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成本有哪些
对劳动者来说,他们必须先期缴纳诉讼费用,再加上诉讼车旅费等各种花销。
把法律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仅要求劳动者懂得法律,执法者严格执法,还要想到如何简化程序,把维权的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让人们能够维得起权。只有这样,法律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业内人士呼吁,把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关口尽量前移,在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时,把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利益摆在首位,尽量减少诉讼环节,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加大对侵权者的处罚,动员并发挥群团组织如工会、妇联、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强大合力作用下,从根本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风险。
一、协商的维权途径
协商是指当事人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照法律的规定,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解决争议。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纠纷既省时、省力、省钱,也不会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有利于继续和巩固过去形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化解矛盾。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达成新的协议或者有过错的一方改正错误,消除争议。
二、调解的维权途径
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调解申请,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起30日内提出。调解应当在结束。到期未调结的,视为调解不成。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遵守。
三、仲裁的维权途径
仲裁是指经争议当事人的申请,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双方发生的劳动争议依法进行的评价活动。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书着重阐明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并且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
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维权
125人看过
-
劳动者维权有哪些时效需注意
161人看过
-
劳动者维权有哪些法律形式
113人看过
-
劳动者主要的法定维权渠道有哪些
401人看过
-
依法维护劳动者违法权益的部门是
271人看过
-
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如何维权,劳动者维权时的注意事项
83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哪些法律依据?劳动者维权的技巧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6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劳动者不能提供有关证据,可能会影响自身权益。特别是在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如果没有其他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那么在诉讼中非常困难,还有可能导致败诉。因此,本律师提示劳动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当多注意保留有关证据。通过律师代理的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律师建议劳动者
-
劳动者维权的法律武器是什么, 劳动者维权的途径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27劳动者维权的法律武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具体维权途径如下: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首先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以达成新的协议,或者有过错的一方改正错误,消除争议。 2、调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调解申请,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提出。 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途径
-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有哪些,劳动者如何保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5在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中,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处在劣势地位,劳动者要留心保全加班证据,如考勤表复印件、加盖公章的安排表、工资条、通知的电子邮件、平时的工作记录、提交工作成果的电子邮件等等。只要平时留心点,总是能保留些证据的。在生活中很多不规范的公司靠着压榨员工利益、蒙骗消费者谋求暴利,有的用人单位甚至不执行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这个时候有了生效的法律文书以后,要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
-
劳动者取得劳动者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哪些,劳动者应如何维权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21收集以下证据: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如有以上证据,不必全有,有数种能证明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即可. 如果用人单位为员工参加了医疗保险,则员工患病、负伤的医保待
-
劳动者维权的法律救济程序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29劳动者维权的法律救济程序主要有4种: 1、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作息安排、福利待遇等有异议的,可由工会代表工人与用人单位协商处理; 2、因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作出行政处罚;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争议的,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程序,劳动仲裁委依法作出裁决; 4、对裁决结果不服的或者仲裁委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