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冒充,没有因此骗钱,法院只能按民事诉讼对待,判令对方停止冒充,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如果利用冒充公司员工,骗取了他人的钱财,达到一定数额,就要由公安机关按照诈骗罪立案侦查,执行刑事拘留,由检察院批准逮捕,由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冒充公司人员欺骗消费者,也是犯法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一、发现冒充公职人员的行为怎么办
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
【招摇撞骗罪】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冒充国家公务人员吓唬别人算犯法吗
402人看过
-
用工作人员冒充银行都犯法吗
492人看过
-
催收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犯法吗
476人看过
-
冒充司法局工作人员会判刑吗
214人看过
-
股东冒充法人签字犯法吗
211人看过
-
冒充刑警队人员犯啥罪?
431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冒充银行人员打人犯法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1-10-20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是否犯法取决于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具体进行了什么样的活动。例如,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实施欺诈行为,根据情况判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以其他虚假身份欺诈的,可处5天以上10天以下拘留,处500元以下罚款的情况较轻,处5天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我国《刑法》规定,欺诈公私财产,金额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处罚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
-
催收人员能冒充公职人员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11商账催收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为企业提供逾期账款回收服务,运用合法的催收手段和方式,为企业及时实现资金回笼,降低企业资金的坏账率,从而有效维护企业财务现金流。商帐催收与一般的暴力讨债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是通过合法的手段对债务方施加各种现实的压力来实现帐款的回收。商帐催收施压的手段和方式视具体案件情况和所拥有的相关资源而定,并无统一固定之模式。
-
冒充司法人员说我中奖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2冒充司法人员说你中奖的,这就是骗子的伎俩。接到中奖的诈骗电话,说你不兑奖、支付违约金、赔偿金,骗子冒充司法人员的人,要起诉、逮捕、让你坐牢等,这都是骗子在吓唬你,不要理他就可以,司法部门不用电话办理案件,要抓你,不会提前告诉你的。骗子只会在电话里吓唬你。不理他,骗子骗不到钱。中奖不是犯罪,怎么会被逮捕,这就是骗子不懂法,就是吓唬你。骗子不吓唬你,你会转钱么,转钱就是骗子中奖。
-
冒充司法人员罪如何定罪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3冒充司法人员拘禁并且索要钱财涉嫌非法拘禁罪和敲诈勒索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
冒充别人加私油犯法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161、购买私油的人不犯法,但是销售者可能会构成非法经营罪。 2、《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成品油经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法律、法规有具体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法律、法规未做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视情节依法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或30000元以下罚款处罚: (一)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的; (二)成品油专项用户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