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包括教育上出现问题、受到外界的影响、父母家长的溺爱、家庭的影响等。校园暴力是可以立案的,可以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一、校园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校园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如下:
1.教育上出现了问题
对孩子影响最深的其实还是父母,可能有时父母不经意间的话和行为,却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影响。孩子永远都是在悄悄的学习着父母的为人处世的方式,而父母的疏于教导,会让孩子将学到的不好的东西,并将其扩大造成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危害。
2.受到外界影响
现在孩子们经常面对手机、电视或电脑等信息发达的电子产品,也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的诱惑,尤其是受到一些电视电影的影响,会让孩子产生不正确的观念,学习模仿他们所看到的东西,但并不知其好坏。
3.父母家长的溺爱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当成宝贝宠爱着,这没有问题,但是孩子不能太过溺爱,不能助长他的问题。
4.家庭的影响
有些孩子生长在单亲家庭里,首先家庭教育可能存在问题,并且感情上也会有缺失,这就造成孩子性格和心理的缺陷,可能会有极端想法存在。出现问题时也没有用时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
二、校园暴力可以立案吗
校园暴力可以立案,并且可以对行为人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校园暴力行为侵犯了被害人的哪些权利
校园暴力行为侵犯了被害人的权利有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特别是未成年人,侵犯这些权利导致的危害尤其大。因此,当未成年人受到欺凌时学校老师应该积极的解决,对于频繁出现的情况需要家长介入或是通过公安机关解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n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
校园暴力行为是违法行为吗,校园暴力行为的危害
311人看过
-
校园暴力行为的危害,校园暴力行为侵犯了被害人的哪些权利
214人看过
-
对校园暴力的处罚,校园暴力包括哪些行
298人看过
-
校园冷暴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313人看过
-
在校园暴力中,学校失职行为有哪些表现
94人看过
-
12岁校园暴力怎么判刑,校园暴力的行为人责任
367人看过
-
校园暴力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131、未成年犯罪为法定不公开审理案件,相关案件禁止媒体旁听,判决书也并不能和普通案件一样上网公开。即便校园暴力得到依法严惩,也很少能够进入公众视野。这就给全社会产生了一种错误观感,校园暴力可以得到法律容忍。从这个角度来讲,连云港当地法院对施暴者施以重罚,并在隐去个人信息的前提下向公众披露,有很强的法律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恢复人们用法律规制校园暴力的信心。 2、不容忽视的是,青春期青少年正处
-
家庭冷暴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家庭冷暴力产生的法律原因主要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26家庭冷暴力中,施暴者有一种逃避或报复心理接待过多起因家庭冷暴力而引发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我市心理学家沈学武总结说,家庭冷暴力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但在35岁到40岁这个年龄段相对较多一些。从文化层面上来看,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高的,发生的比率明显高一些。从引起的原因上来看,婚外恋目前是主要诱因。从心理上分析,家庭冷暴力中施暴一方,通常带着逃避或报复心理。双方因为一件事而分歧过大引发矛盾;或是一方的不当行为
-
校园软暴力具体有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7校园软暴力指,非肢体接触而从心理上进行伤害,造成受害者自暴自弃,厌学,甚至放弃生命的严重后果,与体罚和罚站、罚写作业、罚劳动等变相体罚式的“硬暴力”相对应。 主要包括过重的课业负担、分数歧视现象、“心罚”的教育方式等三个方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2022年校园暴力是什么行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3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应负何种刑事责任,并给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校园暴力是暴力行为的一种。只要这种暴力行为后果达到一定事实程度,触及刑法的规定,就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除非属于符合刑法免责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