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行为人主观上故意伤害他人,出于过失使受害人死亡。在伤害致人死亡后,自首是法定上从轻量刑的一个情节,不过至于量刑还得由法官依据案件的情况来决定。其中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因一些过激的行为而致人死亡的情况,一般不会被判以死刑。
故意伤害他人怎么判刑
故意伤害他人的判刑标准根据情节轻重而定。法律规定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将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故意伤人致人重伤的,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将会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特别残忍手段,一般指采取朝人面部泼硫酸、用刀划伤面部等方式毁人容貌,挖人眼睛,砍掉双脚或与上述行为相当的特别残忍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故意伤害他人导致死亡罪的刑罚如何规定
171人看过
-
如何处罚故意伤害导致死亡行为
269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浅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400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死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具有要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205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其他人如何处罚
352人看过
-
故意伤害导致重伤死亡如何处理?
48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15岁因过失伤害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构成犯罪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6您说的行为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但鉴于其未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
-
故意伤害罪中的故意伤害中的过失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7我国刑法中的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的心理要素。认识要素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包括了对自己行为的内容、性质、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明知。表面上看,本案中李某的行为似乎是符合刑法的认识要素的。就像张文认为的“从打击的部位和死亡结果来看,足见其砸击力度之大,下手之狠,绝非失手所能使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刑法上的故意和过失在认识要素上是不同的,确切的说是在认识的
-
如果有故意伤害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形,故意伤害死亡因果关系是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30对刑事因果关系的界定、分类始终存在着多种阐述。从刑事因果关系的界定来说有原因说、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等等。不同的学说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对刑事因果关系进行分类。 我国刑法通说认为,刑事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两种。在此基础上,根据原因与结果之间有无中介条件的影响细分为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所有的直接因果关系都是必然因果关系。而在间接因果关系中,如果中介条件起到了促成作用,只有一个
-
2022年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是否会被判刑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29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判刑,将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已经预见,但却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
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伤害罪都怎么判刑?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24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别主要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主观上是故意、明知、积极追求危险后果的发生,对他人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过失致人死亡,主观上是过失、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的后果。二者量刑区别很大,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过失致人死亡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