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给行政诉讼会带来什么新问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9 09:51:17 425 人看过

行政诉讼,亦称司法审查,既是对政府行政行为的一种法律监督制度,也是对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一种行政法律救济制度。这种在国家制度中设计的以国家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机制,目的是要通过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和司法决断,最终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从我国电子政府的发展现状来看,它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而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立法设计时并未也很难预测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电子化的行政方式在给政府及其相对人带来便利、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对现行行政法制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与影响,行政诉讼当在其中。尽管我国行政法规范对电子政务少有规定,但对电子行政方式侵犯行政相对人权益时,却不能限制其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寻求救济。而从上述对电子政务行政方式的特点分析来看,因电子行政方式提起的行政诉讼势必不同于因传统行政方式而提起的行政诉讼,这就使人民法院在审理类似行政案件中会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

电子政务的推行与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审查。现代法治国家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行政程序合法。行政程序是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所构成的行为的过程,程序合法是人民法院维持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定条件。然而,由于电子政务行政方式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复杂起来。

书面形式。鉴于事后控权机制维护公民权益的不足,二战以后,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行政职权,许多国家通过制定行政程序法,以求规范行政行为方式,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我国虽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但有关行政行为方式的规定已有不少。各国有关行政程序的规定大都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在内容上充分而肯定”,“除其他法令有特别规定外,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其中,“书面”是指“以文字表达的(区别于口头)”,以某种固体物质为介质,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自人类有文字以来,承载文字的固体物质有龟甲、石板、竹板、玉板、丝绸等。纸张因其轻便、易于书写、保存长久等特点而成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书写材料,因而生活中书面的引申意又常指作为书写文字的纸张。在法律文件中,书面常常与形式搭配使用,即书面形式。其基本含义同日常所说的书面意义基本相同。[2]书面形式符合现代行政的明确性要求,故行政法一般都要求行政机关以书面形式做出行政行为,并将这一形式要求作为行政行为生效与合法的要件之一。[3]例如,西班牙行政程序法第55条规定:“行政行为应以书面形式为之,除非其性质要求或允许其他更为合适的表达方式及证明方式。”我国《行政处罚法》第39条也明确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在第3条规定:“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在国家行政活动中,用书面形式来承载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不仅可以使政府机关在做出意思表示时更为慎重,而且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使申请救济权而提起诉讼时,只要向法庭出示书面形式的行政行为,就能够证明行政争议的存在。从而使制作法律文书成为行政机关的一项法律义务。[4]而电子政府以信息网络为支撑,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以电子形式为其载体即形成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与书面文件相比存在许多差异,如:(1)信息的非人工可读性;(2)电子系统的依赖性-电子文件的生成与使用依赖于一定的电子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体;(3)载体的无信息性-书面文件以其纸质载体与其上的字迹、印章等共同构成文件原始身份的证明,而电子文件其载体本身无处寻找其他信息;(4)信息的灵活处理性-制作电子文件时,人们可以任意地增、删、改,单纯从电子文件本身来看,无法发现修改的痕迹[5].而现有的行政法律、法规大都未对电子行政方式做出规范性规定,这就给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电子政府的这类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带来困难。

签字、盖章。签字盖章在行政法中是一种与书面形式紧密联系的法律行为,二者之间往往具有对应关系,有关的法律一般都对二者一起做出规定。由于“身份辨识与责任归属是一切法律关系的基础”,而行政机关的签字盖章一般是由行政首长或经授权的公务员所为,签字盖章能够确定责任人、责任机关,并督促其注重依法行政,所以,行政法律、法规常常把在书面形式的法律文书上签字盖章作为行政行为生效与合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我国《行政处罚法》第39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有学者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人信赖签名盖章之效力”[6]的社会背景下,一份没有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法律文书难以获得相对人对其效力的依赖。然而,与书面形式相匹配的手写签字盖章在电子政府所创造的虚拟世界中将无用武之地。当然,与电子文件相适用的电子签名可以运用密码技术,但密码技术毕竟与电子文件一样,显然不同于签字的手写痕迹或印章的痕迹。尽管电子签章在实际功能上可以满足一般的签字、盖章之功能,但在法律尚未明确其法律地位之前,电子签章的法律效力在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中就成为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08: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电子签名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费用问题谁负责?
    (1)由败诉方承担。这是人民法院确定诉讼费用承担的一般原则。诉讼费用由败诉方分担,如果是共同诉讼人败诉,由人民法院视情况决定各自应负担的金额。人民法院二审判决一并撤销一审判决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二审诉讼费用均由败诉的行政机关负担。(2)双方当事人分担。对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判决当事人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诉讼费用按双方责任大小分担。(3)驳回起诉的案件受理费由起诉人负担。(4)驳回上诉的由上诉人负担上诉讼案件受理费,双方都上诉的,由双方负担。(5)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一、连带责任纠纷的诉讼费如何承担1、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2、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3、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其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4、第二审人民法院改变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
    2023-03-04
    77人看过
  • 妨害行政诉讼罪处罚问题
    妨害行政诉讼的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罚款、拘留须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一、妨害民事诉讼的预期处罚以下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2)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3)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4)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5)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6)拒不履行人
    2023-03-18
    161人看过
  • 房屋拆迁的行政诉讼问题
    实施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一旦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都应当经当事人申请,先由同级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只有经行政裁决后,当事人仍不满意的,方可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裁决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实施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裁决的内容是条例第13条规定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任何一方当事人或者与行政裁决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裁决不服的,都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行政裁决的事实认定、行政程序、法律适用、有无超越职权
    2023-04-22
    334人看过
  • 环境问题属于行政诉讼吗
    环境问题不一定属于行政诉讼,也有可能是民事、刑事诉讼。1、环境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根据对具体环境行政行为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环境行政相对人)的请求,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审理并裁决环境行政争议案件的司法执法活动。2、环境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对平等主体之间有关环境权利义务的争议,依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活动。3、环境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揭露和证实环境犯罪,追究环境犯罪者刑事责任的活动。一、环境行政诉讼有什么特征环境行政诉讼作为一种行政诉讼,其举证责任和其他行政诉讼基本相同,环境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具有如下3个特征:(1)环境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单方责任。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负有更多的举证责任,而环境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由作出具体环境行政行为环境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
    2023-03-26
    112人看过
  • 行政诉讼环境噪音问题规定是什么
    行政诉讼环境噪音问题规定是如果因为噪音问题发生了一些纠纷的话,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环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环境行政案件,解决环境行政争议的范围。只有属于受案范围的具体环境行政行为,相对人才可以对其提起环境行政诉讼。一、行政环境诉讼受案范围是什么?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环境保护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环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环境行政机关作出的罚款、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限期治理、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行为不服的。根据我国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环境行政机关有权实施的行政处罚行为非常广泛,环境行政相对人对这些行政处罚不服都可以提起环境行政诉讼。(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我国《环境保护法》第32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必须立即向当
    2023-03-24
    51人看过
  • 行政诉讼附带行政赔偿如何诉讼
    当事人和行政机关的行政诉讼附带行政赔偿的,可以由人民法院遵循自愿、合法原则,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就行政赔偿相关事宜依法进行调解。一、我国法律规定国家赔偿包括什么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赔偿。刑事赔偿是指司法机关错拘、错捕、错判而引起的国家赔偿。二、人民法院判决中行政案件需要调解吗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提出起诉,由人民法院立案处理的行政争议案件。三、行政裁决后不履行怎么办如果人民法院判决行政机关履行行政赔偿、行政补偿或者其他行政
    2023-03-28
    193人看过
换一批
#电子商务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通俗点说,电子签名就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的电子形式的签名,并非是书面签名的数字图像化,它类似于手写签名或印章,也可以说它就是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的... 更多>

    #电子签名
    相关咨询
    • 新行政诉讼的时效问题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28
      民事法律中的诉讼时效已为人们所知。它是民事实体法上的法律制度,又称为消灭时效,意为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法律事实持续满一定期限后该权利人丧失权利的法律效果。司法实践中,有人从字面上把诉讼时效理解为诉讼法上的概念,认为凡是诉讼都存在时效的问题,即可以提起诉讼的期限。基于上述理解,不少人将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称之为“行政诉讼时效”或“起诉时效”,将其等同于民事诉讼时效,甚至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来审查判断行政诉讼的
    • 行政诉讼时效问题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05
      行政诉讼时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之规定,行政诉讼时效应当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一般诉讼时效。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
    • 行政复议诉讼问题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10
      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可申请行政复议的第六种行为——“变更或废止农村承包合同”。这种情况只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而不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或者可以先向行政主体申请行政复议,复议结果不服的,可以对其结果提起行政诉讼。但要注意,是对其复议的结果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而仍然不可以对做出“变更或废止农村承包合同”的行政主体提起诉讼。LZ可以查查看,法院一般不会受理这类行政诉讼的。
    • 行政诉讼再审问题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8
      《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书内容违法,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书内容违法的,有权
    • 行政诉讼二审问题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2-31
      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