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杀人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关于以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方法杀人案件的定性,我国刑法理论一直认为,凡是以放火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杀人的,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只能认定为放火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事实上,以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杀人时,其行为不仅符合放火、爆炸等罪的构成要件,而且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可谓想象竞合犯;
而无论从性质上、还是从法定刑上看,故意杀人罪都重于放火、爆炸等罪,故将上述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才符合想象竞合犯的处理原则。如果将以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故意杀人的案件认定为放火、爆炸等罪,在未造成严重后果时,会导致罪刑不协调。反之,将以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故意杀人的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则有利于做到罪刑相适应。将故意以危险方法杀人的案件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也不利于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放火等罪的区别。反之,将以危险方法杀人的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则不致造成定性上的困难。此外,将以危险方法杀人的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还有利于处理刑法第17条第2款在适用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统一对结果加重犯的认识与处理,有利于将来削减死刑条款。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相关法规如何规定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43人看过
-
无差别杀人算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414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故意杀人罪哪个判罚重
412人看过
-
什么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法律上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492人看过
-
犯故意伤害罪,涉危害公共安全罪
201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死刑:法律规定与现实困境
386人看过
-
危险方法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和故意杀人罪的法律区别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7故意杀人罪与危险方法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定罪的区别 首先从学理上故意杀人罪属于刑法中侵害他人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一类,这一类与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并列的。而在刑法中没有所谓的危险方法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我想你也许说的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两罪的区分在四个犯罪构成上 主体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无区别) 主观方面故意(无区别) 客体故意杀人罪侵害的是自然人身体的生命权 危险方法危害
-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有关犯罪的界限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3-10-05具体地说,当行为人以放火、投放危险物质、爆炸等方法去剥夺他人生命时,如果行为人针对的是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就说明他危害的是公共安全,按其行为的方法分别定放火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爆炸罪等;如果行为人针对的是特定的对象实施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实施之后行为人对危害后果不能准确预计和控制,能够危及公共安全的,仍应定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有关罪名;如果行为人针对的是特定的对象实施犯罪行为,这种行为的危害后果行为
-
公共安全罪与故意杀人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5-01-22首先,具有故意伤害他人的目的,无论是否造成实际伤害,都构成故意伤害罪。不过,如果请个律师作为辩护人,可能会将故意伤害指控为故意杀人罪,这两种罪行的判刑轻重有所差异。另一种故意伤害行为通常是采用携带危险品的方式,主要针对公众的安全构成威胁,目标不止针对一个人。换句话说,这类行为是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因此,这两种故意伤害行为的差别仍然很大。如果你在故意杀人的同时放火,导致公共设施损坏等后果,那么你就是
-
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刑罚确定的相关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29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通过危险的方法或手段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的规定,该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 如果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人民法院通常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如果行为导致受害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则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114条 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
-
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1依据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