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能起诉父母。父母有抚养孩子的义务。即使在婚姻中,丈夫也不抚养孩子。如果丈夫在婚姻中未能履行抚养义务,妻子可以以孩子的名义向父亲要求支付抚养费。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法定监护人,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可以起诉父母要求支付抚养费。
一、离婚后孩子成年后要抚养费可以吗
(一)离婚后孩子一旦成年一般不可以再要抚养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十三条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16、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
(二)若是孩子成年后依旧没有劳动能力,那么有探视权的一方,依旧需要向孩子支付抚养费。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四十一条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
2、《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关于父母对子女抚养义务的相关法律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二十六条【父母子女之间的法律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讲,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法定监护人,负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我国法律规定,父母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父母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子女在未成年期间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
父母欠子女钱不还,子女是否可以起诉父母
280人看过
-
父母子女之间能否提起诉讼?
469人看过
-
父母欠债能否起诉自己的子女?
426人看过
-
父母侵权,子女是否有权起诉
53人看过
-
父母拒绝支付抚养费,子女能否起诉?
97人看过
-
父母起诉子女分割财产是否合理
129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子女向父母赡养父母能否起诉?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07孩子不赡养老人老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如果有赡养能力的成年的子女不赡养父母的,则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
父母能起诉子女再婚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18不可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 第三十条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因此,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
-
子女拿不出生病父母是否能起诉赡养费?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121、子女不给赡养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权利。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
父母欺骗子女并盗用其财产时,子女能否起诉?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12在日常生活中,成年人向未成年人进行欺骗和哄骗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行为通常涉及道德伦理问题,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法律不会对它们进行干预。 如果通过欺诈手段从未成年人手中获取财产,且涉及的金额达到一定标准(至少2000元人民币),这种行为将被视为构成刑事上的欺诈罪行。而对于那些利用欺骗手段达到拐卖儿童目的的行为,则会被判定为构成拐卖儿童罪。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子女进行的善意的谎言并不被视为犯罪行为。
-
父母欠债被起诉是否会影响子女?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29当父亲因欠债未能按时还款时,他可能会遭到法律的诉讼。这对他的儿子或女儿是否会受到影响,主要取决于法庭的最终裁决。如果法庭没有做出让父亲成为失信执行人的判决,那么孩子们就不必担心任何负面影响。但假如法庭作出了相关判决并认定父母为失信执行人,那么孩子们将不能升入那些需要支付高额学费的私立学校。简而言之,孩子们仍然可以就读公立大学或学院等普通教育机构。作为子女,他们不需要为父母的债务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