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工作的来源:未知作者:
发布部门: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发布文号:京计政策字[2002]2325号
各区县计委:
《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9月6日经市人大第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36次会议审议通过,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贯彻落实《条例》,发展计划部门负有重要职责。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条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的立法原则,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保障《招标投标法》在我市贯彻实施的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使我市招标投标法律体系和项目监管体系更加完备,对健全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依法行政,净化社会风气,提高首都建设质量和效益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条例》规定:“市发展计划部门指导、协调全市招标投标工作,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有关招标投标规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市发展计划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投资和政府融资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协调有关监督检查工作”。按照《条例》的授权,市政府做出了关于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职责分工的规定,发展计划部门在指定本市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媒介、核准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的专项稽察以及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等方面,也负有重要职责。这些职责为发展计划部门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手段,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市场竞争机制调控经济运行。因此,《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促进发展计划部门的职能转变和创新发展,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各区县计委要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实施,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安排和部署有关工作,做到机构、人员、工作及时到位,依法履行职责。
二、广泛宣传《条例》,认真组织学习培训
学习宣传活动是贯彻法律法规的重要前提,各区县计委领导要高度重视《条例》和招标投标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工作。要认真抓好干部培训。为确保正确履行有关职能,计划系统的所有业务干部都应当做到熟悉和准确理解有关规定,执法人员要实行考核上岗制度。同时,要积极组织推动有关政府部门和招标代理中介机构、项目业主以及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招标投标法律知识学习和培训,促进招标投标当事人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知法守法,自觉规范行为,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严格执行依法必须招标制度,依法核准招标方案
《条例》规定:“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手续的,招标人应当同时将招标范围和招标方式报项目审批部门核准。项目审批后,审批部门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所确定的招标范围和方式等情况。”各区县计委要严格执行《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实施办法>的通知》(京计政策字[2002]2243号),做好建设项目招标事项的核准工作,保证依法必须招标制度的落实。
四、加强监督执法,确保《条例》贯彻执行
各区县计委要按照有关规定,指导和协调本区县招标投标工作,依法监督招标投标活动。对于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擅自不招标的、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擅自邀请招标的、不按规定在国家或本市指定媒介上发布招标公告等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查处。要以政府投资和政府融资项目为重点,协调有关监督执法工作,支持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查处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泄露保密资料、泄露标底、串通招标、串通投标、歧视排斥投标等违法行为,逐步建立当事人监督、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工作的(2)来源:未知作者:
五、依法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
《条例》通篇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招标投标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精神和方向。按照行政监督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和突出重点的原则,《条例》分三个层次设置了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的规定:对一般招标项目不直接进行行政管理,只进行必要的规范;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做重点监督管理;对政府投资和政府融资的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严格监督管理。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条例》将招标投标有关的行政审批事项限定在四项内容,即:项目审批部门核准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范围和招标方式;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具有自行招标能力、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政府投资和政府融资项目签订合同后,招标人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各区县计委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履行招标投标行政监督职能。不能将行政监督等同于直接参与或者干涉具体的招标投标活动,不能取代应当由招标人自主行使的权力。要创新工作思路,适应新的工作格局,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条例》的贯彻实施。
附:招标投标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的主要文件目录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办公室
2002年11月21日
招标投标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的主要文件目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3、《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89号)
4、《关于市政府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职责分工的意见》(京编办函[2002]47号)
5、《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计委等部门〈北京市政府项目法人招标投标程序规定(试行)〉的通知》(京政办发[2002]42号)
6、《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实施办法〉的通知》(京计政策字[2002]2243号)
7、《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4号)
8、《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媒介的通知》(计政策[2000]868号)
9、《关于印发<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媒介的公告>的通知》(京计政策字[2002]2052号)
10、《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5号)
11《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2号)
1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暂行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8号
-
北京市关于印发《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
405人看过
-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标
178人看过
-
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
347人看过
-
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335人看过
-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招投标活动特约监督员制度
315人看过
-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备案程序暂行规定》的通知
120人看过
提前履行合同如果符合当事人约定的不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当事人提前履行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不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合理情况下让其进行赔付、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如下: 1、要... 更多>
-
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的第57条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25代理机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泄露应当保密的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或者与招标人、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暂停直至取消招标代理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
-
卫生部和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关系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4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是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设立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设立的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章和套印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启用,原“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章和套印同时废止。
-
北京市建委百度招标网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21在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行为中,招标人通过事先公布的采购和要求,吸引众多的投标人按照同等条件进行平等竞争,按照规定程序并组织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专家对众多的投标人进行综合评审,从中择优选定项目的中标人的行为过程。其实质是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货物、工程和服务。
-
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06你所说的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即京12条吧? 《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2010年4月30日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文件精神上来,从首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有力措施
-
北京市落实稳定房价工作的责任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1一、切实承担稳定房价工作的责任序列管理。审核,加大执法查处力度。本市成立专门的购房资格审核机构,统筹住房城乡建设、公安、税务、民政、人力社保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购房资格联网审核。严肃查处限购措施执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教唆、协助购房人伪造证明材料、骗取购房资格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暂停网上签约,责令限期整改,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购房人不具备购房资格的,企业要与购房人解除合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