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动车互撞主要责任要如何赔偿
电动车互撞,承担主要责任的一方一般需要赔偿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费用,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具体包括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小货车撞到电动车要如何认责
1.电动车和机动车相撞责任划分,非机动车撞机动车责任,以交警部门认定为准。主要责任责任划分标准,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首先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所有赔偿责任依据的开始。2.对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致人人身损害,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建立的基础是伤残等级鉴定基础之上。伤残等级鉴定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3.伤残等级后确认后,依据当地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以及受害人的年龄、户籍来确认各项赔偿责任。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伤亡,可以聘请律师,律师费用也由将来的败诉方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电动车与小车相撞责任要如何划分
电动车与小车相撞的,如果电动车是非机动车,则责任划分适用无过错原则,如果电动车是机动车,则适用过错原则,即如果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非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承担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九章 损害赔偿调解 第九十一条 交通警察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按照下列程序实施:\n(一)告知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n(二)听取各方当事人的请求及理由;\n(三)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事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当事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n(四)计算损害赔偿的数额,确定各方当事人承担的比例,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有关规定执行,财产损失的修复费用、折价赔偿费用按照实际价值或者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计算;\n(五)确定赔偿履行方式及期限。
-
我汽车和电动车撞,电动车主要责任
451人看过
-
电动车跟汽车相撞电动车负主要责任吗
435人看过
-
电动车电瓶车相撞主要责任是多少
93人看过
-
电动车相撞:如何确定责任和赔偿?
59人看过
-
电瓶车和电瓶车相撞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赔偿标准一样吗
188人看过
-
电动车互相碰撞责任判定
379人看过
-
机动车撞电动车,电动车负主要责任如何陪偿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2责任由当地交警管理部门出具事故的认定书来划分。建议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起诉到法院解决。如果需要法律帮助,可以与本律师直接联系,无需拨打400电话。联系方式详见本律师的个人网站。
-
小车撞电动车交警说电动车负主要责任最后电动车要不要赔偿小车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5车辆在交强险限额内先予赔偿,剩余部分,按事故责任划分进行分担,对方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应在责任限额内承担责任。
-
两电瓶车互撞属于次要责任怎么赔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13具体的赔偿事项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住院伙食补贴费,后续治疗费,营养费,交通费,财产损失赔偿费等,这些赔偿事项要根据你的户籍状况,年纪,薪水收入以及伤残等级、意外职责区分等信息明确后计量才能得出。建议交通意外发生后应积极保存各类书面资料与票据,如医疗票据、护理人员及复诊转院的交通票据等,如果涉诉所有这些将来都会成为有效证据,来支持您的诉请。打官司打的是证据,只有有充足的证据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