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具体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要具备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主体条件,才能签订劳动合同。不具有法定资格的公民与不具有用工权的组织和个人都不能签订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续签是签几年
劳动合同续签期限分为以下种类,可以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选择:
1、有固定期限,如1年期限、3年期限等等均属这一种;
2、无固定期限,合同期限没有具体时间约定,只约定终止合同的条件,无特殊情况,这种期限的合同应存续到劳动者到达退休年龄;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劳动合同的主体由特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是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
二、个人劳动合同丢失怎么办
个人劳动合同丢失可以向公司提出申请,再签订一份和原来一样的劳动合同,把遗失情况口头告诉人事部就可以了。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的主体
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与其他合同关系的主体不同:
其一,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资格的公民与不具有用工权的组织不能签订劳动合同;
其二,劳动合同签订后,其主体之间具有行政隶属性,劳动者必须依法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管理。
1、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象。按照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对象包括:新招用的劳动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员。所谓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员,是指根据劳动部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和贯彻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的以下人员:
①存在着劳动关系而没能履行劳动义务的特殊人员。例如,用人单位的富余人员、放长假的职工,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带薪上学人员,请长期病假人员、停薪留职人员,被派到合资、参股单位人员;
②企业、事业单位的中共党委书记、厂长或经理、工会主席等。
2、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中国境内的企业法人,个体、合伙制非法人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特殊类型经济组织,如租赁经营(生产)、承包经营(生产)的企业等等。
三、在私人作坊上班要签劳动合同吗
需要,建立劳动关系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与其他合同关系的主体不同:其一,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资格的公民与不具有用工权的组织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其二,劳动合同签订后,其主体之间具有行政隶属性,劳动者必须依法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管理。
如果是经工商部门批准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也就是劳动合同法里所说的个体经济组织,那么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如果虽以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但没有招用雇工,如同人们通常所称的“夫妻店”等,这样的个体户没有雇工,全靠自己家里人提供劳动,相互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
发工资和劳动合同主体不一致
377人看过
-
企业承包经营后劳动合同的用工主体是谁?
222人看过
-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但员工不同意变更的怎么办?劳动合同主体变更所需材料
349人看过
-
变更劳动合同主体通知劳动者吗?
458人看过
-
劳动合同主体不合法合同生效吗
366人看过
-
订立劳动合同的特别主体,钟点工是否要签订劳动合同?
278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如何变更劳动合同主体及为何更改劳动合同主体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30劳动合同主体的变更一般是指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用人单位主体的变更。在实践中,一般有两种情况导致主体的变更。一是企业合并分立,二是企业转让部分特定员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
变更劳动合同主体,算不算与新主体新签订了劳动合同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06公司主体变更,如果是名称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或者分立、合并等情况,原劳动合同均继续有效,不用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经双方协商同意,也可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
用工主体责任:劳动关系澳门在线咨询 2021-10-24可以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事项的通知》的规定,使用者招聘劳动者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以下情况,劳动关系成立:(1)使用者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使用者依法制定的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者的劳动管理,从事使用者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者(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使用者业务的构成部分。使用者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以参考以下证明书
-
劳动合同的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0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达成的书面协议。换句话说,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即,就缔约主体而占,只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首先,劳动者要成为缔约主体,主体上必须合法,也即应当达到法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健康条件以及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条件其次,用人单位要成为缔约主体,也必须达到法律所规定的用工条件,即应当是依法成立、其有相应的特动条件的用工单位,能够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等。需要提及的是,
-
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有哪些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有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24劳动合同签订的主体: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与其他合同关系的主体不同:一是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法律规定的特定性,没有法律资格的市民和没有雇佣权的组织不能签订劳动合同,二是劳动合同签订后,其主体之间具有行政属性,劳动者必须依法服从使用者的行政管理。劳动者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象,按照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对象包括:新招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