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决后相关证据是否公开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8 14:10:46 237 人看过

刑事案件判决后,相关证据是否会公式,就要看证据是否涉及到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如果涉及的,一般不会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

一、刑事案件证据收集方式

1、询问。询问是指执法机关或者律师要求当事人、证人或者鉴定人陈述自己了解的案情。询问是任何案件中都经常使用的证据收集措施和方法。

2、讯问。讯问是指执法机关要求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如实交代案情的方法。讯问的对象限于行政处罚案件中的违法行为人和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讯问的主体限于执法机关,不包括律师。

3、辨认。辨认是要求被害人或者证人在若干类似的物品、场所或者人中,挑选出自己曾经所见所闻的部分。辨认的主体可以是案件中的被害人和证人,辨认的对象可以是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者与案件有某种关联的人,也可以是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场所。

4、勘验。勘验是指执法人员亲临现场,发现和提取证据的专门活动。勘验主体限于执法机关,律师无权进行勘验。从收集证据的角度来讲,勘验一方面是发现和提取各种物证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勘验笔录本身也是证据的种类之一。

5、检查。检查是指执法机关依法对与案件有关的人身进行检验的专门活动。检查的对象是活人的身体,又称为人身检查。人身检查笔录是其主要的证据形式。

6、搜查。搜查是指执法机关依职权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或者人身进行强制性的寻查、寻找和提取证据材料的专门活动。搜查的对象可以是场所,也可以是人身,还可以是车船等物体。搜查是发现和提取各种物证、书证的重要途径,搜查笔录本身是证据的种类之一。

7、实验。实验是指执法机关模拟再现犯罪现场、犯罪过程或者案件发生过程的专门活动,主要适用于刑事案件。在其他种类的案件中,也可能需要用这种再现性实验方法来查明事故的原因或验证当事人或证人的陈述。

8、鉴定。鉴定是指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利用,其专业技术知识和科学技术设备鉴定,对有关的专门问题进行检测,并作出鉴定结论的活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6日 23: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有关判决书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5条规定:“一审判决书和可以上诉的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给当事人的,上诉期从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的次日起计算。”小额诉讼程序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小额诉讼程序鼓励当事人诉讼,限制律师参与以降低诉讼成本,赋予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一反在普通程序中的消极态度,可根据案件事实直接提出和解方案。一、一审判决不准离婚能上诉吗对于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离婚案件,是可以提起上诉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5条规定:一审判
    2023-04-11
    178人看过
  • 缓刑的判决是否与三年量刑息息相关?
    量刑三年能判缓刑。量刑三年的犯罪分子,只要符合缓刑条件的就可以缓刑。其条件有以下几点: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涉毒量刑有案底两年还能判缓刑吗有。《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2023-07-12
    216人看过
  • 员工打架是否开除的相关依据
    对打架员工,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能否开除,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果员工打架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则用人单位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解除劳动合同。第二种情况,如果员工打架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么就要看该员工的行为是否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只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才能解除劳动合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适用,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首先,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是通过民主程序公之于众。其次,劳动者的行为客观存在,并且是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第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处理是按照本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的,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一、用人单位怎么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注意下列法律规定: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023-03-11
    280人看过
  • 如何确定刑事证据的相关性
    刑事证据的关联性又称关联证据规则,是指只有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证据。美国《联邦证据法》第403条规定,“虽然证据是相关的,但当不公平偏见、混淆争议或误导陪审团的风险大于证据的可能价值时,或当证据过度拖延时,不得接受,英美证据法也对某些证据的相关性作了具体限制。有关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五十条当事人质证证据时,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相关性、合法性,对证据力的存在及其大小提出质疑、说明和反驳。第六十六条法官应当从证据与案件事实的联系程度、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对案件的全部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和判断。
    2023-05-31
    146人看过
  •  要求司法判决书公开的相关原因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不再公开离婚、未成年犯罪和调解结案的裁判文书,这是中国法院作出的新规定。这一举措旨在保护当事人隐私,让他们在司法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法院将更加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进一步加强司法公正和公开透明。根据法律规定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向法院提出相应的申请即可。按照最新的规定,“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将不再公开离婚的、未成年犯罪的裁判文书。在这之前已经在网上公布的裁判文书,网上将会对其予以撤回。也就是说,这两类案件的裁判文书在以后查不到,之前的也将不能查询。按照整理,裁判文书网上不公开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涉及国家秘密;2、涉及未成年人犯罪;3、以调解方式结案;4、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5、离婚诉讼;6、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涉及国家秘密的裁判文书能公开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裁判文书应当保密,不得公开。虽然该法第三十条规定了人民
    2023-10-24
    364人看过
  •  被判处缓刑后,法院是否需要通知相关当事人?
    根据法律规定,宣告缓刑时,法院通常不会立即通知被告方和检方,而是以当庭宣告或定期宣告的方式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判决书应在五日以内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则应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同时,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也将收到判决书。法院在判决犯罪分子缓刑时,通常不会立即通知,因为法官在宣告缓刑时,会以当庭宣告或定期宣告的方式,向被告方和检方公开告知。法律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如果是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如果是定期宣告判决的,则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会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法 院 何 时 宣 告 缓 刑 ?根据提供的核心内容,符合条件就可以宣告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
    2023-09-29
    191人看过
  • 刑事判决证据如何采纳
    一、刑事判决证据如何采纳(一)关联性标准1.规则:在控辩双方提交法庭的各种证据中,只有确实与案件事实存在关联性的证据才可以采纳为诉讼中的证据。不具备关联性的证据不得采纳。2.解释:关联性是证据的自然属性,是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客观存在的联系。诚然,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可以找到某种或远或近的联系。但是,这种哲学意义上的普遍联系不能作为在诉讼活动中采纳证据的基础。在诉讼活动中,作为证据采纳标准之一的关联性必须是对案件事实具有实质性证明意义的关联性,即证据必须在逻辑上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证明关系。用通俗的话说,有这个证据一定要比没有这个证据更能明显地证明某个案件事实的存在或者不存在。关联性既是证据的采纳标准之一,也是决定证据价值的基本要素之一。(二)客观性标准1.规则:诉讼双方提交法庭的证据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客观性,才能采纳为诉讼中的证据。不具备客观性的证据
    2023-06-01
    314人看过
  • 刑事判决书的证据效力
    现行刑事诉讼法将有罪证明标准规定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基本精神是正确的,不必修改,只是在一定情况下过于绝对。为此,《刑诉法修改建议稿》坚持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相结合,对推定的适用作出了规定,即:“下列事实推定为真实,但有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一)已生效刑事裁判确定的事实;(二)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人,差额巨大,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为非法所得;(三)非正常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为非法持有;(四)在内海、领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为走私;(五)交通肇事后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为当事人负全部责任。”“在跨国有组织犯罪、腐败犯罪案件中,有关犯罪的故意、明知、目的等主观心理
    2023-06-11
    408人看过
  • 判刑后是否会告知单位相关信息?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就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刑事责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等,附加刑有罚金、没收财产等。如果被判刑,法院不一定会通知其单位。根据我国法律相关的规定,在判决书生效之后,可以送法犯罪分子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其所在的单位。短信恐吓会不会被判刑短信恐吓一般不会被判刑,通常是予以行政处罚,具体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但如果行为人恐吓他人的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会依法处以刑事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
    2023-06-30
    72人看过
  • 刑事证据收集相关法律规定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它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一条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一、刑事案件证据不足怎么办如果在侦查阶段,公安认为证据不足的话就会直接撤销案件。如果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会建议公安撤回案件,检察院也可以直接做不起诉处理。如果在法院审判阶段,法院可以判处无罪。二、刑事证据收集注意事项1、明确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调查收集证据必须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而案
    2023-04-04
    295人看过
  • 刑事判决对证据是否移送,刑事案件取证途径有哪些
    一、刑事判决对证据是否移送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作出判决后,证据会不会移送,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提起上诉、抗诉的,一审法院将证据和其他材料移送到二审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八十一条上诉人通过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上诉期满后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第三百八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诉、抗诉案卷、证据,应当审查是否包括下列内容:(一)移送上诉、抗诉案件函;(二)上诉状或者抗诉书;(三)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八份(每增加一名被告人增加一份)及其电子文本;(四)全部案卷、证据,包括案件审理报告和其他应当移送的材料。前款所列材料齐全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收案;材料不全的,应当通知第一审人民法院及时补送。二、刑事案件
    2023-04-18
    359人看过
  • 刑事判决书格式的相关知识是什么?
    刑事判决书的格式是:再审刑事判决书的结构、内容,按照第一审程序再审的,与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基本相同;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与第二审刑事判决书基本相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安徽法院刑事判决书范本的格式是怎样的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一审公诉案件用)()刑初字第号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等,现在何处)。辩护人……(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和职务)。人民检察院于年月日以被告人犯罪,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或依法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证人等到庭
    2023-07-16
    299人看过
  • 民事判决书没有公开宣判是否合法?
    一、民事判决书没有公开宣判是否合法?民事判决书没有公开宣判是否合法应当根据案件的类型也认定,一般情况下,民事案件是需要公开的,这样可以提高司法裁判的公信力,人们才会信服,但如果涉及到国家秘密的诉讼案件,也可以不公开宣判。作为刑事案件,由于涉及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命与自由,更应该予以公开宣判。法院对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应公开宣判,社会影响较大或关注度高的案件,应在法庭内公开宣判。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案件宣判的规定是,“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对于民事案件的宣判,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公开宣判一般在审判法庭内以开庭的形式进行。社会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应当在审判法庭内以公开的形式进行宣判。具备远程视频条件的,可以利用远程视频系统进行宣判。另外,对于社会影响较大、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应当以开
    2023-06-18
    58人看过
  • 刑事审判开庭当天是否就能拿到判决?
    1、法院在受理案件时被告人逃走的受追诉时限的限制吗?不受限制。尽快行动,把握证据。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2、开庭当天是否就能拿到判决?判决分两种,一种是当庭判决,一种是定期宣判。(1)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宣布判决结果,并在五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辩护人和被告人的近亲属。(2)定期宣告判决的,合议庭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辩护人和被告
    2023-04-16
    206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刑事案件的法院采纳相关证据吗, 当事人与公安机关是否应当公开证据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4
      在刑事案件的审理审判中,法院是否会采纳相关证据,应该确定证据的真伪。如果该证据属于真实有效,那么法院必须采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
    •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相关证据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04
      刑诉法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增加电子数据等证据类型。
    • 判刑后能否根据新证据重新判决和追加刑期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3
      在判刑之后,如果发现了新证据,那么可以根据新发现的证据重新判决,确定最终刑期。
    • 怎样收集相关刑事证据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25
      收集刑事证据的要求: 1、合法性; 2、及时性; 3、深入实际,采用专门手段和依靠群众相结合; 4、客观全面; 5、深入细致; 6、应用科学技术手段。 7、收集的证据必须妥善保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如果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 网上公开刑事片判决书是否能公开真实姓名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时,应当保留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等真实信息,但必须采取符号替代方式对下列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姓名进行匿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