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什么规定就构成了隐瞒毒品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5 15:20:29 412 人看过

隐瞒毒品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到达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隐瞒毒品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窝藏毒赃罪的构成要件?

构成窝藏毒赃罪的要件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行为。

3、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判刑多少年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从重处罚。《刑法》第349条,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犯前两款罪,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05: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毒品犯罪相关文章
  • 究竟有哪些要件构成了隐瞒毒品罪
    一、究竟有哪些要件构成了隐瞒毒品罪隐瞒毒品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人,均可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用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毒品、毒赃而故意予以窝藏、转移、隐瞒,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志之一。如果事前有通谋的,属于共同犯罪中的帮助犯,以共犯论处。二、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法条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法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确立的一项涉及为制、贩毒品犯罪提供帮助,以便犯罪行为人逃避法律制裁的罪名。《
    2023-11-23
    487人看过
  • 掩饰隐瞒毒品犯罪怎么判
    一、掩饰隐瞒毒品犯罪怎么判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赃物,就是当你明明知道那东西是毒品或跟毒品有关的犯罪财产,却还要帮着别人掩盖起来。这可是挺严重的事儿。隐瞒毒品或赃物,就是说如果警察找你问关于这些物品的事儿,你故意不说实话,那也算在这里面。这个法律规定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轻微的,就判三年以下;另一种是严重的,就要判三到十年。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犯前两款罪,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二、严重精神病人吸毒被抓容留他人吸毒法院会怎么判对于严重精神病患者涉及吸毒以及容留他人吸毒的案件,法院将严格根据
    2024-07-05
    275人看过
  • 根据规定持冰毒几克就是犯罪
    一、根据规定持冰毒几克就是犯罪?持有冰毒十克以上,构成犯罪,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逮捕嫌疑人的条件有哪些?(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三、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有立功表现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一)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二)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2024-01-31
    50人看过
  • 怎样认定隐瞒毒品罪?
    隐瞒毒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隐瞒毒品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隐瞒毒品罪的量刑范围隐瞒毒品罪的量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隐瞒毒品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的制裁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
    2023-07-03
    409人看过
  • 怎样就构成毒品犯罪
    论毒品犯罪律师解答:原文请见[摘要]:毒品犯罪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世界各国都对其作了艰苦而持久的斗争,而毒品犯罪并未就此消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试图通过对毒品犯罪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总结出毒品犯罪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毒品犯罪刑罚体系进行划分,从而达到从法律角度完善对毒品犯罪的围剿,进而完善相应的综合治理与预防措施。文章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题为,毒品犯罪的基本范畴。首先简述了刑法学界对毒品的几种定义,并简要分析了上述定义的不足之处,进而得出自己对毒品的定义,并分析了毒品的特征。接着简述了刑法学界对毒品犯罪的定义,并简要分析了上述定义的不足之处,进而得出自己对毒品犯罪的定义。第二部分题为,毒品犯罪的历史和现状。首先简要介绍了全球毒品犯罪的现状,接着介绍了我国毒品犯罪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各历史时期毒品犯罪的立法沿革。第三部分题为,毒品犯罪的成因。首先从历史的探求毒品犯罪的成因,接着
    2023-06-03
    162人看过
  • 隐瞒毒品罪构成要件,法律上如何认定
    隐瞒毒品罪构成要件如下:1、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行为侵害了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3、行为人存在直接故意;4、行为人实施了隐瞒毒品的行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犯前两款罪,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2024-05-16
    126人看过
  • 根据规定帮信罪和隐瞒罪一样吗
    一、根据规定帮信罪和隐瞒罪一样吗?不一样,两者的区别包括:1、打击的对象不同。帮信罪提供帮助的对象是概括的网络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人针对的是上游犯罪所获得的赃款赃物。2、行为时间不同。帮信罪行为发生于上游犯罪既遂之前,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发生于上游犯罪既遂之后,即相应犯罪所得已经被上游犯罪分子控制。3、行为性质不同。帮信罪属于上游犯罪的必要帮助犯,没有帮信罪行为人的帮助,上游犯罪无法既遂,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非上游犯罪所必须,即脱离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人不影响上游犯罪的既遂。4、对上游犯罪具体内容的明知程度不同。帮信罪对上游犯罪限定于概括的明知,即对上游犯罪具体实施什么网络犯罪在所不问,如果明知实施何种犯罪,当以共犯论,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行为人对涉案财物属何种犯罪所得,既可以是概括明知,也可以是明确知晓。5、侵害的法益不同。帮信罪规定在《刑法》扰乱公共秩序罪下面,破坏的是
    2023-12-01
    66人看过
  • 隐瞒包庇犯罪所得是根据什么判刑
    在我国,对于有意或明知是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却故意采取隐藏、转移、收购、代替销售乃至其他手法进行掩盖和隐瞒的行为,是属于刑事犯罪的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具体规定,对此类犯罪行为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处以罚金的刑罚;而如果情节较为严重的,则需缴纳较重的罚金并处以三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针对此类犯罪行为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犯罪所得的金额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虑。若犯罪嫌疑人能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自首,并且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同时积极退还赃款等,那么其可能会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宽大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
    2024-08-17
    306人看过
  • 刑法隐瞒毒品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隐瞒毒品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对隐瞒毒品罪法院的庭审流程有哪些?1、开庭,查明当事人基本信息,宣布被告人涉嫌罪名,告知当事人和辩护人享有的权利。2、法庭调查。3、法庭辩论。4、被告人最后陈述。5、评议和宣判。二、隐瞒毒品罪开庭后的法庭辩论流程有哪些?(一)公诉人发言;(二)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三)被告人自行辩护;(四)辩护人辩护;(五)控辩双方进行辩论。三、涉嫌隐瞒毒品罪证据符合哪些要求才能定罪?(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
    2023-06-26
    332人看过
  • 如何样判断是否构成隐瞒毒品罪?
    一、如何样判断是否构成隐瞒毒品罪?判断构成隐瞒毒品罪满足的条件有:主体是满十六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上是故意;客观上表现为为犯罪分子隐瞒毒品的行为。《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百四十九条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购买毒品犯罪么具体构成什么罪购买毒品犯罪,具体构成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
    2024-02-03
    380人看过
  • 吸毒隐瞒构成欺骗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律师解答:吸毒隐瞒不会构成犯罪。吸毒隐瞒不会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有容留他人吸毒的话就会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我国并没有欺骗罪的存在,如果存在容留他人吸毒的话,就会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情节进行处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61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4-04-17
    445人看过
  • 隐瞒毒品罪构成要素的分析与研究
    隐瞒毒品罪的构成要件,一般如下: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对毒品的控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隐瞒毒品、赃物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均可构成本罪;4、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财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如下: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他人的身体健康。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毒品。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
    2023-07-07
    414人看过
  • 根据刑法规定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会判多久?
    根据刑法规定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如果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隐瞒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食品监管渎职罪会判多久?根据刑法规定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判罚标准:1、犯食品监管渎职罪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情节特别严的,应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行为人徇私舞弊犯本罪的,应从重判罚。《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
    2023-08-13
    219人看过
  • 根据规定触犯了刑法就是犯罪吗
    一、根据规定触犯了《刑法》就是犯罪吗?不一定是犯罪,例如触犯了《刑法》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形分析。《刑法》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二、怎么确定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三、涉嫌刑事
    2024-01-29
    467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毒品犯罪是指,破坏毒品管制活动,违反国家和国际关于禁毒法律、法规,必须受到刑法处罚的违法犯罪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属于毒品犯罪。无论数量多少,只要走私、贩卖、运输和制造毒品,都会被追究刑事... 更多>

    #毒品犯罪
    相关咨询
    • 窝藏隐瞒毒品罪什么是窝藏毒品罪构成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3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这些毒品可以随时流入社会,危害他人的身心健康。因此,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依法予以惩处。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犯罪分子用作犯罪的毒品、毒赃,所谓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
    • 隐瞒毒品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09
      隐瞒毒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隐瞒毒品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 隐瞒毒品罪是如何构成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6
      本罪的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行为。窝藏是指将犯罪分子的毒品、毒赃窝藏在自己的住所或者其他隐蔽的场所,以逃避司法机关的追查。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窝藏、转移、
    • 窝藏毒品转移隐瞒毒品构成犯罪一般会怎么判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04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是指明知是毒品或者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而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根据刑法规定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会判多久?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01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