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遗产,让配偶不分得你父母的财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16:21:07 213 人看过

父母遗产可以通过约定的方式不给配偶一方。如果遗产是在结婚之前所继承的,并且没有明确表示归双方所有,则遗产不需要通过约定也归一方所有;如果遗产时婚后继承的,并且遗产没有明确表示归一方个人所有,则遗产归双方所有,如果想让遗产归一方个人所有,可以在遗产中明确表示归一方所有。法律规定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

农村父母遗产房屋如何继承

农村父母遗产房屋应当按照遗嘱的条款进行继承处理,没有遗嘱的可以按照法定继承处理,一般来说,农村的房屋是没有产权证的,也不用办理过户手续。而农村宅基地是不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所提及的宅基地继承实际上是指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土地管理法》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我国土地和房屋是分别实行管理的。根据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须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一般来讲不能继承。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

无遗嘱时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处理。法律上继承权是不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如果没有遗嘱,作为子女可以继承父母在农村的房屋,但这种继承仅限于对宅基地上的房屋使用权的继承,宅基地使用权是不能继承的,宅基地是属于集体所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8: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婚前财产相关文章
  • 婚前财产应如何分配给配偶的遗产
    婚前财产配偶死后,应当按照以下情况来分配:1、配偶生前立有遗嘱的,婚前财产应当按照遗嘱继承办理,由配偶指定的继承人继承;2、配偶生前未遗嘱,或者遗嘱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婚前财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由配偶的法定继承人继承婚前财产,继承人继承后,应当对婚前财产进行协议分割,继承人对婚前财产达不成协议的,应当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老公的婚前财产该如何分配老公的婚前财产一般不会进行分配。有婚前财产协议书的,按照协议各自处理婚前个人财产。没有婚前财产协议的,但有证据能证明属婚前财产的,属于个人的财产,按照谁的财产归谁执行。不能证明属于个人婚前财产的,一般要按照婚后财产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
    2023-07-08
    489人看过
  •  父母遗产的继承权划分:子女与配偶的权益
    父母去世时,子女的配偶的遗产继承方式有三种:遗嘱继承、遗产扶养协议继承和法定继承。遗产按照配偶、子女、父母的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父母去世时,子女的配偶的遗产分配方式如下:1.如果父母有遗嘱,那么按照遗嘱执行;2.如果父母有遗产扶养协议,那么按照协议执行;3.如果父母既没有遗嘱,也没有遗产扶养协议,那么将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方式进行处理。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父母去世,遗产如何分配?子女配偶如何继承?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父母去世后,遗产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配:1.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2.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因此,遗产的分配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子女配偶和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
    2023-11-11
    219人看过
  • 父母未列遗嘱财产如何分配2024
    一、父母未列遗嘱财产如何分配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看是否有遗赠扶养协议或者遗赠,若有则就按照协议或遗赠办理。若都没有,那么财产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来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二、构成遗产必须满足哪些条件(一)遗产必须是财产。其中财产包括积极财产和消极财产。消极财产即债务。遗产不能是人身权及身份等,这是由现代民法典作为财产继承而决定的,此与古代社会的宗祧继承制相区别。(二)遗产必须是死者生前所有的合
    2024-01-29
    163人看过
  • 子女的配偶可以获得父母遗产吗
    子女的配偶可以获得父母遗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一、继承权的主体有哪些所谓继承权主体,也就是享有继承权、能行使继承权的主体。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权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明确,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也可以通过被继承人与他人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指定。具体为以下三类:1、法定继承人。即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
    2023-04-05
    276人看过
  • 遗产法配偶子女父母如何继承
    一、遗产法配偶子女父母如何继承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明确规定,针对遗产的传承事宜,其法定顺序具体如下:首先,在第一顺位的继承人范围内,涵盖了合法配偶、各亲生子女以及各自的父母。在此情况下,若第一顺位的所有继承人皆健在且无争议,则他们将享有同等的继承权利,共同分享遗产。然而,若在第一顺位的继承人之中出现了死亡或者主动放弃继承权的情况,那么遗产的所有权将会转移至第二顺位的继承人手中,这些人通常包括了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等亲属关系。另外,若在上述的配偶、子女或父母之中,有任何一方对被继承人履行了更多的抚养责任,那么他们同样拥有权利获得适当比例的遗产份额。关于遗产分配的具体数额,通常会通过友好协商或者由法院裁决来确定。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如果存在有效的遗嘱文件,那么遗产的分配应当严格遵循遗嘱中所载明的指示进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
    2024-07-18
    84人看过
  • 遗产分配父母不明,如何是好?
    父母过世,如果留有遗嘱,按遗嘱进行继承。如果没有留下遗嘱,则按法定的继承顺序,由子女和其它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进行继承,继承时,可以平均继承,也可以不平均继承。对于房产,可以由一个人实际继承。聘请房屋鉴定部门,对房屋的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分成五份,由实际继承人按评估的价格,给其它四位继承人钱款。父母去世遗产房继承纠纷怎么起诉?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
    2023-07-13
    481人看过
  • 遗产继承中配偶和父母的分配问题
    遗产继承中如果没有遗嘱或者遗赠协议,按照法定继承分配遗产。在法定继承中会涉及到继承顺序的问题,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有(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一般在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是不能由第二顺序继承人来继承遗产的。至于遗产的分配比例,在同一顺位继承人之间原则上是均等的分割遗产。配偶和父母属于同一顺序继承人,如果有孩子,就三者平分,如果没有孩子,配偶和父母均分遗产。继承权配偶和父母哪个优先配偶和父母的继承权是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
    2023-07-17
    82人看过
  • 丈夫的父母如何分得遗产?
    夫妻一方死亡后,夫妻共同财产并不是全部归另一方所有,而是将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后,剩余的个人财产部分作为遗产进行分配,一般应当均等分配。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丈夫贷款妻子要还吗丈夫贷款妻子不一定要还,对于夫妻共同债务,配偶有责任共同偿还。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如果该贷款属于个人债务的话,则老婆不会受到牵连,因为个人债务丈夫自己偿还。《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
    2023-07-17
    375人看过
  • 父母遗产会给配偶吗
    一、父母遗产会给配偶吗父母的遗产不会分给配偶,因为配偶不属于法定继承人,但是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情况除外,这时配偶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公婆的遗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二、不继承遗产能不赡养父母吗不能。尽管当事人自愿放弃继承遗产,但是其赡养义务并没有终止。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三、尽到赡养义务能否多分遗产尽
    2023-05-03
    206人看过
  • 配偶子女父母遗产是分三分吗
    一、配偶子女父母遗产是分三分吗不一定。遗产分配,父母、配偶、子女都是第一继承人,原则上应当均分。但对于其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适当多分:1、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2、对被继承人尽义务多的;3、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对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二、法定继承父母是分两份。我国法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父、母、子、女、配偶都是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大家获得的份额应当均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三、法定遗产的继
    2023-03-26
    378人看过
  • 如何让离婚的配偶公平分配财产
    夫妻离婚,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向对方净身出户。我国目前对净身出户没有规定,人民法院在判决共同财产时,也不会让一方分得全部的共同财产,离婚时,想让一方净身出户的,只能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让对方自愿放弃夫妻共同财产,愿意净身出户。因此夫妻离婚的,只能通过离婚协议,让对方愿意在离婚协议上放弃分割共同财产,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净身出户。如何防止离婚被“净身出户”首先,除平时应当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外,还必须注意收集证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1)对房屋等不动产或其它需要进行所有权登记的财产,以及虽不要进行所有权登记但金额、价值大的财产,应将自己的名字写入产权证书,或达成出资协议、书写好共有证明。(2)注意掌握对方开户银行以及资金账号,收集对方的大额储蓄信息、取款的凭条或信用卡刷卡记录。既把握动向,又可以证明期间置业的出资事实。(3)掌握家庭平时正常
    2023-07-02
    139人看过
  • 婚前财产配偶死后如何分配得
    一、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这一方的个人财产,在其去世后,作为他个人的遗产发生继承,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办理,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的顺序如下: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二、夫妻共同财产有哪些民法典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应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范围作出了规定,即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工资、奖金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及各种福利性政
    2023-03-17
    399人看过
  • 配偶和父母在遗产分配中的比例应该如何确定?
    配偶和父母属于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而言应当均等。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父母的遗产由谁继承父母的遗产由谁继承要看继承是以遗嘱继承的方式进行还是按照法定的方式进行。如果父母留有合法有效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那么就由遗嘱及遗赠扶养协议中指定的继承人继承;如果是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进行继承,那么由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继承。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2023-07-02
    83人看过
  • 父母财产分配不公如何解决
    父母分配财产不公的情况下可以协商解决,根据法律规定,父母有权决定将财产分配情况,子女无权干涉父母对自己财产的处理权,因为法律给予每个人同等的权利去根据个人喜好分配自己的财产。老人可以在意志清醒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分配属于自己所有的财产,他能自由分配的,只是属于自己的财产,而不是两个老人共同所有的夫妻共同财产。一、夫妻财产孩子有份吗孩子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份的。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其所有权属于夫妻二人,夫妻双方在离婚时有权要求平等分割,孩子不是有权分割人。除非夫妻双方都同意把部分财产转移给孩子,除此之外,子女无权要求分配父母的财产。二、一起出嫁的女儿能分到娘家财产吗根据法律规定,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父母的遗产应该由法定继承人进行继承,而女儿是继承人之一,有权取得遗产。因此,女儿出嫁后是可以分配娘家财产的。只要是女儿已经尽到了抚养的责任就应该有权利要求分割自己父母留下来的所有财产,如果其他
    2023-06-19
    468人看过
换一批
#财产分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有:一方的婚前财产、因为身体遭受伤害而获得的医药费和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中一人所有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和其他。... 更多>

    #婚前财产
    相关咨询
    • 遗产配偶和父母谁分的多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2-13
      配偶和父母属于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而言应当均等。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遗产分配父母每个配偶遗产是多少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8
      配偶、子女、父母同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 父母遗产分配:兄弟如何分得老宅
      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9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法定继承人应包括婚姻伴侣、亲生子女、已故父母和同胞手足。这意味着,当父母离世后,他们留下的财产可能会由兄弟姐妹共同拥有和继承,包括祖辈留下的房屋。有关财产分配的具体细节如下所述:如果父母名下的房产属于共有财产,兄弟姐妹们应按照均等原则进行分割;如果某个兄弟姐妹在父母生前承担了主要的照顾责任或与其共同居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他/她有权获得更多的份额。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兄弟姐
    • 配偶死亡父母分几份遗产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9
      应由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父母、子女来继承遗产,有一个算一个,没有就算了。这个遗产是妻从夫妻家庭共同财产中分出一半来作为遗产,然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来平均继承。继承顺序遗产继承顺序,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秩序。《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
    • 父母遗产如何不给配偶,有没有法律规定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30
      父母遗产不给配偶一般可采取由父母立遗嘱说明遗产不给配偶的方式实现。根据相关规定,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因此,如果遗嘱中说明了遗产归某方一方所有,那么这笔财产就属于这方个人财产,故在离婚时不能按照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