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期间(7月1日至9月30日),凡有高温作业和露天作业的用人单位,要合理调整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现场作业;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7℃以上、且不能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的用人单位,应停止作业;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在35℃至37℃之间时,应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和用品预防中暑,同时支付防暑津贴。
根据规定,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原则上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如需按天数折算的,则每人每天6.9元,不能用凉茶、绿豆等物资冲抵,发放时间为7月1日至9月30日。市民遇防暑降温纠纷,可拨打12333投诉,或到市劳动监察支队进行书面投诉。此外,高温下工作中暑也算工伤,职工因中暑等工伤进行治疗期间,视同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工资以及相应补贴。
一、哪些人可以享受到高温补贴?
按照《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也就是说只要用人单位安排了高温作业,劳动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温津贴。
露天作业比如交巡警、快递员、建筑工人、环卫工人、户外线路检测工人;室内作业如炼钢工人、机械铸造工人等都能享受到高温津贴。
二、职工拿不到高温补贴怎么办?
根据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市人力社保局表示,员工在高温下作业却没收到高温津贴的,可通过企业所在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争取合法权益,或拨打12333投诉。用人单位拒不发放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可向用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投诉。
-
什么是高温补贴?高温补贴的标准是多少?
442人看过
-
株洲高温补贴的发放时间和具体的标准是什么
413人看过
-
郑州高温补贴是多少钱,高温补贴发放标准是什么
333人看过
-
全国高温补贴发放标准!2023高温补贴发放多少钱
373人看过
-
高温费和高温补贴标准
392人看过
-
浙江省2020高温补贴标准2020是多少
340人看过
发放高温补贴的具体条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更多>
-
株洲的高温补贴是什么时候发放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1按照省人社厅相关文件规定,高温津贴不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如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高温补贴,高温补贴,高温补贴发放标准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1山东省户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津贴从每人每月120元增加到20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月80元增加到140元。这也是该省自2006年以来首次提高这一标准。陕西省高温津贴标准从每人每天10元提高到25元。2015年,河北省还制定了夏季高温津贴试行标准。按照这个标准,从事户外露天作业的工人每小时(含加班加点)1、5元;没有防暑降温设备或防暑降温设备但达不到降低工作场所温度效果的室内工人每小时(含加班加点)
-
株洲现在什么时候有发高温补贴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8按照省人社厅相关文件规定,高温津贴不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如未按规定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大连市高温补贴标准是怎样的?高温补贴的费用是多少?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1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税局、地税局和总工会在《关于调整辽宁省企业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我省高温津贴支付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在每年7月、8月、9月发放。想知道关于大连市高温补贴标准的问题详细请咨询律师。 高温津贴所需资金由用人单位在企业成本中列支,计入企业工资总额。同时,高温津贴应当以法定货币形式发放给劳动者,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并且,
-
标准高温补贴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06劳动法中高温补贴是怎样规定的?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通知: 1、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