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如何界定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1.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2.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3.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4.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5.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6.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7.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8.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9.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
10.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二、夫妻共同债务由谁举证
认定夫妻债务由主张人举证。我国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举证责任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所以夫妻共同债务一般是由原告方提供证据的,证明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三、夫妻债务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效
有效的条件:
1.先写明夫妻双方各自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
2.在协议主中对于债权的承担以及债务的分摊等进行明确的约定,需要注意的是约定的内容必须是双方达成的真适合意。
3.协议书的最后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签字以及写明协议的订立日期,还有就是如果有见证人的,见证人也应当签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节 诉讼代理人 第六十四条 代理诉讼的律师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查阅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
民法典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包括什么
297人看过
-
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是什么,如何证明夫妻共同债务
213人看过
-
夫妻双方共同如何规定债务范围
73人看过
-
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及其在民法典中的规定
365人看过
-
如何根据民法典规定确定夫妻共同债务?
99人看过
-
夫妻债务如何界定个人和共同债务
113人看过
-
的范围,时夫妻共同债务如何分割?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有哪些1、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2、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3、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4、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5、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6、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7、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
-
民间借贷在夫妻共同债务范围内如何认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28民间借贷中下列债务可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1)夫妻双方共同签名、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以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 (2)或者一方在婚姻中借的,但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的债务等。
-
如何确定个人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个人债务范围有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1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作了列举式否定性规定,“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根
-
离婚时如何把握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认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0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1993年11月3日发布,以下简称《离婚财产分割若干意见》)第17条第1款规定,“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据此,法院主要从债务的去向、用途是否与共同生活有关联来把握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具体来说,下列债务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1)夫妻为家庭共同生
-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有哪些,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财产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22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称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和支配。夫妻共同财产主要包括下列财产: (一)夫妻双方或一方工资、奖金、津贴及其他工资性收入; (二)夫妻双方或一方生产、经营的收益所得; (三)夫妻双方或一方通过其知识产权获得的收益。(四)夫妻双方或一方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