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制度设置的目的在于,因一方当事人的根本违约致合同履行利益不能实现,对方当事人为了防止合同在违约情形下给自己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即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采取的一种自救措施,目的在于防止损失扩大,维护自身利益。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给予受害人一种解除合同的机会,确立根本违约制度的重要意义,主要不在于使债权人在对方违约的情况下获得解除合同的机会。是通过根本违约制度,防止一方当事人在对方违约后,滥用解除合同的权利。笔者认为,设立解除合同这一制度重在给守约方的救济权,限制权利滥用是次位的,只有先赋予了权利才谈得上限制权利,要辩证地理解根本违约与解除合同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合同解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合同解除一般只适用于单方违约的情形,在双方违约的情形下则比较复杂,要看哪一方的违约是根本违约,解除权的行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从自我保护意义来讲,并不是只要对方违约就要解除合同,而要判断这种违约是不是根本违约,是否不采取解除措施就可能避勉给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也就是说,合同解除权的行使要符合正当目的。
(3)从交易成本角度来分析,合同解除意味着交易失败,一方违约就解除合同,将给市场交易带来沉重的交易成本,并给市场交易秩序和安全带来冲击和破坏。
(4)一般来说,合同的目的是与合同的主要义务联系在一起的,违反主要义务将使合同目的难以达到,而单纯违反依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附随义务,一般不会导致合同目的丧失,不能据此解除合同。
(5)不适当履行与合同解除。不适当履行是指债务人交付的货物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即履行有瑕疵。如果瑕疵并不严重,一般要求采取降价和修补办法予以补救,而并不宣告合同解除。
-
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如何行使?行使解除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92人看过
-
行使承揽合同解除权的问题以及行使承揽合同解除权的情形有哪些
283人看过
-
股东行使知情权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72人看过
-
一方违约时能解除合同吗,合同解除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60人看过
-
单方解除合同的效力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369人看过
-
对合同进行解释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95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解除合同单位要注意哪些问题,解除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3-03-14每年年底,都会出现解除劳动合同的“解约潮”。有的是因为劳动者想换新工作,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有的则是因为用人单位克扣工资等待遇,导致劳动者“被迫离职”,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用人单位经营困难导致大规模裁员。那么解除合同单位要注意哪些问题,解除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
行使汇票追索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江西在线咨询 2023-03-09行使汇票追索权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1.享有追索权的人必须是合法的持票人。 2.被追索的主体为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 3.持票人行使追索权,须有一定的法定事由。 4.持票人行使追索权,须依法履行一定的保全手续。 5.追索权人可以请求的金额不限于汇票金额。
-
承揽合同解除权行使有哪些注意事项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121、定作人应当在合同有效期内、承揽人工作成果提交前提出解除合同。 2、定作人在有效期内随时行使解除权的,应当通知承揽人。可以书面通知邮寄给承揽方,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至合同内的指定特定联系人的电子信箱,解除通知到达承揽人时,解除生效,合同终止,承揽人可以不再进行承揽工作。 3、定作人在有效期内行使随时解除权的,应当赔偿承揽人的损失。
-
行使撤销权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行使撤销权的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5行使撤销权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9)19号《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行使债权人撤销权应注意如下5个问题: 1、债权人应以债务人为被告,并可以将受益人或受让人列为第三人。 2、应该向被告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3、行使债权人撤销权的请求额不得超过债权人的债权。 4、行使撤销权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有过错的受益人或受让人应当分担。 5、债权人的撤销权必须在知道或应
-
撤销权的行使中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8即使债务人实施减少其财产的处分行为。债权人得行使撤销权则必须是“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债权人对其手行为不享有撤销权。5、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应以其债权为限。即只要撤销权结果能够使债权人的债权能够得以保全,使债权人的债权完全实现,债权人就不能再对债务人的其他处分财产的行为行使撤销权,不影响撤销权行使。因无偿行为的撤销1、债权人对债务人必须存在有效的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情形,“受让人知道该情形”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