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量刑标准,多久可以判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6 00:40:16 224 人看过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了定金罪,对单位判了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按照定金的规定处罚。前两种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工人劳动报酬,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造成了严重犯罪后果的,则应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本罪则对其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处本罪个人犯相应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5日 19: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报酬相关文章
  • 刑法中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数额较大;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4、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1)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2)逃跑、藏匿的;(3)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4)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5、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1)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2)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严重情节有哪些1、造成讨薪
    2023-04-12
    426人看过
  • 2024新刑法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处罚标准
    一、新刑法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处罚标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构成犯罪的,依据犯罪情节处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如何认定应认定为故意的几种情况:1、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恶意欠薪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
    2024-03-24
    123人看过
  • 劳动报酬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该罪的立案标准为: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数额较大;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
    2023-07-28
    75人看过
  • 专家详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罚量刑原则
    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刑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1、犯罪主体要件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2、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报酬的社会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应认定为故意的几种情况:(1)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定为故意。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应认定故意。如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造成无支付能力假像的;用人单位
    2023-07-11
    493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一黑心老板被判刑
    以逃匿的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工人应得工资。近日,新罗区法院一审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被告人肖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8000元。这是新罗区法院首次以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处罚黑心老板。肖某于2013年3月至6月期间承包龙岩某开发楼盘的部分装修作业,其从业主处结算完工程款后,不但不支付工人工资,而且逃匿起来,让工人们着急万分,经龙岩市相关部门送达限期改正指令书后仍不支付工人工资,总计46660元。当年11月3日,肖某被龙岩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其后虽将拖欠的工人工资余额全部支付完毕,但仍让自己遭受法律的制裁。
    2023-06-09
    130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移交公安标准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移交公安标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2013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所涉及的术语界定、定罪量刑标准、单位犯罪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这一司法解释自2013年1月23日起施行。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二)数额较大;(三)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四)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1、隐匿财产、
    2023-04-25
    453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不可以取保候审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不可以取保候审面临判刑拒绝支付劳动薪酬的罪犯,如欲获得保释,必须依照以下方式进行操作:首先,行为责任人必须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负责案件调查的执法机构提交保释请求,随后将申请移送至相关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在收到请求后,相关部门需在三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其次,“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即指通过转移财产、故意躲避等手段逃避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或者在具有支付能力时却无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需求,行为达到一定数额且经过官方授权的支付渠道发出责令支付通知后仍然坚持不予支付的行为。然而,在遭受此行为的严重后果之后,犯有该罪的被告人依旧有可能得到保释。这便是刑法中所规定的取保候审制度,是为了给予那些具备相应条件,并且为他们提供担保的犯罪嫌疑人一种释放机会,让他们在辩护期间等待进一步的审判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024-04-13
    152人看过
  • 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定罪量刑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入罪,但在具体办案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定罪量刑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考虑拒不支付的数额。《刑法修正案(八)》规定本罪应达到数额较大。但究竟要达到什么数额才算是“较大”呢?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难以确定一个全国统一的数额。笔者认为,确定“数额较大”应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涉及人数众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总数已经超过。2、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由于不支付劳动报酬,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生存与家庭生活,或者造成劳动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3、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之前,行为主体全额支付了劳动报酬,并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向劳动者支付了赔偿金或者承担了经济补偿责任的,方可减轻或免除处罚。一、恶意欠薪罪可以报警吗?用人单位恶意欠薪可以报警。根
    2023-03-08
    453人看过
  • 犯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如何量刑处罚?
    一、犯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如何量刑处罚?犯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这样量刑处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2024-01-30
    406人看过
  • 门槛高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案少
    临近年末,农民工讨薪问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但《法制日报》记者12月22日采访多地基层法院后发现,不少法院尚未受理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据了解,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入刑;201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记者从浙江省德清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了解到,德清法院从11月起打响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攻坚战,执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逾900件,为农民工讨回欠薪1143万元。截至目前,该院尚未有欠薪者入刑案件。同样,在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也未出现该类案件。劳动者遭遇欠薪后往往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民事诉讼等方式寻求解决途径,而依托劳动监察、法院民事、执行等部门对涉及拖欠劳动者工资案件所开辟的维权绿色通道,大部分企业欠薪案件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真正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案件并不多见。黄浦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闵某说。北京市京悦律师事
    2023-06-09
    467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是:1、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最少判几年?行为人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的,最少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3-07-26
    103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会判得重吗?
    行为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没有法定或者酌定量刑减轻情节的,会判得重。自然人犯此罪的,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实行双罚制。一、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既遂的处罚?《刑法》并没有规定非法变卖土地使用权罪这一罪名,规定的是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罪。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实行双罚制。二、非法生产警用装备罪既遂量刑标准?非法生产警用装备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可这样细分:1、自然人犯此罪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此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4-07
    486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的劳动报酬有哪些
    具体而言,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主要有如下七个项目:(1)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作标准支付的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1=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工资或岗位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和运动员体育津贴。根据计算工资的时间单位的不同,计时工资可分为月工资制、日工资制和小时工资制。计时工资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任何企业和工种;缺点是以劳动时间作为计算工资报酬的依据,不能完全将工资报酬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挂钩。(2)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额计件等工资制度下,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工作任务包干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支付给个人的工资。它是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来计算的工资,即用间接劳动时同来计算,因此它
    2023-06-03
    437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最多判多少年?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最多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判刑标准1、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判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立案前支付完毕,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3-08-09
    363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根据与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得其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 (1)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 更多>

    #劳动报酬
    相关咨询
    • 刑法中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
    • 2022年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0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量刑标准有以下几点: 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有前两款行为,
    • 根据刑法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会判多久?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7
      根据刑法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 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罪怎么判刑?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30
      《刑法》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数额标准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2
      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不能一概而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