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流程一般能赢吗
劳动仲裁能否获胜,取决于仲裁请求是什么,是否有证据证明该主张,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案例分析。
劳动仲裁一般需要提交的证据,帮助了解证据规则,扩大胜诉概率:
1.首先,劳动者需要证明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此时需要提交劳动合同、社保清单、银行流水或工资清单、考勤记录等。
2.其次,要提供证据证明你的主张。如果要求非法解除赔偿,劳动者应提供公司单方面解除你的证据,如书面解除通知、银行流水等。而解除原因是否合法,则由用人单位证明。如果要求对方拖欠工资,需要提供银行流水、工资单等;
3.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只需证明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入职时间即可。
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理由,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
2.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律师事务所派出的执业律师;应提供执业律师的证件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公民,应提供与委托人签订的不收费代理协议书,以及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资料;
4.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5.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时,应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审核后退回原件;
6.《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三、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是什么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是:
1.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
2.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
4.争议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
5.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
6.申请书及有关材料不符合要求。
-
劳动仲裁赢了,一审也赢了,二审能赢吗
192人看过
-
劳动仲裁如何才能赢
298人看过
-
怎样才能打赢劳动仲裁
479人看过
-
劳动合同没有给员工一份仲裁能赢吗
204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一审二审都赢了还能上诉吗
217人看过
-
无劳动合同被辞退仲裁能赢吗
270人看过
-
劳动仲裁赢了一般成功率大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1-07原告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变更诉讼请求;可以要求财产保全,保证金与你保全的财产金额相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你可先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没签订劳动合同的,自应签订之日起每月支付双倍工资;未缴纳社保的,应补交;你因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未缴纳社会保险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应给
-
劳动仲裁流程(劳动争议仲裁)江西在线咨询 2023-03-02劳动仲裁处理的程序: 1、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受理的,应当由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作出不予受理通知,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被诉人没有按时提交或不提交答辩书的,
-
劳动仲裁不签劳动合同能赢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08只要有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仲裁完全可以胜诉: 1、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严重违法,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应该签订劳动合同 2、因为单位的违法行为,你可以随时辞职,并要求单位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等,支付加班工资,补缴社会保险等。 3、收集一些能够证明你与这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装(有公司字样)、工作证(最好有公章)、工作牌(最好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
-
没有证据,劳动仲裁能赢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4-08-28劳动仲裁能否赢要看仲裁请求是什么,是否有证据证实该主张,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个案分析。下面介绍一下劳动仲裁一般需提交哪些证据,以帮助大家了解证据规则,扩大胜诉概率: (1)首先劳动者要证明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此时需提交劳动合同、社保清单、银行流水或工资单、考勤记录等。 (2)其次就要提供证明你主张的证据,如主张违法解除赔偿金,劳动者就要提供公司单方解除你的证据,如书面的解除通知、银行流水
-
劳动仲裁费用3000元能赢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51、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