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的形成要素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1 17:54:22 342 人看过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有以下几个,分别是:1、犯罪者已经着手实施了犯罪,有犯罪的实行行为;2、犯罪者由于主观因素自动中止犯罪行为,或者在犯罪结束后进行了施救行为;3、犯罪者的中止行为是有效的。我国对于犯罪中止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者应当及时中止犯罪行为。

犯罪中止必须具备的条件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1)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只能发生在犯罪预备、犯罪实行和实行终了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的过程中。

(2)犯罪中止就是在犯罪完成之前停止的意思,所以犯罪完成之后,自动恢复或自愿赔偿损失,都不能认为是中止,而应当负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2、必须自动地中止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1)所谓自动地中止犯罪,就是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犯罪活动,它表现为行为人自己有可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犯罪的进行。

(2)如果行为人受到阻碍或感到恐惧认为自己已不能完成犯罪而停止犯罪的进行,就不是自动中止犯罪,而是被迫停止犯罪,因而不是犯罪中止,而是犯罪预备或犯罪未遂。

3、必须彻底地停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1)所谓彻底地停止犯罪,就是行为人打消了完成该种犯罪的念头而不再实施该种犯罪。

(2)否则,如果是行为人感到时机不利,暂时停止进行犯罪而等到适当时机再实施,那就不是彻底地停止犯罪,而是犯罪进行的暂时中断。

4、违法主体在落实犯罪行为的过程之中,若是由于害怕受到刑事处罚等原因,主动方放弃继续落实犯罪行为的,可能会满足犯罪中止的要件。而对于特定的刑事案件,一旦司法机关介入,之后法院或者是检察院审查并宣判后,才意味着该案件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4日 21: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中止相关文章
  • 共同犯罪中止犯罪的认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共同犯罪中,中止犯罪的认定如下:1、在简单的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施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然后强烈劝说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劝告,放弃本可以继续的犯罪,整个案件就是中止犯罪;2、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实施中止犯罪,教唆犯应当认定为未遂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施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应该根据犯罪准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必须防止犯罪,使犯罪消除犯罪的想法,构成中止,帮助犯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抵消他们的帮助行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3、中止犯向有关机关报告,司法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犯罪的,视为中止。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中的共同行为共同犯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一种犯罪形式。我国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从这个概念出发,构成共犯的条件是共同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故意,在客观上共同行为人的实施行为必须符合特定的一个犯罪要件。但在司法实践中,
    2023-07-02
    112人看过
  • 犯罪中止存在情形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成立犯罪中止的重要条件:一是主动性,即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行为,不是因为客观原因;二是有效性,即行为人不仅放弃了犯罪行为,还有效地阻止了行为可能会导致的犯罪后果的发生。刑法典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有多个条文规定了危险犯,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暴力危险及飞行安全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等,都是典型的危险犯,它们是因为使用的犯罪方法特别危险或者侵害的对象特殊而受到刑罚处罚。危险是针对行为性质而言,行为不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时,不可能成立危险犯。本罪原为投毒罪,根据刑法规定,犯投毒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115
    2023-03-17
    266人看过
  • 入户抢劫中的犯罪中止形态
    “入户抢劫”作为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刑法分则在基本构成基础上规定了更重的法定刑,但在入户抢劫的情况下也存在刑法总则规定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致被害人轻微伤后,因被害人训斥而自动放弃犯罪的,属于入户抢劫的犯罪中止,依法应当减轻处罚。公诉机关: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南*杰案由:抢劫一审案号:(2003)黄刑初字第139号二审案号:(2003)沪二中刑终字第264号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南*杰,男,1978年1月15日出生,汉族,小学文化程度,农民,住江苏省宿豫县三棵树乡朱庄村汤庄组;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2年11月15日被刑事拘留,2003年1月2日被逮捕。自2002年11月10日起,被告人南*杰受雇于被害人徐某家做家政清洁工。同月14日,南*杰携带三角形铁块进入被害人徐某家,在打扫卫生期间,乘徐某不备,用携带的三角形铁块击打徐某后脑部,欲抢徐某的拎包。徐某被击打后转身训斥南*杰,并告知其行为是
    2022-12-04
    223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犯罪中止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犯罪行为人能够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自动作出不继续犯罪的选择;2、行为人产生了停止犯罪的行为,在主动性的作用下使得犯罪中断;3、必须在犯罪过程中产生的中止行为才能叫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之外不属于犯罪中止;4、行为人的中止行为能够有效避免了严重危害。犯罪中止的含义是什么,犯罪中止的特性有哪些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特性:(一)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中止犯罪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二)中止的自动性。(三)中止犯罪必须是彻底的而不是暂时的,即犯罪分子决心今后不再继续进行已经中止的犯罪活动,等待以后再继续进行,这只是犯罪的暂时中断,而不是犯罪中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
    2023-06-30
    476人看过
  • 犯罪未完成形态与犯罪中止的关系是什么?
    一、犯罪未完成形态与犯罪中止的关系是什么?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种类:1、预备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的规定,预备犯是指在犯罪预备阶段,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的特殊形态。2、未遂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未遂犯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的特殊形态。3、中止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中止犯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特殊形态。中止犯既可能存在于犯罪预备阶段,也可能存在于犯罪实施阶段。二、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处罚是怎样的?1、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就是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在对犯罪预备处罚的时候,应当对犯罪预备的程度和性质等有关情节进行全面分析,以决定对预备犯是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所谓犯罪预备的程度,是指犯罪制
    2023-04-28
    58人看过
  •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的什么时候,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的什么时候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施至犯罪既遂之前的阶段。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
    2023-04-11
    365人看过
  • 受贿罪有犯罪中止的情形吗
    受贿罪有犯罪中止的情形。受贿罪是有犯罪中止的,对于受贿人将受贿财物及时退还或者上交,是可以不按照受贿罪处理的,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受贿罪中减轻处罚情形有哪些受贿罪,从轻情节有:1.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处罚;2.有自首情节的,可以从轻处罚;3.有立功情节的,可以从轻处罚;4.受贿案件中赃款赃物全部或者大部分追缴的,视具体情况可以酌定从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3-08-01
    268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是否形成立中止犯罪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以其他方式非法拘禁他人或者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是中止犯罪。对中止犯,无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非法拘禁罪是指,通过拘押、禁闭或其他强制手段,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非法拘禁罪的成立是没有情节规定的。只要实施了非法拘禁的行为,不管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犯罪情节的轻重,都会构成非法拘禁罪。如果在非法拘禁的过程中对被害者实施了殴打、侮辱的行为,或被害人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那么,会按照非法拘禁罪进行
    2023-08-16
    498人看过
  •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中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认定时的区别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中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认定时的区别(一)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二)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三)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四)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
    2023-04-13
    425人看过
  • 情节要素在犯罪成立中的作用
    我国刑法对犯罪成立标准的规定采用的是定性加定量的模式。所谓定性规定,即规定行为的基本模型(类型),其目的是将此行为与彼行为相区分;所谓定量规定,是指规定社会危害性严重程度的规格,只有行为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达到某种规格要求才构成犯罪,没有达到该规格要求就不构成犯罪。前者表现在刑法第13条前半段即但书之前对刑法范畴中行为模型的基本界定,以及总则和分则对犯罪构成四个方面要件的确定上;后者表现在刑法第13条后半段即但书中对社会危害性量的一般规定,以及刑法分则具体犯罪的罪状规定中,即分则数额(量)犯直接规定定量因素、部分结果犯与部分危险犯间接规定定量因素、情节犯概括规定定量因素。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依据刑法的上述规定模式,参照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构建了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并认为犯罪构成是犯罪成立的唯一标准。该标准是对犯罪成立的质和量的整体性的统一评价,是对刑法关于犯罪定性加定量规定模式的理论抽象
    2023-06-11
    266人看过
  • 犯罪构成四要素的形式条件是什么?
    一、犯罪构成四要素的形式条件是什么?犯罪构成四要素说四要件说认为,犯罪构成要件是某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满足的主客观条件的有机整体,由四个方面构成:(1)犯罪主体,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单位也可以成为部分犯罪的主体。(2)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3)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抱得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目的和主观罪过等要素。(4)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要素。四要件说认为符合上述四个条件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而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进行排除。二、意义犯罪构成作为认定具体犯罪的标准和规格,无论对司法实践还是刑法理论,都具有重大意义。1.犯罪构成是定罪量刑的法律标准作为法律概念,犯罪构成就是确定某种行为是否犯罪的规格和标
    2023-04-28
    374人看过
  • 犯罪形态中的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
    一、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
    2023-04-13
    217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怎样确定犯罪中止形态?
    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犯罪的行为。情况区别对待:1、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虽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做为中止犯认定,只能在量刑时酌轻。不过有一种情况,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断自己先前行为与犯罪的联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来发生危害结果,仍然可以认定为中止;2、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认定为未遂的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行犯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对其应按照犯罪预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要中止犯罪,对教唆犯来讲,必须阻止实行
    2024-02-01
    449人看过
  • 犯意形成过程中属于犯罪中止吗一般来说
    犯意形成过程中,如果行为人符合以下条件的,属于犯罪中止:1、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有中止犯罪的决意;2、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一、诈骗中止后的判定认定犯罪中止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二、团伙解散中止是犯罪中止吗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才能视为犯罪中止:(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案例】李某与王某系夫妻,两人经常为李某的外遇行为争吵,且王
    2023-06-23
    10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构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更多>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
      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05
      建立共同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施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结束的犯罪结果还没有发生之前。但一旦犯罪结果繁荣起来,无论其结果是由所有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是由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共同犯罪已经立即遂,就不能存在犯罪中止。那是时间条件。二、所有共同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的、可以产生犯罪结果的行为,
    • 不构成犯罪中止的情形有什么?什么是犯罪中止?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5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必须符合以下特征: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即在犯罪预备或者着手实行犯罪过程中,也就是在犯罪未完成之前停止犯罪。如果犯罪已经得逞,则不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 2.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里包括两种情况: (1)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主动放弃犯罪意图,
    • 犯罪中止是不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15
      犯罪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具体包括预备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的规定,预备犯是指在犯罪预备阶段,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的特殊形态。未遂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未遂犯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的特殊形态。中止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中止犯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特殊形态。中止犯既
    • 犯罪中止既可以出现在犯罪形成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20
      1、会发生在实施完毕以后。 2、虽然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但是也会存在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后发生中止行为。
    • 哪些情形下构成犯罪中止?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4-01
      刑法第24条第一款[2]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