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改革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0 08:44:09 242 人看过

宪法修正案共21条,包括12个方面:(1)确立科学发展观、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2)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3)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4)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5)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6)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7)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8)增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9)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10)增加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11)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12)修改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宪法修正案是一个整体,它全面体现了自上一次修宪以来党和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体现了我们党依宪执政、依宪治国的理念,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关于劳务派遣法律的修订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这是《劳动合同法》自2007年7月颁布以来第一次修改,修改的内容聚焦在劳务派遣上。其中,劳动合同法主要就以下3点进行了修正和规定:

1、劳务派遣业务经营门槛提至200万元;

2、落实劳务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

3、劳务派遣不能成为用工主渠道。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已于2013年12月20日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21次部务会审议通过,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了劳务派遣的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9日 01: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民事责任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民事责任可分为以下类型:1、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民事责任。根据民事责任的原因,民事责任可分为不履行债务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是指债务人不履行现有债务的民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是指侵权行为造成的民事责任;2、责任和连带责任。根据承担民事责任的一方之间的关系,民事责任可和连带责任。按份责任是指责任人为多人时,各责任人按一定份额向债务人承担民事责任,债务人之间无连带关系。连带责任是指债务人为多人时,每个人都有责任偿还全部债务,责任人之间存在连带关系;3、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可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财产责任是指直接以某些财产为内容的责任,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非财产责任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责任,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4、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根据民事责任的内容,民事责任可分为履行责任、返还责任和赔偿责任。履行责任是指责任人必须履行原债务的责任
    2023-07-07
    254人看过
  • 过失犯罪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主观意识是过失的情形下犯了刑法所规定的相关条款的犯罪行为。过失犯罪分类: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一、过失犯罪两种类型的定义和特征(一)疏忽大意的过失1、疏忽大意过失的定义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它的两个特点:(1)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即有预见的义务。法律只对有可能预见的人提出预见的义务。(2)行为人因就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二)过于自信的过失1、过于自信过失的定义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它的两个特点:(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对危害结果的预见,包括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结果。(2)行为人轻信自
    2023-04-17
    331人看过
  • 过失犯罪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主观意识是过失的情形下犯了刑法所规定的相关条款的犯罪行为。过失犯罪分类: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一、过失犯罪两种类型的定义和特征(一)疏忽大意的过失1、疏忽大意过失的定义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它的两个特点:(1)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即有预见的义务。法律只对有可能预见的人提出预见的义务。(2)行为人因就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二)过于自信的过失1、过于自信过失的定义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它的两个特点:(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对危害结果的预见,包括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结果。(2)行为人轻信自
    2023-05-31
    209人看过
  • 过失犯罪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一、过失致人死亡一般会判多少年一般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因其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先行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犯罪的意愿,但终究是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是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将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其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特征是:1、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该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过失杀人必须有造成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才构成本罪,所以,过失杀人无未遂。2、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前者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后者是指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二、过失致人死
    2023-03-16
    422人看过
  • 过失犯罪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主观意识是过失的情形下犯了刑法所规定的相关条款的犯罪行为。过失犯罪分类: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一、过失犯罪两种类型的定义和特征(一)疏忽大意的过失1、疏忽大意过失的定义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它的两个特点:(1)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即有预见的义务。法律只对有可能预见的人提出预见的义务。(2)行为人因就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二)过于自信的过失1、过于自信过失的定义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它的两个特点:(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对危害结果的预见,包括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结果。(2)行为人轻信自
    2023-05-31
    288人看过
  • 债权可分为哪些类别
    债权人会议
    债权可分为以下类别:1、以债权的权利主体为标准,可分为:以破产人为义务主体,以相对人为权利主体的债权和以破产人的管理人为权利主体,以破产人的债务人为义务主体的债权。以破产人为义务主体,相对人为权利主体的债权,称为破产债权,是企业破产程序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现象。这种债权经依法申报,权利人即有权成为债权人会议成员,有权参加债权人会议,并依照法定清偿顺序参加分配。以破产人的管理人为权利主体,以破产人的债务人为义务主体的债权,是由管理人行使的财产请求权,从广义上说,也属于债权,但并非破产债权。《企业破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应当向管理人清偿债务或者交付财产。”对于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对清偿债务或交付财产提出异议的,或者拒不履行义务的,依照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经管理人或相对人申请,可由受理破产案的人民法院按民事诉讼审理。2、以清偿顺序为标准,
    2023-05-04
    130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继承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27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 继承的分类: (一)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等进行财产继承的一种继承制度。 (二)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是法定继承的对称。是指被继承人生前通过立遗嘱的形式确定其个人财产在其死亡后的继承人及分配的法律制度。《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
    • 继承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06
      我国的继承方式一般有三种: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或遗赠、扶养协议继承。根据司法实践,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所有者权益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别,分别分为哪几类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6
      所有者权益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按构成划分 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分为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 1.投入资本 投入资本是指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的范围内实际投入的资本。所谓注册资本,是指企业在设立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资本总额,也就是全部出资者设定的出资额之和。企业对资本的筹集,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合同和章程的规定及时进行。如果是一次筹集的,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如果
    • 继承可分为哪些类别?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09
      我国的继承方式一般有三种: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或遗赠、扶养协议继承。根据司法实践,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是为什么?出台了哪些主要改革措施和措施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3
      最高人民法院在“四五改革纲要”中提出,要“推进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将法院人员分为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对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根本原因是为了顺应司法规律、推进法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以此保障一线办案法官的数量,并使优秀法官能够真正充实在办案一线。当前,许多干警虽有法官的头衔,但实际从事的是非审判工作。久而久之,这种人员结构造成案多人少、办案法官工作负荷过重,且容易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