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信损害行为的认定条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1-11 04:33:42 381 人看过

(1)无偿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

(2)以明显不公平的条件,提供或者接受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

(3)向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

(4)为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或者无正当理由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

(5)无正当理由放弃债权、承担债务,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

(6)致使公司发行的股票、公司债券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被终止上市交易或者多次被暂停上市交易的;

(7)其他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对于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其认定的首要条件是背信的情况,对于具体情况的认定,可以由法院根据实际的涉案事实来进行调查取证,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律师来进行界定,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08: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惩治失信背信行为
    修改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犯罪规定;增加规定组织考试作弊等犯罪;增加规定虚假诉讼犯罪。针对当前社会诚信缺失,欺诈等背信行为多发,社会危害严重的实际情况,草案拟对刑法作出补充。李某某说,草案修改了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犯罪规定,将证件的范围扩大到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证件;同时将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等证件的行为以及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等证件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增加规定组织考试作弊等犯罪。将在国家规定的考试中,组织考生作弊的,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以及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等破坏考试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此外还增加规定虚假诉讼犯罪。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严重妨害司法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2023-06-11
    491人看过
  • 赌博行为与条件罪的认定
    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向行为人提供条件的,可以视为共同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我国相关法律解释规定,明知他人实施赌博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资金、计算机网络、通讯、费用结算等直接帮助的,以赌博罪的共犯论处。此外,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赌博犯罪的,赌资数额可以按照在计算机网络上投注或者赢取的点数乘以每一点实际代表的金额认定。赌博罪罚金多少如何认定赌博罪以营利为目的:1、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2、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3、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4、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赌博,从中收取回扣、介绍费的。占以上其中一条就算构成赌博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3-07-06
    378人看过
  • 损害商品声誉罪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指的是行为人有捏造同时散布虚伪事实,其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商业信誉又或者是商品声誉,这个罪名的认定标准如下:1、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他人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五十万元以上;2、行为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虽然没有五十万以上,但是导致他人停产、破产。3、行为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虽然没有五十万以上,但是造成了恶劣影响。损害商品声誉罪要判刑多少年损害商品声誉罪可判刑两年。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侵犯本罪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受害者的商业信用、商品信用。《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
    2023-06-30
    322人看过
  • 2024确认信托行为的条件是什么
    确认信托行为的条件是什么信托行为既为法律行为的一种,则不得不具备法律行为成立的条件。不问其为生前行为、或是身后遗言,是由契约形成的行为,还是某种单独的行为,如要成立法上有效的法律行为,得有下列几个条件:1、信托当事人的自由意思表示确认信托行为的成立,必须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在方式上和内容上是自由的,没有一定的限制式上可以用文字形式,也可用口头形式,甚至是默认的形式。在表示内容上,如成立动产信托,债权信托,或财产的保管,或债券的发行,或其他信托事项均可。2、特定的适法的目的确认信托行为的成立,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有以财产的增殖为目的、以财产的保存不致受损失为目的,以财产的处分为目的等。没有一定的目的,信托行为的产生就失去依据、不会发生或存在。同时,由这种行为形成的目的是必须适法的,有可能达到的。如果这种行为要达到的目的是违法的,或根本无法达到的,不能确认其信托行为的成立。3、以财产为中心财
    2023-12-08
    330人看过
  • 民法典侵权行为的损害要件
    一、民法典侵权行为的损害要件民法典侵权行为的损害要件如下:1、损害后果:损害后果的客观存在是确定侵权责任的首要的必要的条件。所谓损害,是指因人的行为或对象的危险性而导致人身财产方面的合法权益所遭受的不利后果。该损害是客观存在的,是侵害合法民事权益的客观后果;该损害是确定的,是已经发生、真实存在且能够认定的,包括有造成损害的现实危险性;该损害具有法律上的补救性,即补救的必要性——在量上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和补救的可能性——能用一定的形式填补权利人所遭受的缺损。损害包括财产损害、人身损害、人格损害和精神损害。2、因果关系:这里所说的因果关系是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行为是导致损害的原因,损害是行为的必然结果,所要解决的是侵权责任是否成立的问题。其表现形式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四种。至于如何确定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大陆法系多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即“无此行为,虽不必生此损
    2023-06-19
    220人看过
  • 名誉侵权中如何认定有损害事实的行为
    一、名誉侵权中如何认定有损害事实的行为名誉侵权案件中,由原告举证证明有损害的事实,例如侵犯肖像权造成受害人财产权利减少、为恢复名誉而支付的费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五条【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二、侵犯名誉权的赔偿侵害名誉权的,一般应当赔偿以下费用:1.受害人为恢复名誉而产生的费用和支出;2.因名誉受损而遭受的财产上的重大损失;3.可得利益的丧失;4.精神损害赔偿。《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2023-12-30
    340人看过
  •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行为适用条件是什么
    (1)主观要件。须侵害人主观上具有恶意、在道德上可非难,也即当行为人的行为是故意的,或明显不考虑他人权益,具有严重疏忽行为和重大过失行为时,行为人才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适用惩罚性赔偿有利于督促不法行为人在将来慎重行事,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2)客观方面。不法行为人以作为的方式实施了损害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作为的行为,就是行为人积极地实施了某些行为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不进行作为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消极地放任损害结果的发生。对于那些虽然不构成犯罪,但是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应当适用惩罚性赔偿。(3)客观要件。须确实造成了受害人的损失。这个损失既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失,也包括可期待利益的损失,还应当包括非物质损害的损失(主要是精神损失)(4)因果关系。损害结果和不法行为之间必然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所发生的损害结果必须是由于不法行为人的不法行为造成的,而不是其他的原因造成的。一
    2023-06-23
    499人看过
  • 背信损害企业利益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一、背信损害企业利益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从事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以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实施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无偿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2.以明显不公平的条件,提供或者接受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3.向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或者其他资产,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4.为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或者无正当理由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担保,致使上市公司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的;5.无正当理由放弃债权、承担
    2023-09-13
    421人看过
  • 信托行为确认条件有哪些?
    信托行为既为法律行为的一种,则不得不具备法律行为成立的条件。不问其为生前行为、或是身后遗言,是由契约形成的行为,还是某种单独的行为,如要成立法上有效的法律行为,得有下列几个条件:1、信托当事人的自由意思表示确认信托行为的成立,必须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在方式上和内容上是自由的,没有一定的限制式上可以用文字形式,也可用口头形式,甚至是默认的形式。在表示内容上,如成立动产信托,债权信托,或财产的保管,或债券的发行,或其他信托事项均可。2、特定的适法的目的确认信托行为的成立,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有以财产的增殖为目的、以财产的保存不致受损失为目的,以财产的处分为目的等。没有一定的目的,信托行为的产生就失去依据、不会发生或存在。同时,由这种行为形成的目的是必须适法的,有可能达到的。如果这种行为要达到的目的是违法的,或根本无法达到的,不能确认其信托行为的成立。3、以财产为中心财产是信托的第一要素。信托
    2024-01-28
    362人看过
  • 物件损害责任纠纷的认定
    【案情】2014年4月24日16时许,被告张某所有的A号货车进行年检,车检前须将车厢卸下,联系被告唐某所有的B号吊车(该车于2013年6月被注销)来起吊车厢,张某雇请原告刘某驾驶A号货车与其一同去开发区卸吊车厢。唐某将吊车停靠在货车的左侧,刘某上到货车车厢上栓吊车绳,捆绑吊车还未下车,被告唐某便开始起吊,大约吊起3米高度时尼龙绳吊带断裂,货车车厢掉落下来,车厢一角砸了刘某脚板,致其受伤,构成九级伤残。因协商未果,原告刘某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张某和唐某共同赔偿其损失4万余元。【分歧】那么,该纠纷属于何案由及如何赔偿,存在如下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本案原告刘某是为被告张某提供劳务(驾驶车辆)、并为被告唐某提供劳务(捆绑吊绳)而造成人身伤害的后果,二被告负共同赔偿责任,故本案的案由应是物件脱落、坠落损害责任纠纷。第二种意见:本案中刘某系因唐某的吊车所伤,应是物件损害责任纠纷。故对于原告的人身损失
    2023-11-26
    86人看过
  • 共同海损的认定条件
    共同海损的危险必须是船,货双方共同的,例如,船在航行中搁浅,涉及船主和货主的共同利益。所支付的费用必须是额外的,即支付的费用是船舶运营所应支付的费用以外的费用,是为了解除危险的造成。一、关于海事法院拍卖被扣押船舶清偿债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拍卖被扣押船舶清偿债务的规定》(一)船舶被扣押后,申请人提起诉讼的,扣船由诉前保全自动转入诉讼保全,诉讼保全扣船不受诉前扣船期限限制。船舶所有人在法定期限届满拒不提供充分、可靠的担保;或者船舶本身机件、设备不宜继续扣押的,海事法院应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被扣押船舶拍卖。被拍卖船舶的所有人必须是被告,且应对该项海事请求确实负有责任。(二)申请人申请拍卖船舶,应向扣押船舶的海事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拍卖船舶申请书。(三)海事法院收到拍卖船舶申请后,应认真进行审查,及时作出准予或不准予拍卖的裁定书。裁定书由院长批准。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
    2023-03-28
    270人看过
  • 商标侵权行为认定条件
    根据《商标法》第52条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2、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理论上也称为反向假冒行为。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结合《商标法》第56条第3款的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这种形式的商标侵权行为是需要销售者主观明知为要件的。4、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须注意的是,这种侵权行为是商标标识的侵权行为,包括制造和销售两种行为。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一、商标侵权如何处罚?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
    2023-03-26
    190人看过
  • 法院认定票据背书行为无效的情形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背书行为无效的情形包括票据质权人以质押票据再行背书质押、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票据持有人背书转让的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七条因票据质权人以质押票据再行背书质押或者背书转让引起纠纷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背书行为无效。第四十八条依照票据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票据的出票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票据持有人背书转让的,背书行为无效。背书转让后的受让人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票据的出票人、承兑人对受让人不承担票据责任。第五十二条依照票据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贷款人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从事票据质押贷款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质押行为无效。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的种类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是由票据法直接规定的、与票据行为相联系但又不是由票据行为本身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真正权利人对于因恶意或重大过失而取得票据持票人的请
    2023-06-14
    366人看过
  • 妨害公务的行为有哪些,妨害公务行为的认定
    (一)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是在依法执行职务。这里的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运用其合法职权从事公务活动。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或工作单位中所进行的公务活动,而且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有关规定或命令在其他时间或场所内的公务活动。2、行为人必须是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执行公务。如果行为人并未采用暴力或威胁方法,而是用其他方法干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例如谩骂、吵闹等行为,虽然对执行职务有一定程度的妨害,但也不能构成本罪。对此种行为可以批评教育,或进行治安管理处罚,其情节恶劣者,则可能构成侮辱罪或其他犯罪。(二)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包括乡、镇、县、市、旗、地、市、盟、省、自治区、直辖市乃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所谓代表职务
    2023-04-28
    36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因背信行为引起犯罪行为都会构成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29
      以下因素构成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1、主要要素为上市公司高管; 2观因素由故意构成; 3、对象要素是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和证券市场的管理秩序; 4、客观因素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从事不正当、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罚是如何进行认定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1
      犯本罪,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犯本罪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单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 关于损害名誉权的行为认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01
      名誉权损害行为的认定: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如
    • 2022确认信托行为的条件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09
      信托行为既为法律行为的一种,则不得不具备法律行为成立的条件。不问其为生前行为。或是身后遗言,是由契约形成的行为,还是某种单独的行为,如要成立法上有效的法律行为,得有下列几个条件: 1、信托当事人的自由意思表示确认信托行为的成立,必须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在方式上和内容上是自由的,没有一定的限制式上可以用文字形式,也可用口头形式,甚至是默认的形式。在表示内容上,如成立动产信托,债权信托,或财产的保
    • 过失责任不能认定为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8
      一、未尽必要的通知义务或者疏于照顾,致使对方当事人对合同性质或条款产生重大误解而被撤销; 二、歪曲事实致使对方当事人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作出的缔约行为; 三、违反相关规定,撤回要约; 四、悬赏广告人撤销悬赏广告,致使相对人利益受损害; 五、违反意向书、备忘录等初步协议中约定的义务; 六、合同因不具备法定或约定的形式要件而被人民法院认定合同未成立或者无效; 七、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批准或者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