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从无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当刑事案件主要事实情节(犯罪与否)处于认定上的真伪不明状态,证据不够充分确凿、不足以形成对指控犯罪的确证,不能确定被告人有罪与否,从而推定被告人无罪,对被告人作出无罪的宣告和裁判。疑罪从无是从无罪推定原则派生出来的一项规则,其内涵在于当审判机关审理公诉机关或自诉人指控的刑事犯罪案件,无法就指控提供的证据形成罪性确证,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存在疑问、不能认定犯罪成立与否时,负有宣告并判定被告人无罪的义务和职责;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当被告人面对公诉机关或自诉人的犯罪指控,在审判机关无法就所指控提供的证据形成有罪确信时,应当享有被宣告并判定为无罪的权利。疑罪从无关系到刑事诉讼中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刑事证明标准的确定、以及指导我们对待被指控人态度的刑事司法理念,其价值定位主要不在于发现犯罪事实,而是降低被告人因被戴上手铐、穿着囚服而在刑事审判中承担被定罪的巨大风险,保护其免受无尽的刑事追究,捍卫人权,是民主法治文明的必然产物。无罪推定被视为保障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人权的逻辑起点,而疑罪从无则体现了在渐进式民主法治进程中向无罪推定之人权保障目标的靠近。我国1996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吸收了无罪推定的精神,使得疑罪从无在我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其中,刑诉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为有罪。它的题中应有之义为:定罪权专属于人民法院;法院确定任何人有罪,必须依法;摒弃了有罪推定、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确立了疑罪从无。同时,刑诉法第162条第3项又在通常的有罪判决和无罪判决之外,增设了一种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类型,即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经过审理终结对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这被视为我国疑罪从无的典型表述,也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朝着无罪推定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然而,由于刑诉法规定在判决作出后,一旦发现新的证据,仍然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改判,这就使得我国并非确立真正意义上的疑罪从无原则。考察西方国家的立法经验和司法实践,一般对于因证据不足作出的无罪判决,都不得进行再审予以改判,这不仅有利于保障法院判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保障被告人的权利,贯彻无罪推定的司法理念。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我国应完善审判监督程序,明确规定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以新的证据提起再审程序,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疑罪从无。
-
我国疑罪从无确立了吗
59人看过
-
“疑罪从无”对我国法律的影响
257人看过
-
疑罪从无还是疑罪从有
293人看过
-
从疑无罪
76人看过
-
浅议能否从“疑罪从无”到“疑轻从有”
201人看过
-
我国法律中如何体现疑罪从无原则?
61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我国实行疑罪从无原则了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03疑罪从无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而是在刑事诉讼法里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 根据该规定,如果证明被告人构成犯罪的证据没有达到确实充分的要求,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
什么叫疑罪从无?疑罪从无的正确做法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03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作出撤案、不起诉和宣告无罪。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无原则在这三个阶段的适用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审判阶段是适用疑罪从无的典型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
-
疑罪从无新刑法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12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
-
疑罪从无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适用云南在线咨询 2023-03-01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无原则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的适用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侦查阶段:侦查机关终结案件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若证据不足则不得终结,不得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审查起诉阶段: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
-
疑罪从无的法律依据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3疑罪从无的辩护意见的法律依据是: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