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法35条抽逃出资规定是怎样的
1、公司法第35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如果股东抽逃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第二百条。
二、公司因抽逃出资导致不能还债谁负责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二条的规定,公司股东有下列行为,可认定为抽逃出资:
(1)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2)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3)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4)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同时该解释第十四条已经明确规定,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也就是说,公司股东抽逃出资导致公司不能清偿或完全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
需要注意的是,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其他债权人不可以提出相同请求的,即使提出了,人民法院也不予支持。
-
违反公司法166条抽逃出资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384人看过
-
公司法中的抽逃出资
310人看过
-
违法减资等于抽逃出资的司法解释规定是怎样的
88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法怎样算抽逃资金
367人看过
-
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是如何规定股东抽逃出资的
373人看过
-
怎样判断公司股东是否抽逃出资
443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抽逃出资是什么意思, 抽逃出资的方式有哪些, 公司法对抽逃出资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4抽逃出资是指在公司验资注册后,股东将所缴出资暗中撤回,却仍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的一种欺诈性违法行为。抽逃出资的方式主要有:1、公司验资注册后,将货币出资用于偿还股东个人债务或他人个人债务,这常常表现为发起人或股东用借款或贷款作为注册资本,一旦公司设立后,就将借来的出资抽回,归还原主。2、公司验资注册后,非因经营或正常业务开支又没有正当理由抽走货币出资。3、把他人的实物“借”来出资,公司一经注
-
公司法中关于抽逃出资的规定及抽逃出资行为的刑事责任是怎么规定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281、抽逃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对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的行政处罚。 2、抽逃出资行为的刑事责任: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抽逃出资罪,依《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
-
新的公司法没有抽逃出资吗?抽逃出资怎么处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2(1)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A、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B、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C、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D、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2)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
-
决定去抽逃出资了,公司法中关于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2抽逃出资是公司验资注册后,股东将所缴的资金暗中撤回,却仍然保留股东身份和原有出资数额的欺诈违法行为,股东抽逃出资的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 (1)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股东间的买卖关系,公司将股东注册资金的一部分划入股东个人所有 (2)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
-
担心投资会失败开始抽逃出资了,公司法关于抽逃出资规定怎么判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