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禁止协议是企业和员工关于员工离职后在一定时期内不能从事相关业务而产生竞争关系的协议,主要是为了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签订后的风险在于在离职后可能在求职或者创业的过程中收到限制。如果签订了竞业禁止协议,那么员工很有可能就无法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继续就业或者利用自己之前的工作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自己创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离职的时候要求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可以拒绝吗
1、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对这份补签协议存在较大争议,劳动者可以拒绝签署。
2、特别提醒,竞业协议必须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如果单位以拒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来胁迫劳动者,不仅是非法的,这份协议本身也是无效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劳动监察部门申诉。
3、竞业限制的相关法律规定
(1)《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竞业禁止VS竞业限制,六大区别你知道多少?
286人看过
-
竞业禁止协议规定竞业禁止的期限
381人看过
-
【竞业禁止协议范本】竞业禁止协议中的法律问题
275人看过
-
关于竞业限制协议你知道多少?
154人看过
-
怎样规避竞业禁止协议,解除竞业禁止协议可以拒签吗
146人看过
-
解除竞业禁止协议可以拒签吗,竞业禁止协议有效情形
454人看过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
竞业禁止资格补偿与竞业禁止协议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第六条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什么叫竞业禁止协议竞业禁止的原因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5竞业禁止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禁止劳动者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与其所在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 或禁止他们在原单位离职后一段时间内从业于与原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包括劳动者自行创建的与原单位业务范围相同的企业。 竞业禁止产生的原因: 一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如公司法对董事、经理等的竞业禁止义务所作的规定; 二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约定,此类协议通常用于保护雇
-
有谁知道重庆竞业禁止补偿金的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0关于重庆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法律规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由单位给予劳动者补偿,至于是一次性补偿还是按月补偿,法律对此没有硬性规定,由双方约定。竞业限制的补偿金只能在合同终止或解除合同后给予,而像你公司这样在工资中包含经济补偿,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重庆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至于补偿金数额,法律没有明确标准,一般是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以司法实践作为参考,现阶段上海有关竞业限制补偿金案例判定的标
-
竞业禁止协议有哪些内容,竞业禁止是干什么用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08竞业禁止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禁止劳动者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与其所在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或禁止他们在原单位离职后从业于与原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包括创建与原单位业务范围相同的企业。竞业禁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劳动或事实劳动关系认定。由于劳动者明知自己与原用人单位签订有竞业禁止协议,所以,劳动者再就业时往往采取谨慎的态度。即便劳动者离职后从事了竞业禁止行为,一般
-
竞业禁止协议的工资降低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05公司单方降低协议工资是违法的,你可提起劳动仲裁要求按原协议支付工资,或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对方支付补偿金。你所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需要公司在工资以外另向你支付相应费用情况下才可能有效,否则对你没有约束力。对于劳动争议,你应当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自你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