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4 17:24:58 277 人看过

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体如下: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2、宪法在内容上所具有的国家根本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

3、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

一、宪法的根本法地位表现在哪里

宪法的基本法地位主要体现在:在内容上,宪法规定了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方面,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普通法的基础,是所有公民、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所有国家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民主政治的现实,规定国家的基本任务和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原则、国家政权组织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

二、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体现在: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6日 18: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保证相关文章
  • 被法院强制执行的后果是什么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被法院强制执行的后果是什么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罪,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
    2024-04-08
    340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强制执行行政拘留吗?
    强制执行并不会进行行政拘留,因为行政拘留它是属于我们国家行政法当中的一种具体的处罚的措施,而强制执行,它是执行阶段当中所发生的两者性质不同。法院强制执行唯一住房被行政拘留的规定是不执行唯一的一套住房,法院的强制执行的前提,是有执行的依据以及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如在判决或调解书中明确了房屋归男方所有,男方补偿女方人民币XX元。在法律文书生效后,有义务的一方未履行的,则权利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若男方没有银行存款来履行的,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法院可以依法评估拍卖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一般只能查封,无法拍卖。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六条、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第七条、对于超过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房屋和生活用品,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在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最低
    2023-03-30
    293人看过
  • 什么是执行依据执行依据的构成
    一、什么是执行依据执行依据的构成执行依据,即强制执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是强制执行程序启动的前提和基础。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赔偿调解书等都可作为执行依据。2.执行依据的构成要素包括法律文书的生效性、内容的可执行性以及当事人的履行义务。3.只有当这些要素齐全,并且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时,对方当事人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二、申请与移送执行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当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中规定的当事人义务未得到履行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将案件移送执行员执行。2.对于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同样适用这一规定。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时,对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不予执行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024-07-19
    364人看过
  • 城管执行什么法律依据的
    城管执法的法律依据是:1、城管其实是一个专门用来集中执行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部门,他的权力来源于其他部门的授权。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3、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结合本地方实际提出调整行政处罚权的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一、城管强制执行的程序是什么?1、发现需要强制执行的情形2、制作《行政强制执行审批表》3、审核并审批4、制作并送达《行政强制执行告知书》(1)当事人在期限内自觉履行义务或执行的情形消失,可以借出执行或终止执行(2)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记录和复核,事实与证据成立的,给予采纳。5、当事人在规定
    2023-02-19
    320人看过
  • 行政处罚的根本立法依据
    行政处罚法的立法依据是《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一、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是什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是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保障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部门规章。二、单位考勤扣款合法吗?不合法,迟到扣工资和全勤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依照《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
    2023-03-03
    136人看过
  • 依法行政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一是依法行政是对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要求,而不是对行政相对人的要求.在我国,既不可将依法行政等同于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监督,也不能将依法行政等同于依法治国.二是依法行政中的“行政”是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即国家行政或公共行政,是指一定的国家组织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职能、维护公共利益,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规范,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其行政的领域,是只能由国家实施管理的社会公益事务.三是依法行政中的“法”,首先必须是体现国家和人民整体意志,反映社会进步发展规律的法,而不是长官意志、个人意志、少数利益集团意志的反映;其次,“法”应主要限定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法规.其他政策办法不能作为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再次,从法律要素上看,依法行政之“法”不仅应包括法律法规,还应包括法律原则以及法律目的和法律条文背后所隐含的法律精神
    2023-08-05
    353人看过
  • 强制执行书的执行依据写什么
    一、强制执行书的执行依据写什么强制执行书的执行依据的书写内容如下:1.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双方身份信息;2.申请执行依据、执行请求事项(不得超过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内容),如果是要求给付金钱的,应注明具体金额;3.判决生效后,对方未履行义务的基本事实和申请执行的理由;4.申请执行人的签字或盖章;5.应列明所了解到的被执行人的全部财产线索(如有),以便法院开展后续查封、扣押、冻结等执行工作。二、申请强制执行要多久有结果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有结果,前提是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三、强制执行常见手段强制执行的常见手段如下: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1)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
    2023-05-22
    406人看过
  • 法律依据是什么意思根本违约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判断违约是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根本违约,一般应综合调查以下因素:一、违约部分的价值或金额与合同金额整体的比例不当履行时,卖方交付的不符合约定的目标物的价值占合同金额的大部分,一般可定为构成根本违约。二、违约部分对合同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违约部分的价值不高,但对合同实现有很大影响。如成套设备的某一部件或配件的瑕疵造成的设备无法运行,此时,这一违约也可以认定为根本违约。三、延迟履行中,时间因素对合同目的的实现的影响程度4、违反合同的结果和损害是否可以修补,即使违反合同的行为非常严重,也有可能剥夺受害者期待的东西,但是如果这个违反合同可以修补的话,一般不会认定构成根本违反合同。五,在分批交货合同中,某一批交货义务的违反对整个合同的影响程度如果该合同是可分合同,即某一批交货义务的违反并不影响其他交货义务的履行,则对某一批交货义务的违反一般不构成根本违约。如果该合同是不可分的,如某一成套设备的组装
    2023-08-06
    394人看过
  • 法律根据什么制定的,法律由哪个部门制定
    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一切法律都应当以它为宗旨和蓝本制定具体的规定,与之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法律的制定部门根据法律的位阶和属性有很大的差别,如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而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一、法律根据什么制定的法律根据宪法指定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在内容上所具有的国家根本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二、法律由哪个部门制定法律的制定部门根据法律的位阶有所不同,具体来说:1.基本法律,基本法律包括民事基本法、行政基本法和刑事基本法以及诉讼法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其制
    2022-07-13
    68人看过
  • 贷款房屋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
    房子有房贷,法院可以强制执行。1、有财产拒不履行,涉及法律责任。拘留、罚款、拒执罪。2、按揭房产还未办理接房手续或者还未装修入住的话,则极大可能被查封、拍卖。但涉及房产这类不可分的财产,不太涉及超标的问题。毕竟拒不付款,是责任。3、若已入住,涉及唯一住房,即便不拍卖。也会被查封。贷款房产证要押银行吗房贷按揭贷款的办理流程是什么样的呢第一,选择房产。购房者如果想要获得房屋的按揭服务的话,可以在选择房产的时候,着重了解这方面的重要内容。在广告中或者是通过销售人员的介绍的时候,购房者可以得知一些项目办理按揭贷款,还应该要进一步确认发展商的开发建设的房产是否已获得银行的支持,这样就可以保障按照银行的揭贷款流程的顺利。房贷按揭贷款流程中的第二步是办理按揭贷款申请。确定自己选择的房产得到了银行按揭支持以后,购房者可以向银行或者是银行指定的律师事务所了解一些关于购房者获得按揭贷款支持的规定,准备好有关的
    2023-07-10
    342人看过
  •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有什么内容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依据是任何法律都不能与《宪法》的精神与规定相背离。《宪法》是基本法,上位法,所有法律条文都基于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根据宪法规定哪些权利是公民享有的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主要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具体规定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2、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
    2023-07-24
    304人看过
  • 管制司法迟缓刑期的执行根据什么规定?
    管制抵刑期规定如下:判处管制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判处有期徒刑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一、拘役和管制什么区别1、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2、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只是限制人身自由,并不剥夺。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短期剥夺人身自由。3、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二、刑事犯罪如何计算刑期刑法中主刑的刑期计算是:1.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2.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3.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
    2023-06-22
    201人看过
  • 死缓的执行审批程序和流程,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第二百四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第二百五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2024-05-03
    418人看过
  • 五年积案执行和解的法律依据
    一、五年积案今和解各退一步解心结被执行人袁某龙特地从广东赶回与申请人彭某华签订了执行和解协议,并当场按协议付清了35000元赔偿款,付清赔偿款后的袁某龙感叹道:“压在心头的大石总算搬开了。”这起历时五年的积案在江西省永丰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和解履行完毕。原来,2004年7月,袁某龙在帮彭某华运输货物的途中因保管不善而致使价值近4万元的货物丢失。事发后,由于双方未能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彭某华无奈之下遂起诉至永丰县人民法院。2005年4月18日,永丰县人民法院一审判令袁某龙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支付赔偿款38238元。判决生效后,袁某龙仍未按生效判决履行义务。彭某华于2005年9月13日向永丰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经过调查了解到,袁某龙与其妻子已经南下广东打工去了,袁某龙的小孩则留给其年迈的父母照看。由于袁某龙下落不明,案件一度陷入僵局。2010年5月,执行法官从
    2023-04-27
    128人看过
换一批
#抵押担保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证
    词条

    保证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向合同关系中的债权方保证合同关系中的债务方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债务的担保方式。保证人在被担保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 更多>

    #保证
    相关咨询
    • 精神病强制执行的法律根据是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25
      《刑事诉讼法》第285条: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
    • 哪一机构可以根据本法制定本办法执行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0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据本法规定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妇女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的或者补充的规定。自治区的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 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西藏在线咨询 2024-04-16
      法律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依据是,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按法律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可将法律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具体如下:1、根本法是指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居核心地位的、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极为严格的宪法/2、普通法是根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
    • 根据<>判决依据的法律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9
      精神抚慰金和残疾赔偿金不是一回事。你提的问题涉及到司法界对精神抚慰金的认识和界定的问题。你应该注意到,是在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这个两个司法解释有先后问题。因为在后一个司法解释出台前,司法界特别是法院将死亡赔偿、残疾赔偿作为精神性赔偿,理论基础就是生命无价,给予的相关赔偿带有精神抚慰性质;此后司法界又转而确定,死亡赔偿金、伤残赔偿金都是物质性财产损失,因此,在第三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
    • 申请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执行依据是什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5
      申请强制执行的依据:最高法《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九十条规定: 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其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因执行确定金钱给付的生效法律文书而查封、扣押或冻结,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在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该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 即只要债权人持有金钱债权执行依据,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