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输血引起的医疗意外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9:30:54 194 人看过

输异型血引起致使性溶血反应,多见于血型检验和交叉配血检验时发生差错,以致配错血型。也有化验、血库人员因工作制度不严,采血时粗心,以致发生溶血性休克死亡。输入被细菌或霉菌污染的血液、血浆或液体均可引起死亡。输液量大、速度快了可引起左心衰竭合并肺水肿而引起死亡或其严重后果。

医疗事故罪与医疗差错的界限

医疗差错,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申,医务人员虽有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但未给就诊人造成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的行为。医疗差错,从产生的原因区分,可以分为医疗责任差错和医疗技术差错。其中,医疗责任差错与医疗事故罪容易混淆,二者都表现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不负责任,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的行为。区别在于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前者未造成就诊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后者则造成了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后果。对于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医疗差错的,不能以医疗事故罪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7: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医务人员相关文章
  • 如何处理输液输血反应?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
    根据相关法条规定,疑似输血、输液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的,需要对血液进行保留,医疗机构应通知采血机构派员到场。需要检验的,由双方共同指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无法进行指定,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输液反应医疗事故责任认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023-06-30
    470人看过
  • 输液引发的医疗事故,患者获赔7万元
    因患支气管炎到医院输液没几天,年近七旬的井某就感觉全身发痒,经多次向医生反映,但均未引起重视和采取有效方式处理,最终导致井某全身出现大面积红斑与水泡,多处溃烂流水。9月17日,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法院判决许昌某医院赔偿井某医疗费、鉴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75867.7元。法院审理查明,2008年11月28日下午,河南襄城颖阳镇居民井某因患支气管炎入住许昌某医院治疗。12月4日,井某输液后感觉全身发痒便立即告知医生,同时他认为可能是使用药物不当出现的药物过敏现象。次日,井某全身开始出现红点与斑块,井某又将此情告知主治医生,当日下午再一次告知值班人员与医生,但医生仍未理会,照旧使用原药物与针剂。随后两天井某又多次告知医生,本人对使用的药物与针剂有过敏反应。不久,井某满身出现大面积红斑与水泡,溃烂流水。14日井某对医院的诊疗方案提出了抗议与质疑,要他们组织专家会诊,采取挽救措施。此时,井某头、
    2023-07-07
    222人看过
  • 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情形医患双方应如何处理
    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情形医患双方应怎样处理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因输液引起不良反应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让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七条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2023-06-13
    234人看过
  • 输液输血反应处理流程是什么
    根据相关法条规定,疑似输血、输液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的,需要对血液进行保留,医疗机构应通知采血机构派员到场。需要检验的,由双方共同指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无法进行指定,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七条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制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2024-04-14
    191人看过
  • 输错血是否属于医疗事故,输血事故怎么处理
    一、什么是输血事故输血事故是指因不当输血而导致的医疗事故。输血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措施,正常的输血常可挽救垂危者的生命,而错误输血也可夺去患者的生命。如不同血型的人之间相互输血,或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可导致红细胞溶血、败血症和疾病的传染。常见的输血事故有:血型不合输血引起的事故。血型不合输血对患者危害很严重,死亡者占被输血者的绝大多数,以ABO血型系统不合为多见。二、输错血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七条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四)无过错输血感染
    2023-03-03
    343人看过
  • 输液后脸肿是医疗事故吗
    要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有过失行为。所谓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如果医疗机构故意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则不属于医疗事故,而属于故意伤害。符合以下四个标准的构成医疗事故:第一,主体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这里的“医疗机构”是指按照国务院1994年2月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资格许可证》的机构。这里所说的“医务人员”,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必须在医疗机构执业。医疗事故只发生在医疗机构及其医疗人员的医疗活动中;第二,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的事故。第三,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的过失行为。这里把医疗事故的主观方面定义为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过失”。这里的过失是指对
    2023-04-17
    99人看过
  • 如何处理输血医疗事故
    输血发生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为:第一,首先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认是不是存在医疗事故,找到原因并进行治疗,留下必要的证据。第二,确认医院存在医疗事故的话,可以向医院里面专门的科室进行投诉。第三,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第四,当事人及其家属也还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直系血亲可以直接输血吗不提倡直系亲属间输血。易引起输血并发症。现实生活中,直系亲属间输血几乎不可能发生,医生也不建议直系亲属之间直接输血。这是因为直系亲属间输血容易引发一系列免疫性疾病,其中包括TA-VHD,一种致命的输血并发症,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80%以上。
    2023-06-30
    279人看过
  • 静脉输液打错人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可以和院方通过协商、诉讼、仲裁等方式解决。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对医疗事故的过错人员进行追责处罚。一、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1、在解决医疗事故赔偿时(即结案时),对患者尚未发生的续医费不能以一次性结算的方式予以给付。因为续医费是指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伤情尚未恢复者未来治疗的费用,由于患者的体质、病情差异和各医院等级、技术水平、收费标准的不同,无法确定续医费数额,任何医疗机构或鉴定部门的估算都是不准确的,必然会损害医患一方的利益。故条例规定续医费的主张是在结案后;2、是否需要继续治疗,应以专家鉴定组在《医疗事故技术》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为依据;3、继续治疗费的计算。该部分的计算较为复杂,该费用是指将来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是二期手术费,也可以是因医疗依赖所产生的必然医疗开支。因此,对于该费用的确定,不能简单根据患方提供的诊断证明
    2023-02-28
    55人看过
  • 输液引发过敏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如何鉴定
    输液引发过敏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如何鉴定对于此问题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因医疗人员在工作中的过错而导致患者伤害,可以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即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当院方有过错时,可以请求赔偿。关于赔偿问题可以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赔偿。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主要审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是否有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过失行为,因为违反上述规定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过错鉴定1、将所有病历(包括但不限于清单/费用详情单,诊断证明,住院证,出院证、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医疗实物、监控等等予以封存,并加盖医院印章;2、鉴定
    2023-06-02
    426人看过
  • 输液过敏是不是医疗事故
    对于此问题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因医疗人员在工作中的过错而导致患者伤害,可以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即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当院方有过错时,可以请求赔偿。关于赔偿问题可以由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赔偿。主要审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是否有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过失行为,因为违反上述规定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才属于医疗事故。一、医疗过错鉴定1、将所有病历(包括但不限于清单/费用详情单,诊断证明,住院证,出院证、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医疗实物、监控等等予以封存,并加盖医院印章;2、鉴定可以共同委托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也可以起诉之后
    2023-02-16
    189人看过
  • 输液、用药引起不良后果,该如何办
    疑似输液、输血、注射、用药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委托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委托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疑似输液、输血、注射、用药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委托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委托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
    2024-05-09
    443人看过
  • 医疗纠纷如何鉴定为输液过快
    一、医疗纠纷如何鉴定为输液过快发生医疗事故后,如果疑似因输液造成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由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后可以确定。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七条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第十八条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
    2023-06-02
    415人看过
  • 输血医保能否报销治疗费用?
    一般来说,现在除血小板以外的输血费用都已列入医保报销范围。献血保证金是可凭献血证退还的,故不予报销。还有就是争议输血报销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你可以带上输血票据与直属亲属证明到血站办理报销。总之,医疗保险是不报销血费的,一旦输血,本人或直系亲属有献血证的会相应的返回其中一部分的血费和血押金。具体办理还是要到相关血站,需带齐身份证,住院证明献血证和能证明直系亲属的有关证明,大致的期限为6个月。住院输血医保能报销吗住院输血当地医保规定可以报销的能报销。输血产生的费用项目有:血费、用血互助金、输血材料费、输血手续费。医保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第三十条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
    2023-07-07
    313人看过
  • 当怀疑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人身损害后果时如何进行现场实物的封存
    当怀疑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人身损害后果时,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应立即对输液器、注射器、残存的药液、血液、药物以及服药使用的器皿等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封存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规范操作,防止再次污染。需要同时封存的还有同批同类物品,以使检验时做对照检验。由于血液的特殊性,不能像药品一样批量生产,而且血液的质量涉及到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中的多个环节,包括:血液采集、检验、分离、包装、贮存、运输、使用等,而输血引起不良后果可能由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引起。因此,为了保证结论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有利于明确责任,对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等标本进行封存时,医疗机构还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如短时间不能到达现场的,应先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对血液和输血器具进行密封,并在适宜条件下暂存,待采供血机构人员到场后,由三方共同封存。封存的实物应包括:血样标本、标签、剩余血液、输血器具
    2023-06-05
    393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一线医务人员是指疫情防控期间按照政府统一部署、卫生健康部门调派或医疗卫生机构要求,直接参与新冠肺炎防疫和救治一线工作,且与确诊或疑似病例直接接触的接诊、筛查、检查、检测、转运、治疗、护理、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以及直接进行病例标本采集、病... 更多>

    #医务人员
    相关咨询
    • 与输血、输液有关的医疗事故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5-24
      1、输异型血引起致使性溶血反应,多见于血型检验和交叉配血检验时发生差错,以致配错血型。 2、也有化验、血库人员因工作制度不严,采血时粗心,以致发生溶血性休克死亡。 3、输入被细菌或霉菌污染的血液、血浆或液体均可引起死亡。 4、输液量大、速度快了可引起左心衰竭合并肺水肿而引起死亡或其严重后果。
    • 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衰需要输液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7
      及时搜集所有病历,必要时对残液及用具等医疗实物予以封存做证据保全,包括一日清单,检测化验报告,诊断证明,住院证,出院证、长期及临时医嘱等加盖医院印章,扫描给我看一下:如果医疗机构有过错,我们会尽力协助你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 输液导致输液过敏是医疗事故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28
      是否是医疗事故可以及时封存病历,做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司法鉴定方可得出。 胆囊炎是需要禁食多日的,但一般禁食会输液维持生命,打吊针是正常的。不过一般操作合理及时检查的话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肺水肿的话估计是输液过量造成,输液应由专人看护,及时检查。 依你所述,很可能是因为输液看护不当,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延误,极有可能是医疗事故。 建议你立即聘请律师查封病历,进一步处理。 (回答不易,对你有帮助请采纳,本
    • 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医患双方应如何处理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2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七条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制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 针对于输液输血反应的处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七条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制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