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定海读者陈宗凡:我是某建筑公司临时工,自1981年进入公司至今,δ享受到任何福利待遇,包括奖金分配。我多次口头要求订立劳动合同,均无结果。公司在今年6月30日完成转换劳动关系(买断工龄)。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否享受与正式工同样的待遇?公司是否应补偿我这段时间的各种福利待遇、节假日的加班工资?
舟山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从反映的情况看,当事人主要是要求享受以下待遇:
一是要求成为企业改制时劳动关系转换对象。根据舟山市企业改制劳动关系转换有关文件规定,劳动关系转换对象为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原固定职工(经劳动部门办理职工¼用手续的)。而当事人虽说是1981年进入建筑公司的,但如果ˆ办理相关招用手续的话,性质也应该是临时工,按照政策规定,不属于企业改制劳动关系转换对象范Χ。但是如果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是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男性δ超过60周岁、女性δ超过50周岁的,根据《劳动法》,可按工作年限领取&yml;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二是要求享受奖金、福利待遇的问题。根据《劳动法》,企业有工资分配自主权,劳动者的工资与企业协商决定,工资中已包含了奖金、福利等。但是企业应该依法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不管他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如果当事人要求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三是要求享受双休日、节假日的加班工资问题。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当事人有权要求享受加班工资待遇。在同企业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在有效期内,信访人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阅读:
临时工工伤赔偿标准
临时用工的工伤赔偿问题
-
临时工加班不享受双倍工资待遇
486人看过
-
临时用工人员可否享受工伤待遇
240人看过
-
临时工也享受法定节假日工资待遇
435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是否适用于临时工可否享受正式工待遇
111人看过
-
试用期职工和临时工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371人看过
-
劳动合同享受什么待遇?
181人看过
临时工,是非长期性的员工,有的临时工属于派遣性质的劳务工,签订的是劳务合同,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某项目的需要,临时招聘的员工。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临时工,基本都需要签订合同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临时工的性质虽然不同于正式员工,但是对合理劳动的... 更多>
-
临时工可享受的劳动待遇有哪些,临时工劳动者可以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3临时工可享受的劳动待遇如下:一、如果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是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男性未超过60周岁、女性未超过50周岁的,根据《劳动法》,可按工作年限领取每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二、要求享受奖金、福利待遇的问题。根据《劳动法》,企业有工资分配自主权,劳动者的工资与企业协商决定,工资中已包含了奖金、福利等。但是企业应该依法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不管他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如果当事人要求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
可享受哪些劳动待遇,临时用工的问题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9目前没有临时工的说法,只要员工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员工就可以享受正常员工享受到的所有劳动待遇,如工资福利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出现工伤依然是可以要求单位进行赔偿的。《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五)生活不能自理
-
临时工可以享受的待遇有哪些呢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17临时工可享受的劳动待遇如下:一、如果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是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男性未超过60周岁、女性未超过50周岁的,根据《劳动法》,可按工作年限领取每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二、要求享受奖金、福利待遇的问题。根据《劳动法》,企业有工资分配自主权,劳动者的工资与企业协商决定,工资中已包含了奖金、福利等。但是企业应该依法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不管他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如果当事人要求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
临时工因工受伤应该享受哪些待遇的啊?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7临时工与用工单位劳动关系也受法律保护,工作中受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可认定为工伤的,由用工单位负责赔偿。 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
-
企业临时工能否享受产假待遇?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13按《劳动法》的规定,严格意义上来说,凡是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都是企业职工,都应该签定劳动合同,没有正式工、临时工之分,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凡是企业职工,都可以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所谓的临时工也可以享受产假待遇,并且自医院证明怀孕的女职工,自怀孕之日起至哺乳期结束时,企业不能与她解除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