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为选择性罪名所包含的选择行为之间均属于并列的关系,而不存在相互包容的关系
各选择行为均具有各自独立的含义,相互之间存在区别的界限,而不会相互重叠或混淆。这是罪刑法定原则所包含的构成要件明确性要求在选择性罪名中的立法体现。例如,刑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的武装叛乱、暴乱罪。武装叛乱与武装暴乱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使用武器装备进行暴力活动,区别在于,前者以反叛国家和政府为内容,以投靠境外敌对势力为目的,而后者则不具有投靠境外敌对势力的目的。再如,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的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该罪的行为方式中的“非法提供”是指通过“窃取、刺探、收买”之外的方式获取国家秘密、情报之后再“非法提供”给境外,如合法获取国家秘密、情报之后“非法提供”给境外的。如果行为人是通过“窃取”、“刺探”或者“收买”的方式获取国家秘密、情报后再非法提供给境外的,应分别认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国家秘密、情报罪。又如,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均是指非法控制、占有枪支、弹药,区别在于,前者的行为主体是指根本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而后者的行为主体是指曾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但在行为时已失去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又如,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的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窝藏、转移毒品、毒赃也可以说是隐瞒了毒品、毒赃,但该罪中的“隐瞒”行为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是窝藏、转移之外的隐瞒行为。具体来说,所谓窝藏,是指将毒品或毒赃藏匿起来,不让司法机关发现。
所谓转移,是指将毒品或毒赃从这个地方移至另外一个地方,以避免司法机关发现。所谓隐瞒,是指在司法机关调查询问有关毒品犯罪的情况时,明知毒品或毒赃藏匿何处,为了帮助毒品犯罪分子逃避惩罚,而有意掩盖事实真相。又如,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的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引诱、欺骗均是教唆的手段,但该罪中的“教唆”是指采取引诱、欺骗之外的方法所实施的唆使他人吸毒的行为。
具体来说,所谓引诱,是指行为人通过某种方式示以他人好处,使他人为获得此好处而实施一定行为。凡是通过某种方式示以他人好处,无论是宣传吸食毒品的美好感受,还是以金钱、物质为诱饵鼓动与促使没有吸毒愿望的人吸毒都应理解为“引诱”。所谓欺骗,是指行为人虚构事实,掩盖事实真相,使他人在不知道毒品的情况下吸食毒品。所谓教唆,是指行为人采取劝说、建议、鼓动、怂恿、激将、请求等方法,使没有吸毒愿望的人产生吸毒要求,或者使吸毒愿望不坚定的人坚定吸毒愿望。又如,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条规定的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携带也是运输的一种行为方式,但该罪中的“运输”行为是指采取“携带”方式之外的运输行为。
二、行为选择性罪名中的选择行为之间均具有完全的独立性,而不存在相互的依附性
因为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认定,不能从行为的自然形态方面去观察,而应当根据刑法所要求的观念来决定。
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已经不是自然现象上和一般社会现象上的行为,而是具有特定刑法评价意义的犯罪实行行为。所以,如果用一个选择行为就足以全面评价行为人的行为,就没有必要将其行为认定为两个以上的选择行为。这是刑法谦抑原则在定罪上的体现。例如,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制造与贩卖毒品行为之间均具有完全的独立性,所以,如果行为人分别实施了走私、制造与贩卖毒品的行为,就应当以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论处。但运输毒品行为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行为之间并不一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如果行为人是为了走私毒品而运输该毒品的,或者是为了贩卖毒品而运输该毒品的,或者是制造毒品之后运输该毒品的,那么,行为人运输上述毒品的行为是其走私毒品、贩卖毒品或者制造毒品行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为行为人要走私毒品必定要携带毒品出入境,行为人要贩卖毒品必定要携带毒品到交易现场,行为人制造毒品后必定要使毒品离开制造窝点,行为人运输该毒品是实现其走私毒品目的、贩卖毒品目的或者制造毒品目的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对行为人的行为以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或者制造毒品罪论处就已足以评价其包括运输毒品行为在内的全部行为,故对其上述行为应当分别认定为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或者制造毒品罪,而不应认定为走私、运输毒品罪,或者贩卖、运输毒品罪,或者制造、运输毒品罪。
如果行为人在运输毒品过程中被抓获,但难以认定其具有走私毒品、贩卖毒品或者制造毒品的行为和故意的,此时对其行为就应当认定为运输毒品罪。可见,运输毒品罪其实是作为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的兜底罪名(或者说是补充罪名)来运用的。也就是说,立法设置运输毒品罪的价值在于,现实中往往会因为证据的原因而无法运用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来打击相关毒品犯罪,但运输毒品罪的设置正可以弥补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的上述不足。如果走私、贩卖或者制造的毒品与运输的毒品属于不同宗毒品,走私、贩卖或者制造毒品的行为与运输毒品的行为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此时就应当认定为走私、运输毒品罪,或者贩卖、运输毒品罪,或者制造、运输毒品罪。如,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持有、使用假币罪,如果行为人持有假币后又使用该假币的,行为人其实就是为了使用而持有假币,其持有假币的行为是其使用假币行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其行为以使用假币罪论处就已足以评价其包括持有假币行为在内的全部行为,故对其行为应当认定为使用假币罪,而不应当认定为持有、使用假币罪。
如果行为人持有、使用的是不同种假币,其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此时对其行为就应当认定为持有、使用假币罪。如果行为人持有假币之后但在使用之前便被抓获,此时对其行为就应当认定为持有假币罪。
-
刑法选择性罪名如何判
132人看过
-
选择性的行政违法行为
286人看过
-
关于选择性罪名如何量刑?
229人看过
-
如何选择法院适用合同
112人看过
-
什么是选择性罪名
363人看过
-
司法考试报名地如何选择
314人看过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1、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 更多>
-
选择性的适用刑罚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23根据行为人的犯罪事实,符合哪一选择事项,就按哪一事项定罪判刑。凡是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所涉及的选择事项都应在罪名中反映。选择性罪名的犯罪行为类似,并且联系紧密,危险性程度相当。方式相似,相互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行为的危害性相当。所以应当采用统一的处罚尺度。我国《刑法》第128条第1款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
-
选择性罪名如何量刑的,规定是什么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7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及第四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六十九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张某犯出售假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犯持有假币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总和刑期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二、被告人万某犯购买、运输
-
-
涉外离婚如何选择适用法律安徽在线咨询 2023-02-15协议离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的,适用办理离婚手续机构所在地法律。诉讼离婚,适用法院地法律。
-
怎么解释选择性罪名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8刑法分则中选择性罪名太多,不能一一详述,以下要类举例说明。 选择性罪名是相对于单一罪名而言的,是指包含的犯罪构成具体内容,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既可概括使用,又可分解使用的罪名,从我国刑法分则看,具体包括三种情形: 一是行为对象的选择,典型的如《刑法》第240条的拐卖妇女、儿童罪,当犯罪分子既拐卖了妇女,又拐卖了儿童时,则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但司法实践中往往出现针对其中的一种对象犯罪,则分别构成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