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名誉损害是否都侵害他人名誉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3 07:45:00 221 人看过

一、造成名誉损害是否都侵害他人名誉权

有下列情况下具有违法阻却性,不成立对名誉权的损害。

一是实施新闻报道和正当的舆论监督。

二是行为人引用已经公开的权威报道,并且有理由相信该报道内容真实性的。

三是公正评论。

四是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行使权利。

这四种情况下是免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二、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赔偿怎么进行

未成年人对他人造成损害,有财产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另外未成年人对他人造成损害,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该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如果未成年人是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伤害其他人的,该教育机构或者学校应该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三、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是否需要赔偿营养费

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如果受害人经医院证明确实需要额外的营养补充的,则需要赔偿营养费。营养费的赔偿标准,可以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的比例计算。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损害赔偿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04: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的刑期有多长?
    在关于毁坏他人名誉罪做多少年牢这个问题上,可以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看到,有这样明确的规定法律法规条文。毁坏他人名誉是不道德的事情,轻则一般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行为会导致诽谤罪,诽谤罪是一个人或团体无中生有的虚假信息来侮辱对方的名誉,严重影响他人生活,则可以判诽谤者三年以下的牢狱。毁坏他人名誉罪会判几年毁坏他人名誉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情况不同,具体如下: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等等。损害他人名誉,不必然构成犯罪。如果成立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当事人不去刑事自诉,不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
    2023-06-30
    357人看过
  • 未成年造谣损害他人名誉怎么处置
    一、未成年造谣损害他人名誉怎么处置鉴于十八岁以下青少年涉嫌制造虚假信息散播有害流言,对他人名誉构成损害之情况,受害者享有请求停止该等侵权行为,并修复被破坏的名誉、消除不良影响以及向其致以诚挚歉意的权利。受害者还可以要求施害者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在此过程中,若发现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到侵犯,那么这将被视为一种民法范畴内的侵权行为。倘若相关侵权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并且造成了公众场合的恶劣影响,那么这便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应由当地公安机关依据具体情节进行治安处罚。对于那些屡次捏造事实进行恶意诽谤,或者造成了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则可能会被认定为诽谤罪,并按照法律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
    2024-07-23
    365人看过
  • 诬陷诽谤他人名誉造成损害怎么办
    当事人有诬陷诽谤他人使别人名誉受损的,应当积极与对方协商争取和解的可能,同时如果违法行为对对方造成严重影响的,当事人要公开发布道歉声明,说明事情原委,减少对对方名誉的损失。如果当事人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会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还可能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当事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涉嫌诽谤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诬陷诽谤他人捏造事实构成什么罪诬陷诽谤他人捏造事实应该定什么罪,视情况而定:1、对他人进行诬陷诽谤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是捏造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法律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
    2023-08-14
    119人看过
  • 损害名誉罪怎么起诉,损害名誉权怎么判
    损害名誉罪诉讼需要原告具备诉讼资格,有明确的具体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起诉案件属于法院受理诉讼的范围。损害他人名誉可能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损害名誉罪怎么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损害名誉罪必须符合法定条件:第一,原告要具有合法的资格,即原告必须是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必须是因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或与他人发生争议而起诉;第二,要有明确的具体被告,必须能够指明谁为对方当事人;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人民法院作出某种判决的要求,原告还必须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及要求法院保护自己权益的理由;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诉讼的范围并且属于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起诉的案件必须是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可以解决的事项。二、损害名誉权怎么判损害他人名誉的会构成诽谤罪。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
    2023-08-01
    366人看过
  • 在网络上损害他人名誉
    法律综合知识
    关于网络损害他人名誉的应对措施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要尝试与侵权行为实施者进行沟通,并明确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而言,包括停止侵权行动、消除负面影响、赔偿相关损失等;其次,可依法请求网络服务供应商协助删除涉嫌侵犯名誉权利的信息内容,同时有权获取侵权者各类相关信息,并要求他们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侵权行为的发生,若网络服务商未能履行上述义务,便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再者,倘若侵权行为涉及到违反公共秩序,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严重程度已经达到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时,可以向驻地公安机关报告,由公安机关依法对侵权行为人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倘若上述行为还触犯了刑法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同样有权对此类犯罪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以追究侵权者应有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
    2024-08-13
    54人看过
  • 名誉损害赔偿标准,名誉损害的构成要件
    一、名誉损害赔偿标准名誉损失费赔偿标准有以下几个标准: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二、名誉损害的构成要件名誉损害的构成要件如下:1.行为人确有名誉损害行为,并且造成了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2.行为人名誉损害行为具有违法性,侵害名誉权的对象具有鲜明指向性;3.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有明显字眼认为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故意损害他人名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
    2023-06-28
    307人看过
  • 债务人名单公示是否损害名誉权?
    是的,侵犯名誉权。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公示操作流程1、登录。注册成功的企业进入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用户登录”页面,输入营业执照注册号、注册时设定的密码和验证码后,登录到“其他自行公示信息填报”界面。2、填写。企业登录成功后,系统会显示企业信息填报表单,由企业按照提示在线填写。填写期间随时可以存档,下次登录后可继续填写。企业即时公示内容包括:(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3)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信息;(4)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5)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6)其他依法应当
    2023-07-06
    219人看过
  • 诬告陷害他人是侵犯名誉权吗
    是的,还会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诬告陷害他人可能怎么判1、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将会受到从重处罚。3、如果诬告陷害行为导致他人被错判死刑的,应以诬告陷害罪与故意杀人罪中以最重的刑罚进行处罚。例如:因为行为人的诬告陷害行为导致一人被错判死刑,如果行为人的诬告陷害行为成立的诬告陷害罪仅适用判处5年有期徒刑,而他所触犯的故意杀人罪按照法律条文仅适用判处7年有期徒刑,那么对行为人的处罚就是故意杀人罪7年有期徒刑。注意:如果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就不能适用诬告陷害罪的处罚规定
    2023-04-21
    373人看过
  • 人格权名誉权不受他人侵害吗?
    一、人格权名誉权不受他人侵害吗?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名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定义】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第九百九十一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不受侵害】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二、人格权主要有哪些内容1、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权禁止非法剥夺自然人的生命、禁止侵害自然人的身体健康。2、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变更自己的姓名。自然人的笔名、艺名等,与姓名受同等保护。法人享有名称权,有权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称。3、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保护自己的肖像不受歪曲、侮辱。4、自然人、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自然人、法人的名
    2024-02-04
    194人看过
  • 名誉权损害后果
    一、名誉权损害后果侵犯名誉权的后果,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二、损害名誉权怎么判依据我国刑法,可能涉嫌诽谤罪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二)法人、团体、组织不能
    2023-05-06
    340人看过
  • 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法律规定
    一、名誉与名誉权名誉,是指社会对公民个人的品德、情操、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形成的综合评价。名誉权,则是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二、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要件1、行为人主观上有毁损他人的名誉的恶意或过失。恶意是指实际恶意,即行为人明知事实虚假或对事实抱有深切怀疑,却仍然不计后果地予以轻率发表,并非是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或应该预见到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名誉,但由于自信或放任了这种行为。2、行为人客观上有捏造事实或散布虚假事实,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诽谤他人,以及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3、受害人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4、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的法律特征1、侵害对象是特定人。除了指名道姓外,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
    2023-06-01
    367人看过
  • 名誉权受到名誉损害如何报警
    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根据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为人用以下的方式来侵犯公民权利的,情节较轻的会被拘留五日以下,或者会被罚款五百元以下;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会被拘留五日到十日,还可能被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具体情形有:(一)行为人用写恐吓信或者是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威胁他人的人身安全的;(二)以公开的方式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来诽谤他人的;(三)用捏造的事实来诬陷他人,目的是为了让他人受到治安处罚或是刑事处罚;(四)以威胁、侮辱或是打击报复证人的;(五)以发送恐吓、侮辱或淫秽信息等,次数较多,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行为人有偷窥、偷拍、窃听或是散布他人的隐私的。一、名誉权纠纷诉讼程序(一)递交诉讼状;(二)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三)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
    2023-02-09
    57人看过
  • 损害名誉权可以报警吗,损害名誉权赔偿多少
    损害名誉权可以报警,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不法侵害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警的。损害名誉权赔偿,数额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侵权状况、侵权人的经济水平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确定。一、损害名誉权可以报警吗损害名誉权可以报警,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根据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为人用以下的方式来侵犯公民权利的,情节较轻的会被拘留五日以下,或者会被罚款五百元以下;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会被拘留五日到十日,还可能被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具体情形有:(一)行为人用写恐吓信或者是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威胁他人的人身安全的;(二)以公开的方式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来诽谤他人的;(三)用捏造的事实来诬陷他人,目的是为了让他人受到治安处罚或是刑事处罚;(四)以威胁、侮辱或是打击报复证人的;(五)以发送恐吓、侮辱或淫秽
    2022-05-28
    257人看过
  • 什么是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呢
    (1)名誉受到损害,即对民事主体的社会评价降低。(2)精神和财产利益损害,精神损害即受害人精神上所受痛苦、压抑、忧郁等;财产损害即受害人因名誉受到贬损引起的财产利益损失,包括因为精神痛苦住院支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由于名誉权侵权案件是属于民事案件,因此一般是遵循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此时就应该由提起诉讼的一方首先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而具体需要的证据包括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证据、证明侵权事实造成损害后果的证据等等。
    2023-04-26
    11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侵害他人名誉的可以故意损害别人名誉权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27
      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造成名誉损害都侵害他人名誉权。 有些情况下,虽然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他人的名誉受损,但是有些情况下具有违法阻却性,不成立对名誉权的损害。其一是实施新闻报道和正当的舆论监督。只要内容真实,无诽谤侮辱内容,并且行为人能举证证明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其二是行为人引用已经公开的权威报道,并且有理由相信该报道内容真实性的。其三是公正评论。第四是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行使权利。这四种情况下是免责的
    • 侵害名誉权造成什么损害后果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2
      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 一、名誉受到损害,即对民事主体的社会评价降低。 二、精神和财产利益损害,精神损害即受害人精神上所受痛苦、压抑、忧郁等;财产损害即受害人因名誉受到贬损引起的财产利益损失,包括因为精神痛苦住院支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
    • 侵害名誉权引起名誉损害有哪些情形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2
      名誉是一种社会评价,认定行为人对他人名誉的损害,并不以受害人的自我感觉为判断是否造成受害人名誉损害的依据。例如,故意散布捏造的事实,损害某人名誉,但此人并不知晓这一侵害情况,或者虽然知道也不以为意,并没有为此而感到痛苦,但上述行为仍构成对他的名誉的损害。名誉受损的后果有时可能很明显,例如亲戚朋友与其断绝往来,配偶与其离婚,周围的人对他轻视、嘲笑、怨恨、议论等。有时可能不明显,难以确定。
    • 被他人损害名誉,到处诽谤侮辱造成名誉损失,怎么告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1
      直接搜集证据诉讼解决,如需帮助可以直接来电或者当面咨询
    • 造成重大损害名誉侵权赔偿标准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6
      侵害名誉权可能造成两种损害。一是财产损害。在侵害名誉权的情况下,也会使受害人遭受财产的损害。此种情形应按实际损失赔偿。二是精神损害。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标准如下: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最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