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二级残疾杀人不一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首先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司法鉴定,如果发病期间实施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如果属于间歇性,当时没有发病就涉嫌故意伤害罪,造成轻伤二级,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来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法院怎样确定杀人者是否为精神患者?
1、认定精神病人的行为能力,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或者参照医院诊断、鉴定确认。在不具备诊断、鉴定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群众公认的当事人的精神状态认定,但应以利害关系人没有异议为限。
2、对刑事案件被鉴定人行为能力的评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致使不能行使诉讼权利的,为无诉讼能力。
(2)控告人、检举人、证人等提供不符合事实的证言,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致使缺乏对客观事实的理解力或判断力的,为无作证能力。
(3)被鉴定人是女性,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在她的性不可侵犯权遭到侵害时,对自身所受的侵害或严重后果缺乏实质理解能力的,为无自我防卫能力。
(4)被鉴定人在服刑、劳动教养或者被裁决受治安处罚中,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由于严重的精神活动障碍,致使其无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为无服刑、受劳动教养能力或者无受处罚能力。
-
四级精神残疾刑事责任有什么?
417人看过
-
二级精神残疾人签字有效吗
462人看过
-
精神二级残疾能工作吗
290人看过
-
残疾人刑事责任能力如何确定,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吗
319人看过
-
精神残疾二级结婚有效吗
67人看过
-
二级精神残疾证的作用
388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精神病人患有精神病人认定精神残疾在刑事案件中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16承担刑事责任后,一般不需要承担精神损害赔偿。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受害人或者其家属不能向刑事被告人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只能对受到的物质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精神病二级残疾什么情况下需要负刑事责任?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04行为人精神病二级残疾,但是犯罪时意识清醒的,要负刑事责任;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
精神病二级残疾定刑事责任量刑标准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051、精神病二级残疾,如果意志清醒、就要负刑事责任、如果当时处于头脑不清醒状态、不负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
-
如何判定精神病二级残疾还要负刑事责任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02行为人精神病二级残疾,但是犯罪时意识清醒的,要负刑事责任;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