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办局:
最近一个时期,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在全国范围内时有发生。目前,我市煤炭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扬,个别企业存在超能力生产现象,有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为切实抓好煤炭生产旺季的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决定立即开展全市煤炭生产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
(一)煤炭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二)煤矿以“一通三防”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三)烟花爆竹生产、储存、销售网点的安全状况和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二、检查时间
专项检查从2004年11月30日开始,到12月15日结束。
三、检查方式
此次专项检查由市政府统一组织,以旗县区为单位开展拉网式检查。市政府组织两个专项检查组分赴重点产煤旗县区进行检查。检查组成员名单如下:
第一组:(赴宁城县、元宝山区)
组长:韩文举
成员:孙富新、谢永利
第二组:(赴喀旗、松山区)
组长:孙勇
成员:孟宪刚、李民
四、有关要求
(一)各旗县区政府、各有关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此次检查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认真组织好本次专项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禁煤矿超能力生产和超风生产,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等违法行为;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和烟花爆竹生产、储存、销售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严防生产事故发生,确保生产经营旺季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各旗县区政府接此通知后,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专项检查方案并立即组织落实。专项检查实施方案于12月1日前传真至市安委办(传真电话:8337436),专项检查总结于12月16日报市安委办。
(三)烟花爆竹专项检查工作要在各旗县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安监、公安、工商、交通、商务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对烟花爆竹的生产、储存、销售、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审核,对非法生产和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烟花企业,要依法予以关闭或取缔。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
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安全检查
158人看过
-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书
151人看过
-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赤峰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考核奖惩办
229人看过
-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达标考核工作的通知
454人看过
-
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473人看过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禁止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使用甲醇进行生产作业的通知
349人看过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煤矿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具体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以及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煤矿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具体分为A、B两类。A类包括:煤矿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更多>
-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静电维护安全海南在线咨询 2022-12-04生产企业对下列的防静电用品进行安全排查和检测工作: (一)涉药机械设备直接静电接地; (二)涉药工作台防静电材料铺设和间接静电接地; (三)涉药工器具、危险场所入口人体静电释放(指示)装置; (四)危险场所作业人员穿着防静电服装; (五)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保持涉药作业工房、场地的湿度。 风险提示:生产企业应当查验易制爆原材料的每批次质检合格报告,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易制爆原材料。发现易制爆原材料不合
-
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规定有什么新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2-09-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烟花爆竹安全知识、岗位操作技能等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危险工序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
-
-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原文内容?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14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符合下列条件,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发证机关同意,不再审查,直接办理延期手续:(一)严格遵守有关律、法规和本办法;(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条件,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以上;(三)接受发证机关及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四)未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
长沙市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该对哪些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3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定期重点排查下列隐患,并建立台账: (一)工房建设是否符合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二)工(库)房使用是否符合设计用途要求; (三)生产产品是否超药量、超范围、超级别; (四)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五)原材料是否属于违禁药种; (六)待修机械设备内是否残存药物; (七)余废药物是否及时、安全处置; (八)试验性燃放是否安全;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