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起点和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知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依照其规定。然而,如果权利受到损害已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但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以权利人知道或应知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为起点。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诉 讼 时 效 期 间 的 计 算 方 法
诉讼时效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期限。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因法律而异,下面是一些常见法律的计算方法:
1.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计算方法: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 侵权行为诉讼时效期间计算方法:
侵权行为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期间计算方法: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 不动产纠纷诉讼时效期间计算方法:
不动产纠纷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十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是法律规定的,当事人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诉讼权利,否则将失去诉讼权利。同时,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也可以用于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诉讼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因法律而异,当事人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诉讼权利,否则将失去诉讼权利。同时,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也可以用于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诉讼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离婚诉讼时损害赔偿该怎么赔偿
263人看过
-
财产损害赔偿无效的情况,财产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
311人看过
-
侵权责任如何认定?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什么意思?
179人看过
-
人身损害侵权事实如何认定?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多久?
210人看过
-
医疗纠纷损害赔偿如何确定诉讼时效
499人看过
-
诉讼时效规定如何影响财产损害赔偿
444人看过
-
(诉讼时效)铁路损害赔偿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四十一条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
-
损害赔偿什么时候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6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如果涉及以上情形,在起诉离婚时就应该提出。
-
财物损坏赔偿纠纷诉讼时效多久(财产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28无论是什么诉讼纠纷都是有一定的诉讼时效的,因此对于不少民事案件在具体审理的过程中都需要当事人注意其中的诉讼时效问题,对于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来讲,同样也是需要注意这个诉讼时效的。财产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两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有无人身损害不影响财产损害赔偿的请求时效。
-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起算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起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6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间的起始计算,而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侵权行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容易的,对于人身损害赔偿时效的起算却是复杂的,这是因为受害人必须在起诉前知道自己所受财产损失的具体数额,否则无法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4月2日)第168条“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
-
2022年工伤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怎么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0工伤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当事人对该纠纷的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就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