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的基本原则包括照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男女平等、份额平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遗赠人放弃遗赠的;
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3、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4、遗嘱无效部分涉及的遗产;
5、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有哪些?
法定继承遗产需满足如下分配分配原则:
1、对于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
遗产继承范围与分配原则:法定继承的规定
190人看过
-
遗产继承规则:遗嘱与法定继承的权衡
291人看过
-
遗产分配:老人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则
243人看过
-
继承法中规定的继承权原则
187人看过
-
遗产继承中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
156人看过
-
法律规范对遗产法定继承分配的规定
321人看过
继承原则是: 1、团结和睦、互谅互让原则,继承人的继承权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法定的继承人有平等的继承权、继承人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2、继承权平等原则:继承权男女平等、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继承权平等; 3、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 更多>
-
财产继承法规定遗产分割原则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6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第十
-
遗产继承的原则是如何规定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27《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什么是遗产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规则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19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法定继承顺序:(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中遗产继承的份额如何确定, 遗产分配原则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07一、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二、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三、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四、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愿意尽扶养义务,但被继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劳动能力,明确表
-
《民法通则》中规定的继承怎么继承,继承法律后遗产如何分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09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