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时因为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如何判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3 09:14:44 365 人看过

1、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行为人主观上故意伤害他人,出于过失使受害人死亡。在伤害致人死亡后,自首是法定上从轻量刑的一个情节,不过至于量刑还得由法官依据案件的情况来决定。其中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因一些过激的行为而致人死亡的情况,一般不会被判以死刑。

故意伤害他人怎么判刑

故意伤害他人的判刑标准根据情节轻重而定。法律规定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将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故意伤人致人重伤的,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将会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特别残忍手段,一般指采取朝人面部泼硫酸、用刀划伤面部等方式毁人容貌,挖人眼睛,砍掉双脚或与上述行为相当的特别残忍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6: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因防卫过当导致他人死亡,如何判断处理?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犯罪行为。针对防卫过当,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确定防卫过当构成犯罪时,应综合考虑防卫的具体目的、过当的程度、罪过形式以及防卫行为所保护权益的性质等因素。对于防卫过度导致对方死亡的情况,应考虑故意杀人罪的处罚。若防卫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应对其行为视为故意杀人罪,并依据该罪名进行定罪和量刑。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二,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过度导致对方死亡,有故意杀人罪的嫌疑。根据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对于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司法实践中,确定何种情况下减轻,减
    2023-10-23
    334人看过
  • 如何处罚防卫过失导致他人死亡
    若行为人的防卫过当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则适用的处罚规定为: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正当防卫过失致人重伤防卫过当致人重伤透露出的讯息是,其一已经构成了防卫过当,其二防卫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是致人重伤。从犯罪构成要件上来讲,接下来需要认定的是防卫人的主观心态。如果主观心态上是故意,毫无疑问其触犯的罪刑是故意伤害罪。而如果其主观心态上过失,则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不管是那种罪刑,确定刑罚时都应当考量其犯罪行为本身的防卫属性,因此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二百
    2023-07-31
    411人看过
  • 伤害致人死亡为何只判缓刑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农民付某为琐事与人发生争执,随手捡起一根木棒,打了对方几下。令他后悔万分的是:这几棒竟将对方打成重伤,后因延误治疗不幸死亡。前不久付某因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经办此案的法官和检察官认为,这是一起于法有据、客观公正的判决案例,符合现代司法理念。34岁的付某家住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2004年7月17日13时许,付某在自家的草坪地里作业,发现满身酒气的同村村民孙某进入自家刚栽种不久的草坪地里,担心草苗受损,与孙某发生争吵,进而撕扯起来,后被他人拉开。可孙某在酒精的作用下,仍叫骂不止,付某怒不可遏,随手捡起一根铁锹把,向孙某的腹部和腿部抡去,将孙某打伤。当天,孙某从付某处得到赔偿款500元,并前往普兰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经X光检查和CT扫描,均未发现异常,肠鸣音也正常,但鉴于孙某口述肚子疼痛的情况,医院要求其住院观察。孙某坚决不同意住院,回到家中,让村里的
    2023-06-11
    69人看过
  • 致人死亡的故意伤害和过失伤害的刑事责任量刑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它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结果却出乎意料的造成了死亡。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十年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对行为人适用死刑。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最高量刑标准1、根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10年,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积极作出民事赔偿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中被充分考虑”已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通运用。因此,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对犯罪嫌疑人判处实刑的期限。2、就故意伤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层法院提起公诉,则一般对犯罪嫌疑人比较有利,既不会判处无期以上徒刑,如果积极赔偿,则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诉,即使积极赔偿,最终也会使用上刑限。3、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
    2023-07-04
    224人看过
  • 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案例分析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因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出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过失,对于可能造成受害人死亡这一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是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而实施了一定的行为并最终导致受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因过失致人死亡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我国刑法对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立案规定:只要行为人是出于过失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就应当立案追诉。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于情节较轻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7-01
    378人看过
  • 量刑标准:故意伤害导致死亡
    故意伤害致死量刑标准: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根据加害人的犯罪情节及认罪赔偿态度可酌定量刑,但具体实刑的确定应当在司法实践中综合考虑。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伤害致死罪从犯量刑标准可以减轻吗?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1、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是就刑事责任而言,而不是比照主犯的宣告刑从轻、减轻处罚。如果主犯有其他从轻、减轻的量刑情节存在,其宣告刑可能与从犯一样,甚至更轻。2、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只能就共同所犯之罪而言,共同犯罪以外的罪的处罚,不能成为比照的对象。如果主犯犯有数罪,从犯犯一罪,从
    2023-07-05
    185人看过
  • 因打架导致他人死亡,该如何量刑?
    打架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杀人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别人死亡。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别人死亡。叫朋友打架,朋友打死人怎么办及时自首,朋友打死人涉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将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叫人者也是从犯。打架至人死亡怎么判刑?打架致他人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的认定和处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行为人有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
    2023-07-05
    468人看过
  • 如何判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被告人决定是否适用死刑立即执行时,要将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案件与民间纠纷引发的案件有所区别;将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与手段、情节一般的有所区别;将预谋犯罪与激情犯罪有所区别等等。一、对于下列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被告人,如果没有从轻情节,可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如暴力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恶势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暴力犯罪中故意伤害他人的首要分子;起组织、策划作用或者为主实施伤害行为罪行最严重的主犯;聚众“打砸抢”伤害致人死亡的首要分子;动机卑劣而预谋伤害致人死亡的等等。二、对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被告人,如果具有下列情形,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1、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以及山林、水流、田地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2、被害人有过错,或者对引发案件负有直接责任的;3、犯罪手段、情节一般的;被告人犯罪后积极救治被害人,或者积极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并真诚悔罪的;4、被告人作案
    2023-05-01
    136人看过
  •  因故意伤害导致死亡的法律责任如何规定?
    故意伤害罪是一种常见的侵犯公民人身权益的犯罪,若导致被害人死亡,最高可判处死刑。其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在犯故意伤害罪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下故意伤害罪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可能被判处的刑罚包括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可能被判处死刑。故意伤害罪是很常见的侵犯公民人身权益的犯罪,指的是行为人实施伤害他人的行为,导致他人受到伤害达到了轻伤以及轻伤以上的严重程度。故意伤害若导致被害人死亡,则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是不存在故意的,主观恶性没有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恶性那么大,虽然同是有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其刑罚的期限从十年以上起算,再到无期徒刑,最严重的才是判处死刑。所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较为严重的刑事犯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按照情节的轻重也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2023-08-21
    412人看过
  • 防卫过当致他人死亡变成故意伤害罪
    基本案情:2009年10月30日21时许,浍南中学一女学生在浍河堤坝上分别打电话叫其同学吴某、朋友张乙骑摩托车接她回去。在浍南中学附近的吴某接到电话后,和王某骑一辆摩托车去接该女生。社会青年刘某和王某电话联系后,随即带许某等几个90后少年,从浍南中学附近分乘三辆摩托车来到浍河堤坝上,并对女学生进行羞辱、戏弄。该女生再次打电话叫朋友张乙来堤坝接她,刘某则扬言:如果张乙敢来就打他。张乙在家中接到电话后,就和同伴骑一辆摩托车前去接人,路上遇到迎上来的刘某等人,说过去接人就要被打,即未敢过去,当即原路返回。刘某却不依不饶,骑一辆摩托车带王某、许某(均因寻衅滋事被判刑)等3人沿堤坝追撵几里路,将张乙和同伴二人拦下,将其从堤坝上打到堤坝下,又从堤坝下追打到堤坝上。殴打中,张乙手持一把尖刀将刘某右臀部、左大腿根部刺伤,又将摔倒在地的许某左胸背部刺伤。刘某被送到五河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
    2023-03-16
    130人看过
  • 如何认定故意伤害致死罪和过失伤害致死罪
    一、如何认定故意伤害致死罪和过失伤害致死罪在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与过失致人死亡行为的界限认定有一定的复杂性。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它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结果却出乎意料的造成了死亡(即对死亡结果,行为人属于过失)。二、故意伤害罪的常见特征是什么故意伤害罪的特征如下:1.客体要件:故意伤害中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3.主体要件: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故意伤害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
    2023-09-25
    112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伤害罪哪个重
    一、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伤害罪哪个重然而,若这两种犯罪行为皆导致了无辜生命的消逝,那么就量刑层面上而言,显然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更为严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关法规,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最高刑罚为七年有期徒刑,如若情节轻微,亦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相比之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法定最高刑罚为死刑,法定最低刑期也需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罪怎么处理若犯罪分子有意伤害他人,却又不幸导致了他人
    2024-07-23
    239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的如何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行为人过失致人死亡的不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而是应当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量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行为。行为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犯罪情节较轻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情形1、将过失致人死亡结果作为结果加重犯的情况有:(1)故意伤害罪致死、强奸致死、绑架致死、非法拘禁致死、抢劫致死属于结果加重犯,其要求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死、虐待致死也是结果加重犯,但其特殊性在于:虽然犯罪的基本行为与被害人自杀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刑法仍将其列为结果加重犯。(3)侮辱罪、诽谤罪、遗弃罪,没有将过失致人死亡规定为法定的结果加重犯。2、将过失致人死亡拟制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有:(1)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2)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3)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
    2023-08-01
    319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杀人的区别
    1、二者的主观故意不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属于过失,即行为人应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对方死亡,但因疏忽大意以而没有预见;或虽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对方死亡,但轻信能够避免。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在主观上要伤害对方,不以追求对方死亡为目的。2、二者的刑罚规定不同。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6-03
    20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15岁因过失伤害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构成犯罪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6
      您说的行为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但鉴于其未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
    • 故意伤害罪中的故意伤害中的过失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7
      我国刑法中的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的心理要素。认识要素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包括了对自己行为的内容、性质、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明知。表面上看,本案中李某的行为似乎是符合刑法的认识要素的。就像张文认为的“从打击的部位和死亡结果来看,足见其砸击力度之大,下手之狠,绝非失手所能使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刑法上的故意和过失在认识要素上是不同的,确切的说是在认识的
    • 如果有故意伤害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形,故意伤害死亡因果关系是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30
      对刑事因果关系的界定、分类始终存在着多种阐述。从刑事因果关系的界定来说有原因说、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等等。不同的学说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对刑事因果关系进行分类。 我国刑法通说认为,刑事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两种。在此基础上,根据原因与结果之间有无中介条件的影响细分为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所有的直接因果关系都是必然因果关系。而在间接因果关系中,如果中介条件起到了促成作用,只有一个
    • 2022年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是否会被判刑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29
      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判刑,将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已经预见,但却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 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伤害罪都怎么判刑?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24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别主要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主观上是故意、明知、积极追求危险后果的发生,对他人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过失致人死亡,主观上是过失、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的后果。二者量刑区别很大,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过失致人死亡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