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和家庭教育关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6:34:47 496 人看过

要:家庭教育的诸多缺陷,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成因。导致青少年的犯罪是家庭教

育失败的表现,同时,这也表明了家庭教育的不可忽视性。本文试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犯罪的

原因。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家庭教育

家庭

记: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样一句话流传至今。现

代社会,文明进程发展到今天,这句古语是否还是不变的真理?面对青少年犯罪比例不断攀升,一些家长

往往把责任只推给社会和学校。家庭真的不用承担责任吗?勿庸质疑,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确是导致青

少年犯罪剧增的重要原因,但笔者认为,作为基础教育的家庭教育的失误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教育和管理好青少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是人

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甚至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

于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所无法企及的。原因在于,

父母亲的爱是最好的催化剂。那种发自内心的关怀是对孩子教育的最好动力。家庭教育往往从出生就开始

了,甚至在胎儿时期就接受了父母亲的胎教,而且孩子和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具有延续

性和终生性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就对青少年产生作用,而潜移默化正是蒙养教育的重要手段。再则,家

庭环境是最纯净的,作为一个全封闭的环境,家庭教育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以及它所固有的贴近性和深

入性的特点,可以达到教育的最理想效果。

所以说,家庭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占据了基础地位,特别是家庭德育德育对青少年的成长

更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可以这样说,青少年犯罪是家庭教育失误的直接显现。总的来说家庭教育的误区有

三个方面,教育要求失度,教育内容失重和教育方法失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的伦理道德观不完善

如今,在不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由宠爱滑向溺爱。这种一味迁就而不加引导的作法,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22: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青少年犯罪相关文章
  • 家庭暴力----日本青少年犯罪的根源
    两年前深作欣二用毕生精力谱写的[大逃杀]曾预言了青少年失控的危机,今天的[大逃杀2]再度掀起了全球杀戮游戏的热潮。面对此种征兆,即有人认为它给社会敲醒了警钟,也有人觉得此种影像是对青少年的教唆,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但青少年犯罪何止仅存大逃杀,近年来此问题的蒸蒸日上令日本社会胆战心惊。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导火索?前不久在日本上映的[右手之眠],虽然争议颇多,却通过一个黑暗绝望的家庭把矛头指向了犯罪根源。此片曾参展去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尽管片中的人物病态到不可理喻,却是电影人对现实社会的针贬实弊。影片中,男人身为画家右手却不能动弹,妻子虽然是心理医生却困惑于自己的心理障碍,儿子有看穿别人思想的特异功能,小姨则是又聋又哑。一个典型的黑暗家庭,直到小儿子的出生才出现了一线转机。角色间的关系是荒诞混乱的,但这并非导演故弄玄虚,而是他想借此影像传达先知控诉根源。它是一部叫人凄凉、迷罪、慌乱的家庭寓言,更
    2023-06-11
    364人看过
  • 家庭教育将立法#家庭教育法草案
    一、离异不得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对未成年实施家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但被人民法院裁判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或者被中止探望的除外3.人民法院在判决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离婚时,应当对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二、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家庭暴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1.不得对未成年人有性别、身体状态等歧视2.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3.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三、拒绝家庭不当教育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特别是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供家庭教育的能力。四、拒绝“丧偶式育儿”未成年人的父母
    2023-06-19
    384人看过
  • 饮食习惯与青少年犯罪有什么关系
    美国营养学家戴*斯认为,美国社会的高犯罪率与美国饮食和美国食品工业关系极大,当然,人的性格问题和暴力犯罪等社会问题绝非仅仅通过改善营养就能彻底解决。而美国参议院营养问题特别委员会提交的一份号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饮食健康权威报告也承认,犯罪、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的部份原因是由于饮食偏差所导致的。2006年3月,《英国精神病学杂志》2002年报告的首要作者BernardGesch对《生态学家》杂志说:“糟糕的饮食比曾有的暴力记录更能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暴力行为。同样,对精神病的确诊,通常也比曾有的暴力记录更能预测暴力行为,但与观其食测其行相比,确诊精神病在预测上还尚有距离。多数人认为,少年罪犯出现行为偏差大都是因为父母管教不善,或是出于一些心理因素,但英国最近有科学家指出,少年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他们行为反常。如2002年《英国精神病治疗学杂志》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如果运用食疗对症下药,少年罪犯的
    2023-06-03
    348人看过
  • 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通过法制教育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任务。要做好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特别是要针对网上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其在网上的自护能力。显然,对青少年上网采取绝对限制的态度肯定是不可行的,为了避免其受到不良影响,应该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切实采取可行的方法对其积极引导。如利用网络优势,开通青少年法律网站,聘请法律专业人士,通过各种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法制宣传,就上网的法律问题办讲座,出版青少年网上法律手册等,同时加强其网上安全意识。新闻媒体也要加大青少年法律知识的宣传及普及工作,要让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此外,要营造积极、良好的网络行为氛围,号召他们以实际行动实践《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争做文明网民。再次,重视对青少年网络知识的传授。网络能够带给孩子更广阔的知识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绝不能因为网络存在问题就杜绝孩子上网。学校应该充
    2023-02-28
    125人看过
  • 问题家庭是引发青少年犯罪重要因素
    家庭对于儿童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少年社会化是否顺利,取决于家庭对少年如何影响而定。对于问题家庭,不仅无法将儿童社会化,反而将其引上犯罪道路。问题家庭对子女的不良影响各有不同,根据审判案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缺陷家庭。指父母双亡、有父无母、有母无父,以致无人管教或只有父母一方管教少年,发生管教不周的情况。江阴籍青年景某,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即因性格不和离婚,父亲将其带回江阴交给自己的父母养育,成长期间,由于父亲的阻挠,母子从未见过面。景某的父亲从事商贸工作,没有再婚,不常回家。景某14岁弃学,15岁与父亲到无锡生活,期间不断将家中财物变卖,钱款用于上网游戏,17岁犯抢劫罪被判刑,18岁释放,家中财物几乎被他卖空,19岁组织一个抢劫团伙,大肆作案。2、贫困家庭。因贫穷,父母忙于就业生计,致使子女无人管教。又因家庭贫困,使子女正当要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少年在失望之余,可能会以不法手段解决满足自己的需
    2023-06-11
    100人看过
  •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父母的离异青少年渴望得到母爱和父爱。父母离异时,必须对孩子加以引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父母离异的客观事实。帮助孩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同时,离异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份爱,要避免家庭阴影笼罩到孩子的身上,保证父母离异后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要认真对待,加强防范。2.要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卫生教育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学习英雄人物,不要学帮派义气。组织他们收看一些健康向上的电影、录像、电视、书画、报刊,家长和教师必须注意榜样的作用,要给孩子和学生做出表率,要在耐心教育他们懂礼貌、守纪律、讲道德、讲文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要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对青年(中学生)要讲性解剖、性心理及性行为的课程。让他们了解性科学,用科学的性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积极开展道德、法制教育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他
    2023-06-11
    257人看过
  •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它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iredImmno-deficiencySyndrome,简写为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manImmno-deficiencyVirs,简写为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也没有特效的药物可以治愈艾滋病,但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能从外表上看出来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吗不能。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他/她可以象健康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许多年,但他/她却可以把艾滋病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会立刻发病死亡吗不会。通常情况下,一名艾滋病毒感染者需要经过7-10年的无症状期后才会发展为艾滋病病人。若不经过治疗,艾滋病病人通常在发病后3-5年内死亡。艾滋病病毒在哪里存活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
    2023-05-10
    353人看过
  •  受教育者与教育行政机关的关系
    行政相对人指的是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 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对其权益产生影响的个人或组织。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权益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也可能是间接的。行政相对人指的是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对其权益产生影响的个人或组织。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权益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影响可能是间接的,作为个人、组织,无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都是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进入行政诉讼后,其行政相对人的身份自然丧失,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行政主体成为被告,两者在法律地位上趋于平等。 行 政 相 对 人 在 行 政 诉 讼 中 的 角 色根据素材,行政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在举证责任方面有以下规定:首先,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其次,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
    2023-09-21
    364人看过
  •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思想上、品德上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帮助。家庭是社会的一个教育单位,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教育好子女是家庭的一项重要职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对家庭教育进行了科学的规定:1.健康的思想和品行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健康的思想和品行包括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主义的公德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家长自身应当具有健康的思想和品行,同时,必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树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父母必须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教育,教育他们自觉地用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用社会主义的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2.家庭教育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为了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父母或者监护人必须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育,即随着未成年人的
    2023-06-06
    138人看过
  • 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教育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按法定程序制定的。教育政策的制定既可以是政党组织,也可以是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教育法律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教育政策的执行方式主要是倚靠党政力量或党的纪律,运用号召、宣传、教育、解释、动员等方法贯彻落实,其强制力是有限的。教育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有关社会成员和行政人员都必须遵守执行。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教育政策是政党机关制定的教育政策规范效力则只对政党组织及其党员有效。一、行政法规属于法律体系吗行政法规属于法律体系。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
    2023-02-24
    357人看过
  • 教育权和受教育权的区别和联系
    一、教育权和受教育权的区别和联系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相同点是:1.二者都是教育法所确认和保障的一定主体所享有的利益。2.二者都是教育法所赋予一定主体的一种资格。教育权和受教育权的区别在于它们侧重的角度不同。教育权更侧重于强调人们有权从教育中受益,而受教育权更侧重于强调个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此外,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也存在一些重叠之处,例如两者都强调了人们有权获得教育资源和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二、教育权都包括哪些?教育权包括国家教育权、学校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和家庭教育权四种教育。具体如下:1.国家教育权是国家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力,主要包括立法权、行政权、私法权、监督权。2.学校教育权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的权利。由教育法律、法规确定。3.社会教育权是教育法规定的各种社会组织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在现代社会,各种社会组织以多种方式广泛参与教育,在此过程中,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
    2023-12-22
    245人看过
  •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一)生源渠道上的区别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二是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高中对口招生的学生,三是初中毕业的学生;而普通教育的生源通常是在校的高中毕业生。(二)培养目标上的区别普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以及设计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则是主要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能够进行技术指导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所需实物,能够运用设计理念或管理思想进行现场指挥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艺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能够直接上岗,一般没有所谓的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即使有也是非常短的。(三)与经济发展关系上的区别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在一定的
    2023-05-29
    253人看过
  • 潮汕教会女子教育与自办女子教育的关系和影响
    纵观潮汕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潮汕女子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传教士在华活动和中国有识之士的觉醒而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教会女子教育和自办女子教育作为潮汕女子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两者互相影响,互为促进,并对潮汕女子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潮汕教会女子学校的存在,催化着潮汕自办女子教育的产生清末的潮汕女子教育,是以基督教会的女子学校为发端的。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教士把教育视为传教活动的附属品,但我们不应忽视教会学校对近现代潮汕教育和文化思潮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教会女学的产生,开始改变了清末潮汕妇女的教育现状,打破了长期以来束缚潮汕妇女的思想樊笼,培养了潮汕历史上第一批掌握现代知识、自信、自立、自强的职业女性。教会女子学校的重要性存在,加上潮汕有识之士的呼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些都在客观上冲击着封建思想观念,直接催生了潮汕近代的新式学
    2023-06-06
    480人看过
  • 涉性犯罪青少年六成家庭破裂案件数上升
    15岁的少女涉娼卖淫,16岁的男孩成强奸犯如果没有真实的案例佐证,谁又会把阳光少年与强奸、卖淫等违法犯罪扯到了一起?警方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无锡未成年人涉性犯罪案件数量呈波浪状上升趋势。而实施涉性犯罪的未成年人,有60%来自父母离异、再婚、或者家庭不和的家庭。家庭的破裂,让花季少年成为了涉性犯罪的易感人群。16岁的小许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可自从父母离婚后,他的幸福生活画上了句号。小学毕业后,小许开始在社会上游荡,网吧成了他的栖身之处。网络上的淫秽色情,深深毒害了这个涉世未深的孩子。一个夜晚,小许见邻居刘某在门口洗衣服,乘其不备用绳子将其勒昏并实施强奸。因害怕被发现,小许又用菜刀将刘某砍死。随后,小许被锡山警方抓获。近期,江阴警方在一次行动中抓获3名皮条客,没想到两男一女均为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而他们已多次从事色情服务。据了解,无锡市的离婚家庭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6800
    2023-06-11
    17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有财产犯罪,即采取各种非法手段满足其钱财欲望的犯罪;性犯罪,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其生理欲望的犯罪;反革命犯罪,即以推翻国家政权为目的的犯罪;婚姻家庭犯罪,指因... 更多>

    #青少年犯罪
    相关咨询
    • 高校为什么要开放式教育青少年犯罪犯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7
      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少年要负刑事责任,这八种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强奸,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贩毒。
    • 咨询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因素有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5
      说起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因素,家长的过分溺爱,一味娇惯,使子女的欲望不断升级,或者父母管教方法粗暴,动辄打骂训斥,严重地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
    • 易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哪些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3
      大多数是单亲家庭,或者是父母外出务工,由老人抚养的,总之,是得不到家庭成员关注的孩子,在行为成长的阶段没有及时得到教育的孩子,没有关爱的家庭,疏于引导的家庭。
    • 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各省各级教育部有哪些关于学生的社会危害及教育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4
      强烈的独立意识、动员转学或辍学而流向社会,却冷落了大部分学生。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另外。据广西统计资料,常常令许多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骚动不安,容易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缺乏心理承受能力。有的被劝退,造成心灵的阴影,在哥儿们义气支配下结成团伙。(二)主体因素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叛逆心理常常以非正常的方式——诸如吸毒、家长本身品质低劣,很容易同流合污,流失学生中56%
    • 家庭教育法2022年新规定
      台湾在线咨询 2024-04-27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新规定如下:1、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家长在注重未成年人学业情况的同时,更要注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3、单亲家庭、隔代监护家庭中没有和未成年人共同生活的家长,要定期了解未成年人的成长状况;4、家长不得歧视、家暴未成年人,不得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