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反对见死不救入法的理由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担心:见死不救成为法定义务,与提倡见义勇为相矛盾。他们说:将见死不救罪入法还得细加考量。见死不救的对立面是见义勇为。在法律条件下,本来属于美德的见义勇为成了法律义务,肯定会大大削弱原本因道德推崇而对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倡导动力。
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或者说这一理由是不成立的。法律规定见死必救为法定义务,丝毫不会妨碍我们继续鼓励和奖赏见义勇为。这道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层来辩明。
第一层,法律把一种有害社会的行为规定为违法或者犯罪,是为了制止这种行为的恶性蔓延。以强制手段制止恶行的蔓延,与以奖赏的手段鼓励与此相反的善行发扬,二者目标完全一致,丝毫没有矛盾。古代中国,在法律上严惩贪污贿赂,同时又以各种途径奖励廉洁官员;在法律上打击忤逆不孝之子,同时又褒奖封赏孝亲敬老之人。二者相辅相成,从无矛盾。今天法律如果规定见死不救为违法犯罪,则同时更要强调奖赏见义勇为与法律相辅。
更进一层,法律和道德奖赏某种行为,并非正好就是以不违法为充分条件;受法律和道德奖赏的必须是难能可贵的善行。所谓见义勇为,强调的是义和勇,要奖赏的是克服很大困难去救危救死的善行。救死扶伤,这是人道大义;克服艰难、冒重大危险或者付出重大成本去救人,才谈得上勇。所以,在有的情况下,虽然救了人,但如果仅仅是举手之劳(如把救生圈丢入水中),或者仅仅是打电话报了警,或者是将人送到了医院等等,没有冒什么明显的风险,没有付出什么大的成本,就谈不上勇。其所履行的只是一个公民的起码职责而已,一般是不会作为见义勇为来表彰奖励的。这就如我们一般不能正式奖赏仅仅做到不贪污受贿、不滥用职权的官员和不盗窃抢劫、不杀人放火的百姓一样。
再进一层,在社会道德普遍衰落亟待拯救的时期,我们也不排除法律或政策作出某种以经常性不违法为奖赏对象的可能。比如官员,偶尔或者短期不贪污受贿、不滥用职权固然不必作为模范加以奖赏,但是如果长期或者终身做到这两点,就应当成为奖赏的对象。所以新加坡的廉政养老金(只要终身不违法,公务员退休时可以领到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养老金),就是这类奖赏。因此,对于经常或者长期做到见危必救(哪怕没有冒什么危险、没有付出什么成本)的公民,按照见义勇为进行精神和物质奖赏,是可以甚至应当的。甚至,在社会公德严重衰败之际,对偶尔未冒明显危险、未付明显成本救人的行为,也当做见义勇为加以奖赏,以拯救社会颓风,不是不能可以。不救人,法律必惩;救了人,法律必赏。天下人都会进行成本核算,不是一下子就把社会风气至少从表面上扭转过来了吗?不是立竿见影了吗?
通过以上三层推论,我们看到:处罚见死不救和奖励见义勇为是不矛盾的。有人说见死必救入法肯定会大大削弱原本因道德推崇而对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倡导动力,我一点也看不出来。该怎么倡导,照旧怎么倡导,这动力怎么会因为一处罚见死不救就削弱了呢?处罚和奖励并用,德主刑辅,出礼入刑,有何难哉!
不过,在一般社会状态下,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到,见死不救和见义勇为之间,的确有一个中间状态――-平凡的救助行为。法律一旦把见死不救规定为违法或者犯罪,一般也不便把很平凡的救助行为当做见义勇为来奖赏,只应该把冒明显的危险和付出明显的成本救助他人的行为作为见义勇为来奖赏(这就如不能对仅仅做到不贪污的官员加以奖赏一样)。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履行的只是公民的最起码义务,赏之无理;另一方面是因为那样将会赏不胜赏,成本太高。国家要奖赏的行为,必须是比法律的最低限度要求要高一些难一些的行为。如果任何平凡的救助行为都加以奖赏,那么我们处罚见死不救就没有理由了―――他们会说:你处罚什么呀?我只不过是放弃了奖赏而已!难道人民放弃奖赏的权利也没有吗?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律一旦将见死不救规定为违法或者犯罪,见义勇为的标准可能会提高一些(目前奖励的见义勇为的标准实际上也是较高的)。上海市人大代表、法学家倪正茂先生主张刑法写入见死不救罪和制定奖励见义勇为法同时进行,实为的论!
-
高铁见义勇为被判刑,如何认定见义勇为
110人看过
-
见义勇为有哪些规定
130人看过
-
见义勇为的定义与实践
119人看过
-
救人溺水身亡能评见义勇为吗
278人看过
-
怎么认定见义勇为呢
80人看过
-
自认“见义勇为”却获刑,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308人看过
中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其中管制为中国独创。 在主刑的执行当中,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应是“徒刑”的执行,“徒刑”的执行可以分为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两者都是放在固定的执行场所当中执行。... 更多>
-
见义勇为受伤了对方还有救助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3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
见义勇为救落水人算立功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2在取保候审期间见义勇为救落水人,不算刑法规定的立功,也不能减刑。r《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
-
见义勇为造成受伤的人是否有义务赔偿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30见义勇为,意外造成受助人受伤的,不需要承担责任。因为我国《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见义勇为就属于紧急救助行为,所以见义勇为,意外造成受助人受伤的,不需要承担责任。
-
辅警有没有见义勇为的情节?辅警有没有最后一次见义勇为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2首先,见义勇为是不分时间的,也不分人群,和工作种类。只要有违法,或者紧急情形发生,见义勇为的行为就应该随之发生。同时,见义勇为必须符合以下几点:一,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二,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三,实施了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其次,任何人具有见义勇为行为,都应该予以表彰。辅警具有见义勇为情形,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给予其他奖励。根据《国务院关
-
见义勇为是否构成犯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2不构成犯罪。通常来讲,一个公民对另一个公民的救助义务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道德上的救助义务;一是法律上的救助义务。道德上的救助义务归人们的良心管辖,是自愿行为,在有能力救助的条件下选择不救助的人,受到的是其自身的良心和社会道德的谴责,无强制性义务。而法律上的救助义务是有强制力的,如果负有救助义务人没有积极地履行救助义务应承担法律上的赔偿责任。伴随法律上的救助义务而产生的法律责任是由于有特定的作为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