满足了需要,就会在心理上肯定这种行为方式,今后用以再次满足需要。因此,这种错误经验是形成犯罪心理的基础之一。3)有害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由于重
    2023-04-22
    125人看过
  • 犯罪主体研究的意义
    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必备的条件之一。任何犯罪都有主体,即任何犯罪都有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者。犯罪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具备法律所要求的犯罪主体条件的人,才能构成犯罪并被追究刑事责任。不符合特殊主体条件的人,不能构成特殊主体的犯罪。犯罪条件的具备,是行为人具备犯罪主观要件的前提,也是对犯罪人适用刑罚目的的基础。有关犯罪主体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是比较重要的,可以理解为犯罪主体就是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个人或者集体,司法机关对诉讼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审查起诉和审判判决的目的在于对犯罪主体进行的犯罪行为进行合法合理的判决并进行惩罚。一、法律规定中犯罪主体有哪些?犯罪主体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
    2023-04-04
    101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驱力。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更多>

    #犯罪动机
    相关咨询
    • 警察职务犯罪研究是干什么的?你知道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7
      下面就是关于警察职务犯罪研究解答。 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一)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 (二)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 (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搜查、救险等任务进入有关住所、场所的; (四)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警卫等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的 (五)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其他行为的。 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前款
    • 大学生考上研究生,可以迁到研究生学校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8
      你的户口已迁至大学,如考上研究生当然可以将户口从就读的大学转到读研的学校了
    • 关于xx大学研究生转学的问题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30
      一,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转户口: 1、升学转户口只需要凭当事人的录取通知书、村(居)委会出具的“同意户口迁出”证明、本人的户口本、身份证等资料,去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户口迁移证》后,去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落户即可; 2、如果户口在就研究生前,已经迁往大学的,当事人被录取后,原大学会把当事人的户籍资料快递至华东理工大学的辖区派出所,不需要本人办理。二,户籍: 1、又称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
    • 警察先动手打学生学生后犯什么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9-09
      我国《》第十七条[1],对刑事责任年龄作出规定,从刑法的规定来看,我国采用了四分法:1、无刑事责任年龄,即不满14周岁的,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上述外,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要责令他的家长或者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
    • 刑事犯罪中的心理学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3
      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犯罪心理学也是如此。一方面,它与生物科学结合,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它伸展到技术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相联系,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心理学还研究人类个体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关于人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社会化的发展观。另一方面,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时至今日,心理学发展得更加宽广庞杂,这就要求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