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有以下两种情况: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过失犯罪的义务来源有什么
过失犯罪的义务来源有两种,一种是预见,第二种是结果避免。
在《刑法》意义上,过失犯罪的注意义务分为两种:
1、预见义务;
2、结果避免义务。分别与两种过失犯罪相对应: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前者又被称为无认识的过失,后者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对于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没有危害结果即无过失犯罪,所以,判定过失犯罪成立的关键即在于其主观有无刑法意义上的过失,即有了危害结果,但如果缺少主观过失、缺少犯罪主观构成要件,即不成立过失犯罪。对这一问题的考察必然要用到实质解释的方法,因为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
《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犯罪过失的表现形式
420人看过
-
共同犯罪能否表现为过失犯罪
426人看过
-
揭示过失犯罪的两种表现
195人看过
-
过失犯罪有哪些表现形式?如何认定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201人看过
-
假想防卫是过失犯罪的表现
381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有什么犯罪表现
458人看过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
犯罪过失的表现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22过失犯罪特征有: 1、在认识因素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或只是预见到在他看来并非现实的可能性。 2、在意志因素上,表现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对的心理状态,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能够避免结果发生的主观错误心理支配下的过失行为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3、在主观恶性上,过失犯罪远小于故意犯罪。
-
什么叫故意犯罪? 过失犯罪的犯罪表现河南在线咨询 2022-12-271、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2、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
过失犯罪属于犯罪表现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28过失犯罪具体可以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在实践中,并非所有的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只能说大部分的过失犯罪属于结果犯。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
现役军人过失犯罪的表现形式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0军人在部队坐牢保留军籍,通常都是过失犯罪或者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限定,应予炒鱿鱼军籍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被坐牢的反革命犯罪分子一律炒鱿鱼军籍; (2)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事犯罪分子通常应炒鱿鱼军籍;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通常不炒鱿鱼军籍; (3)对于不追究刑事职责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确已丧失革命军人基本要求的,必要时也可炒鱿鱼军籍。以上
-
过失犯罪现象的特征表现出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3-04-03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