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公共秩序负刑事责任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7 14:02:59 108 人看过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

一、拉横幅是否是违法的

打着维权的名义拉横幅,实则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维权应当理性,应当合理合法,拉横幅这种行为不可取。公安机关一般也是批评教育,严重的也是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二、打架时先动手让人家打伤了是否能报案

打架时先动手让人家打伤了能报案,如果是双方聚众斗殴的,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双方一般五人以上的,涉嫌聚众斗殴罪。如果打架斗殴的情节轻微,没有严重后果,则使用《治安处罚法》予以治安处罚;如果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则依据《刑法》规定,以聚众斗殴罪处罚。

三、治安案件立案

治安案件是指公安机关和基层保卫组织依法对需要给予治安行政处罚的违反法的行为和不够立为刑事案件的轻微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立案确认、进行查处的案件。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5日 07: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人身权相关文章
  • 工地闹事属于聚众扰乱公共秩序吗
    一、工地闹事属于聚众扰乱公共秩序吗如果工人在土地闹事造成土地无法正常施工的,属于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还会造成犯罪,对首要分子追究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组织、资助非法聚焦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
    2023-05-04
    353人看过
  • 拉横幅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吗
    如果不是在交通要道等公众场所拉横幅,则不属于扰乱社会秩序扰乱公共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首纠集多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
    2023-06-02
    102人看过
  • 什么是扰乱公共秩序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几年
    一、什么是扰乱公共秩序罪(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3、聚众是指纠集多人实施犯罪行为,一般应当是纠集3人以上,有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有积极实施犯罪活动,行动特别卖力,情节比较严重的积极参加者,在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过程中,有时还会有受蒙蔽的群众,被威胁的一般违法者、围观者、起哄
    2023-02-20
    107人看过
  • 什么叫做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首纠集多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及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第二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
    2023-08-11
    61人看过
  • 哪个部门管理扰乱公共秩序
    一、哪个部门管理扰乱公共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七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二、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特点本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合法的社会状态。具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生产秩序、经营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医疗卫生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的活动秩序、公共交通秩序、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等。(2)客观方面表现为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各种行为。(3)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单位不构成本行为的主体。(4)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而故意为之。三、扰乱单位秩序行
    2023-06-01
    399人看过
  • 在自杀中是不是扰乱公共秩序
    自杀行为是有可能扰乱到社会公共秩序的。如果行为人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或者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应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自残或者自杀的“自残”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伤害自己的身体,井造成伤害结果的行为。“自杀”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有的自残或者自杀是员工精神状态导致的,但也有的不能排除是为了获得工伤待遇导致的,自残或者自杀与工作没有必然联系,员工应对其主观故意承担责任,因此,不能认定工伤。实务中比较难做得到的是怎么证明员工是自残或者自杀毕竟不是人人都会留下遗书的,这个举证责任在用人单位。工伤认定是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用人单位要在30天内做工伤
    2023-07-31
    412人看过
  • 扰乱疫情防控秩序判刑吗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疫情、警情等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对编造、传播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则需要判刑。一、传播谣言的处罚制造谣言会侵犯他人名誉权,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二、网络造谣的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网络造谣根据实际行为的不同,可能会触犯不同的罪名,则需要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具体如下:1、可能会触犯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2023-06-22
    195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刑期长短与情节有关吗?
    对于多次扰乱国家机关相关的工作秩序的,经过行政处罚之后仍不知悔改的,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就必须判处拘役、管制以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多次组织或者资助他人非法的聚集,已经扰乱了社会秩序并且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的规定处罚。对与其他积极参加的一些行为,必须予以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以及剥夺政治权利。个人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是什么个人扰乱公共秩序不构成刑法中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具体规定进行处罚的。个人扰乱公共秩序主要包括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公共交通工具秩序;选举秩序;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散布谣言、虚假信息恐吓公众;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等,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警告、罚款或行政拘留。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组织、资助非法聚焦罪,聚众扰乱社会
    2023-07-01
    386人看过
  • 招摇撞骗罪扰乱公共秩序罪竞合吗
    不竞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招摇撞骗罪是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聚首纠集多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
    2023-04-03
    117人看过
  • 在怎么程度算扰乱公共秩序
    一、在怎么程度算扰乱公共秩序1、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2、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3、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4、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5、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最多判刑多久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罪最多判刑七年。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
    2023-06-15
    294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包括哪些罪名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刑法第六章第一节的一个罪名种类,其中包括以下具体的确定罪名: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开设赌场罪;赌博罪;盗窃、侮辱尸体罪;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聚众淫乱罪;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侮辱国旗、国徽罪;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传授犯罪方法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
    2023-08-18
    214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否可被假释?
    符合条件的可以假释。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拉黑活算扰乱公共秩序罪吗运管所抓到黑车的处理为: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罚款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
    2023-07-03
    300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会不会有案底
    扰乱公共秩序受到的处罚是属于违法行为,而不是犯罪行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违法行为是不会留案底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规定,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行政拘留是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行政拘留只是有记录,但不会留下案底,不影响生活及工作。一、案底多久可以自动消除我国没有前科消除制度,“案底”是没有办法消除的。案底一词,不是法律术语,属于口语。一般指某人过去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在行政案件中,属于违法记录。在刑事案件中,属于犯罪记录。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刑事案件的档案会长期保存,治安案件的档案属于短期保存。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相关资料估计到N年后都可以查到。《公安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
    2023-02-18
    155人看过
  • 扰乱公共秩序罪袭警罪怎么处理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包括了妨害公务罪、袭警罪、招摇撞骗罪、冒名顶替罪、高空抛物罪、聚众斗殴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开设赌场罪等多个犯罪,不同罪名所涉及的刑事处罚也不一样。例如,妨害公务罪最低可以判处拘役、管制,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如果是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则会构成袭警罪,最低可以判处拘役、管制,最高可以处7年有期徒刑。扰乱公共秩序罪作为一个罪名种类,法定刑最低可以是拘役、管制,法定最高刑可以到无期徒刑。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人民警察”应该属实《人民警察法》里面规定的正式在编民警,也就是说这里可能不包括辅警。一、酒后袭警怎么处理?1、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
    2023-02-27
    286人看过
换一批
#人身损害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人身权
    词条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人身权
    相关咨询
    • 扰乱公共秩序罪是什么,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定义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6-23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
    • 扰乱公共秩序罪详细说明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具体定罪量刑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3
      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哪些是扰乱公共罪?扰乱公共秩序罪怎么判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3
      根据《刑法》规定,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两者间相同点都是扰乱秩序,前者是指在学校、单位、商
    • 报假警会扰乱公共秩序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14
      报假警是属于扰乱公共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
    • 扰乱公共秩序拘留几天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27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