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贷被骗该向哪个部门求助
找公安部门报案。警方提醒广大群众提高防范电信诈骗的水平和能力。如遇类似情况,千万不要盲目轻信,不能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或按照对方的提示进行相关操作,绝不能将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透露给对方,不能进行汇款、转账等操作,以免遭受经济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二、网络诈骗有哪些实施手段
1、不法分子通过电子邮件冒充知名公司,特别是冒充银行,以系统升级等名义诱骗不知情的用户点击进入假网站,并要求用户同时输入自己的账号、网上银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如果群众粗心上当,不法分子就可能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窃取客户资金。
2、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聊天,以网友的身份低价兜售网络游戏装备、数字卡等商品,诱骗用户登录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假网站地址,输入银行账号、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如果群众粗心上当,不法分子就利用骗取的账号和密码,非法占有客户资金。
3、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喜欢下载、打开一些来路不明的程序、游戏、邮件等不良上网习惯,有可能通过这些程序、邮件等将木马病毒置入客户的计算机内,一旦群众利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当人们在网吧等公共电脑上上网时,网吧电脑内有可能预先埋伏了木马程序,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在这种环境下也有可能被窃。
4、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怕麻烦而将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的心理,通过试探个人生日等方式可能猜测出人们的密码。
三、合同欺诈怎么认定
合同欺诈是指以获取不平等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在经济活动中故意以不真实的情况作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他人判断错误,从而达到在发生、变更、消灭一定经济法律关系时获得优于对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的行为。构成合同欺诈的条件:
1、行为人主观上有欺骗对方的故意;
2、客观上实施了一定程序的欺骗行为;
3、使对方当事人产生错觉签订了合同;
4、合同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使对方当事人蒙受经济损失。
-
还债遇到困难,该向哪个部门求助?
86人看过
-
工伤索赔遇阻,该向哪个部门求助?
134人看过
-
遭受上门骚扰,该向哪个部门寻求帮助?
337人看过
-
被装修问题困扰了该向哪个部门寻求帮助
442人看过
-
朋友拖欠借款应该向哪个部门求助
243人看过
-
毒死树后,应向哪个部门求助?
271人看过
网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个体包含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网络借贷作为新型借贷平台,贷款公司通常是在线运营,因此它们可以以较低的管理费用运营,并且比传统的金融机构更便宜地提供服务。... 更多>
-
在三门上船打鱼出了应该向哪个部门求助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3工伤要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鉴定结果为准。报工伤步骤:1.到劳动局申报,申请工伤认定,填写事故报告2.在一个月内准备好病志,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原件复印件,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事故调查表,工伤认定申请表,若不是本人还需要授权委托书(填单位名称的地方盖公章,签字的地方按手印)3.等待审核,审核后会返给个人工伤认定书4.申请工伤鉴定,携带身份证,营业执照,病志及
-
-
遗产被侵占该向哪个部门请求赔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18关于遗产被侵占如何提起诉讼的问题:首先,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管辖:(一)因房地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房地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二)因港口作业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继承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在继承遗产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向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或者主
-
民工工资拖欠时,应该向哪个部门寻求帮助?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061. 向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是最简单的方法。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 此外,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 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