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企业擅自预售商品房的全部收入扣除其开发建设经营成本的所得。房地产开发商违规销售,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就行政处罚而言,法律依据很多,主要可以:
一、依照《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进行处罚《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将未经验收的房屋交付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验收手续;逾期不补办验收手续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验收,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经验收不合格的,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处理。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将验收不合格的房屋交付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返修,并处交付使用的房屋总造价2%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购买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预售商品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已收取的预付款1%以下的罚款。
二、依照《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进行处罚《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十三条开发企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预售商品房的,依照《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处罚。第十四条开发企业不按规定使用商品房预售款项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限期纠正,并可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但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第十五条开发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采用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预售,撤销商品房预售许可,并处3万元罚款。认定房屋预售违法所得内容包括很多,想要详细了解并给自己提供支持的人可以在线询问律师。
-
违法所得认定办法如何确定违法所得
54人看过
-
违法所得如何认定司法解释
310人看过
-
销售伪劣产品刑事案件如何认定违法所得
305人看过
-
没有房屋预售许可证预售违法吗?
193人看过
-
违法所得无法计算要如何认定
286人看过
-
商品房预售款如何使用,预售款如何取得
380人看过
预付款是在合同签订成立后,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预先向另一方所支付的部分款项,其特点在于预付款的支付行为无数额限制且具有一定的承诺作用,同时也是一项无双向或单向担保效力的清偿行为。... 更多>
-
如何查询所购房房屋是否取得预售许可证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5如何查询所购买的住房是否取得预售许可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1)直接向市房管局或省建设厅了解物业的预售批准情况。(2)要求开发商出示《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但须留意的是,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并不意味着全部楼盘都可以放心购买。对于某些分期开发建设的楼盘,主管部门会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分期发放预售许可证;同时也有些预售许可证只对某一栋综合楼的某些楼层批准预售
-
房屋所有权预售产权纠纷如何判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5在购买预售商品房时,买主需要注意预售商品房产权纠纷有哪些呢? 1、部分产权。某些企业因效益不好,将企业自管房屋(如集资建房)以低于市场价向社会公开发售,购房者最终得到的是部分产权房屋。 2、农村集体土地上开发经营的商品房。某些乡村或郊区单位擅自将集体土地进行开发,或有些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乡、村合作,由乡、村出土地,开发公司出资建造商品房向社会公开发售。购房者最终得到的“产权证书”往往是村民荣誉证或乡
-
非法采矿违法所得如何认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25一、非法采矿违法所得如何认定 非法采矿违法所得是指因非法采矿行为所取得的所有收入和收益,而非法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根据销赃数额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对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应当依法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对用于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犯罪的专门工具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依法没收。 第十三条非法开
-
未取得房屋预售许可证的,如何进行房屋买卖?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25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房屋不能交易。预售房地产开发商应持有合法有效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未取得预售许可证进行预售是违法的。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视为无效,但在起诉前取得合法有效的预售许可证的,可视为有效。
-
侵权违法所得如何进行认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01法院在确定侵权赔偿数额时,可以根据被侵权人的请求,按照其因侵权行为所受直接经济损失和所失预期应得利益计算赔偿数额,也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得利益计算赔偿数额。侵权人不能证明其成本或者必要费用的,其因侵权行为所得收入,即为所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