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欺诈撤销合同可否主张赔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17 21:43:51 305 人看过

一、因欺诈撤销合同可否主张赔偿?

1.合同存在欺诈行为而申请撤销合同的,因合同欺诈造成损失的,受欺诈的一方可以主张赔偿。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民法典中撤销欺诈合同的期限

民法典规定,受欺诈而签订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在知道受欺诈后一年内申请撤销,合同被撤销后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三、怎么申请法院撤销欺诈合同

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的方式是当事人直接去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并且提交起诉书。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7: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如何?可撤销合同谁有权主张撤销
    一、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如何?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二、可撤销合同谁有权主张撤销可撤销合同双方不一定都能主张撤销权,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而订立的合同,合同双方当事人均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违背对方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享有撤销权,而欺诈方,胁迫方或者乘人之危者无权请求变更或撤销。三、可撤销合同和无效合同的区别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有:1.产生的原因不同。2.认定程序的启动不同。3.法律效力不完全相同。4.法律责
    2023-05-06
    352人看过
  • 民事欺诈是否可以导致合同可撤销
    民法典规定,如果合同是在一方当事人欺诈的情况下签订的,受欺诈的一方可以申请撤销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一、合同欺诈的常见手段1.伪造合同欺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可以是伪造合同,直接
    2023-02-14
    223人看过
  • 欺诈能否导致合同被撤销?
    欺诈可以撤销合同。依据我国现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采用欺诈手段,故意隐瞒或虚构相关事实,使另一方当事人产生错误认识而与之签订合同的,该合同可以予以撤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合同1、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对可撤销合同的原因规定为4个方面: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和胁迫、乘人之危。2、可撤销合同指因违反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行使或可以不行使撤销权而使其归于无效的合同。3、现实交易中当事人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不在少数,当产生纠纷后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或变更合同内容,以减少自己已经受到的损失或即将受到的损害。以保证当事人真实的意思得以实现。引起合同终止的原因有:1.合同因当事人双方全面履行而消灭;2.合同因情势发生变化,双方在不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
    2023-07-14
    111人看过
  • 能否以欺诈为由撤销合同
    一、能否以欺诈为由撤销合同因欺诈可以撤销合同。当事人受欺诈,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二、可撤销合同和无效合同两者的区别有哪些1.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乘人之危、欺诈胁迫且不危害国家利益;而合同无效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2.认定程序的启动不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中,是撤销权人决
    2023-10-25
    233人看过
  • 民法典能否同时主张侵权又主张撤销合同
    可以同时主张侵权和撤销合同。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基于重大误解定立的合同;2、以欺诈手段定立的合同;3、受第三人欺诈定立的合同;4、以胁迫手段定立的合同;5、显失公平的合同。民法典中确认合同无效和撤销可否同时主张无效和被撤销的合同自始至终无效,生效的合同出现可撤销情形时才能撤销,所以确认合同无效和撤销不能同时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
    2023-08-13
    482人看过
  • 该销售代理合同因欺诈行为被撤销,并获得相关赔偿
    【案件编号】(2008)hmcz第12677号【案件编号】原告王××于2007年初了解到“××有关“脑力增强系统”的信息后来在与被告××**公司的电话联系中,原告在被告的强烈怂恿下前往北京。被告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于5月27日骗原告签订合同,2007《脑力增强系统××区域总经销合同》>,合同规定原告在江苏××脑力增强系统经销被告产品,总经销时间为13个月,从2007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原告必须在当地购买2007年9月30日之前的ast500单位;市场保证金8万元(支付方式:合同签订日2万元;2007年5月30日前2万元;2007年6月15日前4万元);产品全国统一零售价1680元/台,供货价588元/台。被告在合同签订之日将10套货物借给原告,然后在收到原告全部押金后将10套货物借给原告。2007年8月31日前支付货款;本合同自原告第一次付款及保证金到达被告指定账户后生效。同
    2023-05-07
    104人看过
  • 可以撤销受欺诈的合同吗
    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房租买卖合同如何撤销符合撤销事由就可以撤销。合同可撤销的情形: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的订立显失公平的。三、民法典中网络服务合同应如何撤销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撤销合同。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的,不利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
    2023-06-24
    233人看过
  • 诉讼期间能否主张撤销合同
    一、诉讼期间能否主张撤销合同诉讼中撤销合同是可以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可提出的抗辩理由有哪些根据实体规范要件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要求,主张权利已经消灭的当事人应当对权利消灭的事实负举证责任。相对方否认对方合同解除权的,应当举证证明该合同解除权已受制、阻碍及消灭的要件事实。因此,否认合同可以被解除的一方当事人,应当就其否认的主张负举证责任。一般来说,否认合同可以被解除的抗辩理由有以下几种:1、系争合同属于无效合同。2、合同解除权因在约定或法定期限届满之前未行使而消灭。3、当事人以约定排除合同解除权的行使。4、法
    2023-05-06
    311人看过
  • 合同欺诈被法院撤销后应如何赔偿
    一、合同欺诈被法院撤销后应如何赔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合同被撤销所受到的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二、应该如何预防合同欺诈1.签订合同前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履约能力。(1)要对方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委托代理人签订合同的,要求对方出具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代理人的身份证明等,杜绝凭关系或熟人的介绍草率签订合同的情况;(2)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对方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3)要掌握与了解对方的履约能力。2.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应严格审查合同内容,使权利、义务对等、条款规范、约定明确,以利履行。合同主要条款不
    2023-09-04
    215人看过
  • 根据规定欺诈合同能否撤销
    受欺诈签订的合同可以撤销,受欺诈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合同撤销权灭失的情形有哪些?(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二、可撤销合同和无效合同的区别是什么?1、产生的原因不同。可撤销合同产生的
    2023-02-18
    460人看过
  • 如何能够同时主张撤销合同和赔偿损失
    如果合同是可撤销的,并且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有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能同时主张撤销合同和赔偿损失。撤销合同后当事人要返还所得的财产,并且有过错的一方要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一、民法典无效合同按照什么认定合同无效但已实际履行的,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
    2023-06-27
    226人看过
  • 合同以外第三人能否主张撤销合同
    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以下简称第三人)以起诉的方式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其必须以原告的身份起诉,因此,第三人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特别是原告资格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19条是起诉实质要件的规定,按照这一规定,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就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是对行使起诉权人的资格要求,也是提起诉讼的人能够成为原告的重要条件。所谓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作为原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身的财产权、人身权或其他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是与他人直接发生了民事权利义务上的争议,原告因此而向法院起诉,要求法律保护。这在民事诉讼理论上称之为诉的利益,确定法律关系成立或不成立的诉讼,只有在原告有法律上利益时才可提起。直接利害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的冲突关系,属于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它只能是现实存在的一种已然状态,不可能是将来发生的或然状态。如果原告的合法权益未曾受到侵害,或者他
    2023-06-14
    91人看过
  • 合同欺诈撤销的认定
    一、合同欺诈撤销的认定合同欺诈撤销的认定:1.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2.行为人客观上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从而订立合同。3.行为人因欺诈成就合同获取了非法的、不正当的或若不实施欺诈不可实现的利益。二、房屋买卖合同欺诈行为损失赔偿标准卖方欺诈的应向买方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买方欺诈的应向卖方赔偿直接损失和预期可得利益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三、开发
    2023-06-15
    164人看过
  • 追认合同后是否有权主张撤销
    一、追认合同后是否有权主张撤销追认合同后,如果符合可撤销合同的条件的,有权主张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怎么追认合同有效追认合同有效的方式,包括口头追认、书面
    2023-06-08
    27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受欺诈能否主张撤销?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1
      可撤销合同,是指欠缺某种合同生效要件,当事人一方可以根椐自己的意思请求法院对合同内容予以变更或者使合同效力消灭的合同。撤销权通常由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受损的一方当事人亨有,亨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不能以自己单方的行为来撤销合同,而只能向法院或仲裁机关主张撤销该合同,至于该合同是否被撤销,确认权在法院和仲裁机关。但撤销权人必须在合理的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对此,《合同法》第55条规定,即“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
    • 欺诈合同怎样才能主张撤销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02
      欺诈合同可以主张撤销。根据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赠与合同可否因被欺诈而撤销?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0
      可以。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 欺诈合同要主张撤销还是解除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07
      欺诈合同可以主张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合同存在欺诈行为是否可以主张赔偿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08
      可以。一方当事人以欺诈手段签订合同损害另一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予以赔偿。且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且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 如果双方协商赔偿不成的,受损害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含订立合同的费用、履行合同的费用、合理的间接损失等等。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