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是否合法有效
医疗纠纷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下能举证倒置。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失行为;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二、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好处
1.平衡举证能力:在医疗纠纷中,由于医疗机构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手段,掌握相关的证据材料,具有较强的证据能力,而患者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举证责任倒置可以平衡双方对证据的占有能力,符合立法精神。
2.实现诉讼公平:举证责任的分配是否公平,将直接影响到当事人诉讼的成败,影响到当事人对诉讼制度的信任。举证责任倒置使公平理念贯穿诉讼过程始终,极大的保护了患者一方的权益。
3.强化医疗管理秩序:我国医疗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存在着事后补写病历、处方权混乱等一些问题,有些管理规范在实践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遵守。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后,有利于推动中国医疗机构服务业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加速进行,形成良好的医疗管理秩序。
4.提高司法效益,降低司法成本:在医疗纠纷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可以降低患者的举证负担,减少过度的诉讼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
三、医疗纠纷举证要提交哪些证据
医疗纠纷一般需要提交的证据如下: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2.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门诊、住院病历、医疗费发票等;
3.证明损害的事实发生的证据,如医生诊断证明、鉴定报告、伤残证明或死亡证明书;
4.其他可以证明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医疗损害责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
举证倒置凸显医疗纠纷责任医生争买保险
227人看过
-
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与正置的关系是什么?
347人看过
-
医疗纠纷能否运用倒置举证法解决
316人看过
-
在医疗事故责任中进行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依据
419人看过
-
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认识
333人看过
-
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会不会可以适用
340人看过
-
举证责任倒置对医疗纠纷诉讼的影响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10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制度,如果原告(患者)主张权利,只要证明受害事实的存在和侵害主体即可。 至于医疗机构有无过错,由医疗机构予以证明,如果医疗机构不能依法证明其无过错,即应承担法律责任。
-
患有哪些医疗纠纷时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浙江在线咨询 2023-05-091、病人指责病历真伪的问题。病人在医院摔倒、财物被盗。病人指责医院未尽注意义务(护理不周、未给穿衣盖被、送饭、保管等)。侵犯名誉权、隐私权、处分权等等普通民事侵权的法律关系。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
产品质量纠纷是否举证责任倒置浙江在线咨询 2023-04-25产品质量纠纷举证责任是否倒置 产品质量纠纷向法院起诉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生产者、销售者自行举证, 来证明其产品没有质量缺陷。 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三)
-
医疗纠纷诉讼中有举证责任倒置这一原则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12医疗纠纷案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过程有无过错承担举证的责任。这与《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正好相反。
-
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和纠纷结果的关系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22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与正置的关系。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中的规定是举证责任的倒置,但只是部分举证责任倒置,即涉及医方是否有医疗过错,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关于患者与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医患法律关系,患方是否存在损害事实、是否存在实际损失、损失多少等,属于举证责任正置,举证责任在患方。只有患者提供的证据达到《民诉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条件,人民法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