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送养行为是否违法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6 19:50:41 181 人看过

视情况而定,满足以下法律规定的条件则不违法:

(一)必须是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生父母。但父母对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不受此限制;

(二)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自己子女。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的也不受此限制。

(三)如果被收养人是没有父母的孤儿,其监护人可作为送养人,但必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如果被收养人是无监护人的孤儿,社会福利机构可以作为送养人。

(四)生父母送养子女,须父母共同送养。但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如果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

私下收养孩子虽然从形式上看,满足了部分家庭无力抚养小孩,和部分夫妻不能正常生育后产生的送养及收养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种私下送养收养行为已属违法,几乎游走在涉嫌犯罪的边缘,稍不注意则可能触犯刑律。收养小孩必须要通过福利院办理手续,私下捡、收养是不合法的。

根据《民法典》,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多项法定条件才具备收养资格,且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若收养人符合法定条件,也应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收养登记,该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根据我国收养子女的相关规定,收养小孩必须办理相应的收养登记手续,需要提供收养申请书、身份证、户口簿、居委会和计生部门的证明等资料。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收养人的条件】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明确规定了,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之一的,即涉嫌构成拐卖儿童罪,有可能被处以五年以上直至死刑的严厉处罚。第二百四十一条则规定了,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的,也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3日 11: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送养相关文章
  • 媳妇不赡养公婆的行为是否违反民法典?
    媳妇不赡养公婆,这种行为不是违法的。成年子女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给予赡养费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父母是有权利向子女要求支付赡养费的,因此子女只有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对其他人是没有赡养义务的,媳妇不赡养公婆是合法的,只有丈夫对公婆有赡养义务。儿媳妇不赡养公婆算不算犯法儿媳不赡养公婆是不犯法的。儿媳对公婆是没有法定赡养义务的,但是需要协助配偶履行赡养义务。法律鼓励儿媳赡养公婆,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法定有赡养义务的主体是:有抚养能力的成年子女;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
    2023-07-14
    486人看过
  •  地推扫码送小礼品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地推扫码送小礼品涉及诈骗行为。诈骗分子通常利用受害人不良的心理意识,如虚荣、同情、贪小便宜、轻信、缺乏责任感等,容易得手。这些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因此我们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地推扫码送小礼品涉及诈骗行为。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较大金额的公共或私人财物。一般说来,受害人具有一些不良或幼稚的心理意识,是诈骗分子之所以能轻易得手的关键。通常,下面几种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1、虚荣心理;2、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3、贪占小便宜的心理;4、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5、好逸恶劳、想入非非;6、贪求美色的意识;7、易受暗示、易受诱惑的心理品质等。【曝光标题:关于网络曝光的相关法律规定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曝光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维权手段。然而,网络曝光也面临着一些法律风险。本文将分析网络曝光的相关法律规定,以期为网络曝
    2023-11-09
    450人看过
  • 事后送礼行贿是否违法
    法律综合知识
    一、事后送礼行贿是否违法此种行为无疑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贿行为,即通过给予国家公务人员财物的方式来谋求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无论此类行为发生在事件之前还是之后,只要该行为人借用了国家公务人员的权力来实现其行贿目的,并由此获得了不公正的利益,那么就满足了行贿犯罪的所有必要条件。因此,无论是事先行贿还是事后行贿,均应被视为行贿罪,并依据相关法律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二、事后送礼感谢算行贿罪吗在事先未作任何约定的情况下,如果事后用财物来表示谢意,这同样可以被视为贿赂行为。对于那些为了获取不当利益而向国家公职人员提供财物的行为人,
    2024-07-13
    487人看过
  • 扭送违法人员扭送公民是否有奖励
    扭送违法人员时,如果扭送的是毒品犯罪嫌疑人、职务犯罪嫌疑人等情形,扭送人可获得一定的奖励。(1)举报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毒品违法犯罪案件或者举报涉及我国的涉外毒品违法犯罪线索;(2)有明确具体的举报对象、违法犯罪活动时间、地点、人员、物品等基本举报事实;(3)举报时提供的信息尚未被公安机关掌握,或虽被公安机关掌握,但举报人举报的内容更为具体详实且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发挥重要或者关键作用;(4)符合举报奖励的其他必要条件。违法拍照上传奖励什么一、违法拍照上传奖励什么1、违法拍照上传奖励如下:(1)举报应当处拘留、吊销驾驶证、5000元以上罚款及扣12分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线索的,经核实视情况奖励1000至3000元;(2)举报一般交通违法行为线索的,经核实视情况奖励20至500元;(3)协助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或者提出合理建议,经市公安交警局认定有效的,参照举报违法行为奖励标准奖励10至200元
    2023-08-17
    178人看过
  • 公民的依法扭送行为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1、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通缉在案的;3、越狱逃跑的;4、正在被追捕的。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保证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可以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提供保证金。扭送制度的法律意义1.扭送是阻止犯罪的重要手段公安司法机关有法定的追诉和惩罚犯罪的职责。公安司法机关对犯罪的侦查往往是发生在案发之后,现行犯作案时被当场抓获的案件相对较少。而公民扭送绝大部分的情况是针对现行犯,能够及时地阻止犯罪行为的继续并遏制犯罪结果的扩大。首先,发现犯罪行为的通常都是普通群众,公安司法机关也多数是通过公民的报案和举报等方式才得知刑事案件的发生,所以扭送这一公民逮捕行为能够在第一时间阻止现行犯罪。2.扭送能够及时保障公民人权犯罪行为往往给被害人带
    2023-06-14
    274人看过
  • 民间借贷的法律哪些行为为违法
    一、民间借贷的法律哪些行为为违法民间借贷哪下列行为犯法:(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六)违背公序良俗的。二、合法的民间借贷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24-01-25
    78人看过
  • 扭送行为是否算非法拘禁
    不算。依《刑法》之规定,非法拘禁罪是指用暴力、威胁或其他强制方法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是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关键。这种非法可以是使用捆绑、殴打、关押等暴力手段,也可以是用暴力或其他方式对受害人实施威胁,使受害人陷入高度恐惧之中,被迫听从犯罪嫌疑人的摆布,不敢逃离,从而使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也可以是其他的一些非法手段来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行为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关键,是看是否采用非法手段限制了受害人的人身自由。不顾受害人的反抗,将其强行押上其车辆,又将其送往公安机关,在此过程中,确实限制了受害人的人身自由。但非法拘禁罪的核心要件在于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是否合法,是否有法律依据。受害人系网上逃犯,正在被公安机关抓捕,依《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之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
    2023-04-17
    241人看过
  • 民间送养孩子合法手续
    一、民间送养孩子合法手续民间送养孩子合法手续如下:1.如果被收养人是没有父母的孤儿,其监护人可作为送养人,但必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如果被收养人是无监护人的孤儿,社会福利机构可以作为送养人。2.生父母送养子女,须父母共同送养。但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如果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这种情况必须是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生父母。但父母对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不受此限制。二、送养协议有法律效力吗只有合法的送养协议才会具有法律效力。在相关部门被公证过的送养协议书,则会产生法律效力,也就是收养关系被法律承认。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民间送养协议书,其前提是必须要与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相符,且要建立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送养协议,双方都协商一致的情况是有法律效力的,而法律上也认可这种关系。三、送养协议中包括哪些条款送养协议中包括下列条
    2023-04-25
    164人看过
  • 将房产证拍照发送给他人是否违法行为
    一、将房产证拍照发送给他人是否违法行为将房产证拍照发送给他人不是违法行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版权问题:房产证是一种官方文件,其内容和形式都具有版权保护。所以,在获取、使用或传播房产证照片时,需要遵守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尊重权利人的合法权益。2.隐私问题:房产证中包含了房屋所有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房屋地址等敏感信息,如果未经授权将其公开或传播,一般会涉及到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3.诈骗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虚假信息和诈骗活动层出不穷。在获取房产证照片时需要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需要保持警惕,防范钓鱼网站、虚假广告等风险。二、有土地使用证怎样办房产证1.到房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出申请;2.提交申请表、身份证明、国有土地使用证等材料;3.受理申请后,审验材料;4.符合登记条件的,核发房产证。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不动产
    2023-10-05
    399人看过
  • 民间借贷属于违法行为吗
    一、民间借贷属于违法行为吗民间借贷不属于违法行为,是合法行为。但是,如果明知借款人借款是用于诈骗、吸毒、贩毒等非法活动,仍予以出借的,国家法律不予保护,出借人不仅得不到债权,还会遭受民事、行政乃至刑事法律的制裁。二、民间借贷诉讼费多少钱借款纠纷案件属于财产纠纷案件,诉讼费用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收取,实践中一般按诉讼请求所涉及的金额进行收取。金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以此累计交纳。法律依据为:《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三、民间借贷中债权能否转让民间
    2023-06-26
    65人看过
  • 公民私下送养孩子是否合法
    1、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多项法定条件才具备收养资格,且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若收养人符合法定条件,也应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收养登记,该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
    2023-03-16
    188人看过
  • 养狗扰民是否违法
    法律综合知识
    一、养狗扰民是否违法养狗扰民属于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行为。业主可以向所在小区的物管反映,请物管出面协调,可向当地的居民委员会反映,请居委会予以解决。通过协商方式不能解决的,可以收集养狗扰民的证据,如录音、其他邻居证言等,依法报警,警察应当予以处理。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二、扰民起诉法院多久作出判决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作出一审判决,二审一般三个月作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三、扰民怎么向法院起诉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
    2023-12-11
    455人看过
  • 夫妻之间跟踪是否是违法的行为
    夫妻之间跟踪犯法,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跟踪别人涉及到侵犯对方隐私权,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但是否受到法律惩罚,则由跟踪行为侵害的性质影响和对方收集的证据以及是否主张个人权利而论。如果是在跟踪过程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律师补充: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法律法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
    2023-05-06
    153人看过
  • 缓刑期间有违法行为是否收监
    视情况而定,涉嫌刑事犯罪的肯定立即撤销缓刑收监,如果只是一般性违法,一般是警告,3次警告后收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一、缓刑期间违法咋办看情况是否严重,涉嫌刑事犯罪的肯定立即撤销缓刑收监,如果只是一般性违法,一般是警告,3次警告后收监。《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二、缓刑期间犯罪还能缓刑吗缓刑考验期内再犯罪的,不适用缓刑,而是撤销缓刑,对新罪进行量
    2023-03-03
    497人看过
换一批
#收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送养
    相关咨询
    • 拐卖儿童是否民间送养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8
      一般不是。没有经过民政局同意的送养,是违法行为,但不一定是犯罪。区分借送养之名出卖亲生子女与民间送养行为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获利的目。应当通过审查将子女“送”人的背景和原因、有无收取钱财及收取钱财的多少、对方是否具有抚养目的及有无抚养能力等事实,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获利的目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属于出卖亲生子女,应当以拐卖妇女、儿童罪论处: (1)将生育作为非
    • 私自送养子女是违法的行为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9
      1、私下送养孩子是不合法的。 2、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多项法定条件才具备收养资格,且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若收养人符合法定条件,也应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收养登记,该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3、合法收养孩子之送养人具备的条件: (1)如果被收养人是没有父母的孤儿,其监护人可作为送养人,但必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如果被收养人是无监护人的孤儿,社会福利机构可以作为送养人。 (
    • 假释考验期内有违法行为是否能送劳动教养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9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假释缓刑罪犯在假释缓刑考验期内有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是否能送劳动教养问题的复函 (1992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你们送我室征求意见的《关于假释缓刑罪犯在假释缓刑考验期内有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是否能送劳动教养问题的批复》(稿)收悉。经研究,我们认为,根据刑法第七十条和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对假释犯或缓刑犯撤销假释或缓刑的法定条件,必须是在假释或者缓刑考验期内“再犯
    • 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为合法行为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2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有效行为: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民法典是否调整了违约行为
      湖南在线咨询 2023-10-12
      《民法典》调整违约行为,合同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当事方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有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