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是刑事犯罪,会进入档案,也就是说会留有案底,而且案底是不能取消的。
案底就是受过刑事或者行政处罚后,执法机关对被处罚人所留下的档案记录。如果是受到了刑事处罚案件结案后的案件卷宗将永久性的保存在公安机关的档案部门;如果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实施后的处罚决定书,将寄往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装档管理,行政违法的处罚,一般而言不受影响。
一、拘留过多久才可以消除案底
行政拘留不会留下案底。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的案底,但受过行政处罚的,违法记录会在公安机关留有记录。虽然这种记录并不对任何人都开放,但行政拘留的案底还是在公安机关长期保存,并可以查询。
二、卖淫会有案底吗
卖淫没有案底,只有违法记录,案底刑事犯罪,违法记录是治安拘留。卖淫作为案件档案会保留,但限于公安内部掌握,不对外公布,对你不会有什么影响。治安管理处罚的警告、拘留、罚款不记录档案,只有刑事处罚才进入档案留下案底,具体可到公安部门查询。行政处罚记录不是犯罪记录,不会影响考学、招工的,还是可以从公安机关开出无犯罪记录证明的。违法犯罪记录证明事项不包括以下情形:(一)行政:1.治安调解协议,不予处罚决定;2.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决定,以及交通违法罚款(申请校车驾驶资格的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3.传唤(强制传唤)、继续盘问、拘留审查等行政性措施;4.其他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二)刑事:1.刑事和解协议、撤销刑事案件决定;2.因没有犯罪事实(含证据不足,不能认定有罪),或者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作出的不决定和作出的无罪判决;3.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信息。(三)行政案件办理或者刑事诉讼活动中形成的,记载案件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审判等内容的过程性信息;(四)按照有关规定已被封存或者应当被封存的公民在未成年期间实施的违法犯罪的处理记录,但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
是否可以花钱消除醉驾案底
400人看过
-
醉驾谁能消掉醉驾案底
368人看过
-
几年前的醉驾会留案底会取消吗
462人看过
-
醉驾者解除取保候审是否需要有刑事案底?
273人看过
-
驾驶员醉驾是否留案底
422人看过
-
醉驾没有案底能否考取驾驶证
282人看过
案底即前科,是指某人过去有被刑罚处罚的记录,这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没有任何人可以撤除,否则就是违规违法。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情形下,可以封存犯罪记录。对于撤案,应当由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按法定程序进行。... 更多>
-
醉驾刑事责任的案底多久能取消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03被判处拘役的,属于犯罪。犯罪案底无法消除。因为犯罪案件的卷宗要形成档案,保存备查。即使相关档案材料到达保存期限需要销毁,也会保存其中的重要材料。 《人民检察院诉讼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第三十条,诉讼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定期分为60年和30年两种。 第三十二条,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保管期限届满的诉讼档案进行鉴定工作。鉴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厅(室)负责人、相关业务人员和档案工作
-
是否取消对醉酒驾车者的刑事处罚?云南在线咨询 2024-12-07我们明确反对关于醉酒驾车并未被正式撤销入罪的说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因醉驾而触犯法律的行为人,其所需承担的罚款金额通常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浮动。 除了缴纳罚款,醉驾者还将失去驾驶证,在未来五年内无法再度获得机动车驾驶证的资格。如果涉案驾驶员所驾驶的车辆是运营车辆,他们的处罚将会更加严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已正式将醉驾入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
醉驾罪犯多久能取消刑事案底上海在线咨询 2023-08-29被判处拘役的,属于犯罪。犯罪案底无法消除。因为犯罪案件的卷宗要形成档案,保存备查。即使相关档案材料到达保存期限需要销毁,也会保存其中的重要材料。 《人民检察院诉讼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第三十条,诉讼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定期分为60年和30年两种。 第三十二条,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保管期限届满的诉讼档案进行鉴定工作。鉴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厅(室)负责人、相关业务人员和档案工作
-
-
我很好奇,醉驾案的底细是否可以被消除?甘肃在线咨询 2024-12-16目前,国内对于醉驾的司法实践比较统一,没有法定可以宣告缓刑的情节,一般都为半年的拘役。如果是被行政拘留,其案底也是不可以撤销或消除的。根据《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