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消费卡莫被“解释权”忽悠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7:01:17 61 人看过

口头协议让几百元差点打水漂

他们让我去续费,如不续费之前交的钱全部冻结。近日家住高新西区的郭女士投诉。去年4月她和朋友一同办理了此张会员卡,一年内共去消费了8次,最近,会所工作人员通知她前去换卡,可当她拿着卡去到这家会所时,却被告知如果不及时充值,卡上剩下的几百元钱将被冻结。

办卡时他们并没说必须一年内花完,如果有这个条件我是不会办的。并未在卡片上找到任何规定年限的说明,而会所在郭女士办卡时也没有出具任何协议。

随后,郭女士找到会所方,我们的广告传单上写得很清楚,5000元以下的充值有效期为一年。因此,会所方坚持郭女士需再交1000元,才能让郭女士继续使用会员卡。当时是否签订任何协议,相关负责人解释,在办卡时工作人员肯定已经口头告知过,但由于当时为郭女士办理会员卡的工作人员已经离职,现在已无从考证。最终经过记者协调后,会所方同意退还郭女士卡上的余额。

律师提醒:

办卡莫被解释权忽悠

消费者在办理各种会员卡时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

针对郭女士的问题,消费者可以把卡内余额用完为止。四川兴华中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雪介绍,消费者和小区会所之间是一种买卖合同关系,因小区会所在售游泳卡时未在卡上注明有效期限应当视为未约定期限,消费者可以一直使用完毕,合同关系才终止。而对于其他在卡上注明有使用期限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消费者在办理类似卡时一定要注意看卡上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价格、履行方式是否明确。如不明确,一定要卖家在卡上或相关协议上按签约时自己的真实意愿注明清楚,以免日后引起纠纷。不过,对于诸如本卡最终解释权归店家所有这种限制和排除消费者权利的条款,消费者可不予理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1: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律师事务所相关文章
  • 短斤缺两无考证忽悠消费维权难
    男:春节就要到了,不少人家已经在操办年货,可购买加工、鲜活食品还是得注意短斤缺两的现象,市民汪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汪先生说,当他来到附近的批发市场,看到那一条条肉嫩色白的鳗鲞,很是喜欢。一位商贩一本正经地表示,愿以每斤5元5角的最低价成交。不过,份量要按这条鳗鱼新鲜时分量来计算,汪先生问新鲜时有多少斤,商贩说有59.6斤。由于汪先生对新鲜鳗鱼变成鳗鲞分量换算没有概念,也没再过秤,就花了320元,把它买了下来。第二天,他拿着鳗鲞到菜市场里一秤,只有12斤,汪先生纳闷了。(汪先生关键是它这个重量太离谱了59斤相差了47斤)汪先生指着这清晰可见的59.6斤字样对记者说,现在回想起,当初还真有疑点,没过秤就成交了;这59.6斤的重量,何从而来,想必许多消费者都不会细问的。(汪先生还有许多消费者去买(还要)坑了一个十个百个他们这样经商很不诚实)记者来到这家水产市场,商铺里外挂满了这样的鳗鲞,除了清
    2023-06-07
    292人看过
  • 消费遭遇“潜规则”如何维权“防忽悠”
    2012年“消费者权益日”,重庆市消费者协会经过两个月的网上征集和评选,发布了“十大消费潜规则”:餐饮、快递、旅游、网络团购等行业均榜上有名。五一前夕,随着餐饮、旅游消费的再次升温,记者通过走访调查相关消费领域,并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几个常见消费“潜规则”,希望能引导广大消费者更加有效地应对侵权问题,防止“被忽悠”。餐厅收消毒餐具费设置最低消费门槛记者调查本市多家餐饮企业后发现,各类餐饮店都在不同程度收取人均最低消费、包房最低消费及餐具消毒费等费用。最低消费的标准根据餐饮企业的档次设置,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消毒餐具费则主要集中在中低档餐饮店。《北京市饮食业实施经营服务规范管理的有关规定》第55条规定:经营者应当遵守公平、自愿的原则,不得强行销售、强行服务,不得设置最低消费,强迫消费者接受其规定的价格及其他不合理条件。而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ˆ有相关条款对设立最低消费这种行
    2023-06-09
    356人看过
  • 被忽悠贷款
    有期徒刑
    被忽悠给别人贷款的,当事人可以收集相应的证据立即报警,如果当事人是被欺诈签订的贷款合同,则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应聘工作被忽悠贷款培训,公司是否涉嫌诈骗应聘工作被忽悠贷款培训,是违法的。如果招聘公司和网络贷款机构进行合作,借助招聘网站以招聘的形式对求职者进行有偿高额培训。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的,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招聘公司涉嫌诈骗,理应受到惩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
    2023-08-01
    146人看过
  • 被美容院忽悠消费后美容院就搬走怎么办
    一、被美容院忽悠消费后美容院就搬走怎么办由于美容院本身作为商业经营单位,其监管权责则天然地归属于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此前提下,广大消费者可选择直接向上述机构进行投诉。若该美容院已办理相应的工商营业执照,政府职能部门通常将依法对其采取吊销执照以及罚款等严肃处罚措施;相反地,若美容院未持有任何正规执照,当地工商部门也会坚决依法查封相关场所,同时协助受欺诈的消费者追回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此外,我们还建议消费者在面对类似被强行买卖侵权行为时,及时拨打民警电话(110)请求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事实上,这种强制性的购物消费模式,从实质上讲已经构成了诈骗犯罪行为,因此警方同样具有权利调查和管理此类事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
    2024-07-16
    429人看过
  • “消准字”与“国药准字”——消费者不能随便被“忽悠”
    2007年7月23日,沈大伯拿着药膏到干窑工商所投诉:7月22日他因为夏季皮炎发作,在天凝镇某大药方要求购买用于治疗的药膏一支,药店导购员向他推荐了某品牌药膏一支,价值14元,并称此药膏是新产品,治疗夏季皮炎的效果比市面上常见的药膏要好很多。因为将信将疑,沈大伯回家后仔细查看了该药膏的说明书,却发现其批准文号是消准字而不是常见的国药准字。消准字一般为消毒产品的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一般为国药准字,消毒产品不得宣传疗效。工商人员陪同沈大伯来到大药房,要求调换给沈大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的药膏一支。由于先前购买的药膏尚未拆封使用,药店同意调换价值12元药膏一支,并找还沈大伯2元;工商人员还对导购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2023-06-07
    294人看过
  • 按摩店被忽悠办卡了怎么退
    一、按摩店被忽悠办卡了怎么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权利选择是否接受商家提供的服务并支付相关费用。然而,当消费者已经为某项服务购买了会员卡,这便形成了与该商家之间的合约关系。在此前提下,若由于商家自身的不当行为或技术故障等原因导致合同无法正常执行,且余额难以退回给消费者的话,那么消费者是完全有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保护其合法权益。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商定不可退款的协议实际上构成了不公平的条款,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024-03-27
    371人看过
  • 被忽悠办了信用卡怎么投诉
    用户只需要带上身份证件等证明到信用卡发卡银行或银监会投诉即可。如果查实被别人忽悠办卡,那么就是银行未尽到自己的审核义务,银行和受害者之间是没有信用卡合同关系的,应该由银行承担相关责任。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信用卡审批环节上存在违规现象,从而导致信用卡问题不断。发卡银行应完善资信审核制度,加强对发卡环节的监督;对营销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规范管理,严把发卡审核关。一、怎样防止别人冒名代办信用卡防止被冒名代办信用卡的方法:1、不要轻信代办信用卡的人,很多被冒名办理信用卡的人就是轻信了同事、同学、亲戚和朋友的推介,而中招了。如果遇上亲朋好友等对自己推销信用卡,而自己又确实需要办理,则一定不要怕伤情面,当面问清是什么样的办理渠道,如果是银行职员,可信度还高些,如果是那些七弯八拐的渠道办理的,则一定要谨慎,最好自己到银行办理。2、街边和商场超市常有不少人在信用卡推广业务,这些摊点有真有假,有不少骗子就是在这些
    2023-03-17
    482人看过
  • 促销宣传与实际不符消费者被忽悠如何维权
    看起来有床,有床头柜,床上用品俱全。但到现场一问,实际上只有一副床架。床头柜什么的还要另外算钱。临近年底,买家具的业主渐渐增多,可是家居卖场在频频促销的同时,忽悠客户的事件也常常出现。A特价床?实际上只有床架广告上虽然用中文写了床1.8×2米,但广告图片上却是床、床头柜、床上用品俱全。家住闽侯,今年准备买家具的小林,在逛了市区某家具卖场之后表示非常郁闷:报价仅六百多元的特价床,实际上仅卖床架。消费者如果买齐床头柜等物品,至少需要一千多元。现在市场上一千多元的床并不少见。小林告诉记者,市区这家卖场吸引他冒雨前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六百多元的特价,不料到场才知道原来只是床架。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只是床,沙发、餐桌等组合式的家具,真正的全套价格与广告上往往不相符:沙发广告上往往是沙发、茶几俱全,而现场导购员则称茶几的价格不包含在内。这样消费者为了买配套的茶几,往往还需要多花三四百元;而二百多元的
    2023-04-24
    330人看过
  • 中国的消费者特别好“忽悠”吗?
    一张单人床卖到10多万,一套沙发卖到30多万,号称100%意大利生产的达芬奇家具堪称家具的高端品牌。然而,央视记者调查发现,该公司销售的部分天价家具根本就不是意大利生产的,经过检测,部分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又是一出挂羊头卖狗肉的闹剧。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国人购买能力有所提升,对洋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不断扩大。然而,困于监管的漏洞和认知的局限,一些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产品得以浑水摸鱼,极大地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消费者就特别好忽悠吗?好不好忽悠,得拿事实说话。从怀揣西洋野鸡大学学历的成功人士,到贴着洋标签的国内商品,一出又一出土鸡变凤凰的故事轮番上演,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些国内制造的商品一经洋包装,立即身价倍增,追捧者还趋之若鹜,浑然不觉受骗,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洋产品,或者说洋标签之所以能帮一些企业瞒天过海攫取巨额利润,根源在于国货质
    2023-06-07
    73人看过
  • 八成购房人买楼时被忽悠消费者维权仍处弱势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助理王前虎透露,去年一年,全国各地消费者协会受理的关于房屋买卖方面的投诉共计12954件,投诉数量与2008年相比下降了22%,但从消费者反映的问题来看,房地产市场仍然问题较多。王前虎介绍,去年房地产行业整体行情先抑后扬,开始一些开发企业由于资金链紧张,会采取一些促销措施,比如降价、特惠等等。当消费者出手订购或者签订购房合同之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流动性增加,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逐步充裕,有些企业就背信弃义,比如撕毁合同、变相涨价,或者采取捂盘惜售,甚至采取了多算公摊、降低服务质量、降低精装房的一些装饰装修材料的档次。“消费者反映,有的楼盘给你看的样板间没有问题,但拿到钥匙进了自己家就不一样了,漏水的、漏气的、房门、柜门歪歪扭扭,地板不平等众多的质量问题就出来了,此时找开发商解决问题可就难了。”于是矛盾逐渐激化,有的楼盘甚至出现买房人聚众抗议开发商不讲诚信的事件。焦点网
    2023-06-10
    257人看过
  • 会员制消费陷阱遍布四假象“忽悠”消费者
    当前会员制消费已在许多城市渐成时尚。但在许多地方,一旦消费者付钱办了卡,就可能面临服务承诺缩水,甚至商家卷款逃跑、损失无法追回的陷阱。会员制消费成“圈钱陷阱”8月1日,位于太原市水西关南街的千黛健美俱乐部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关门歇业,老板一去无踪。该俱乐部诸多会员手中的会员卡顿时变成废卡。据一位该俱乐部的会员介绍,她不久前看到电视广告,就来这里办了一张价值580元的会员卡,说是可以做6次美容,包括颈椎按摩在内的6项内容,可她一次都没来得及做,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这算是幸运了。前两天店里搞活动,我办了一张金卡,只用了一次,还有以前寄存在这里的化妆品也不见了,我大概损失了两万元。”另外一位会员气愤地说。消费者被谁“忽悠”了目前我们在生活中会碰到名目众多的会员卡,一些会员卡存在诸多陷阱。在消费者掉进陷阱之前,往往被许多假象所“忽悠”。假象一:用丰厚的充值返值活动,利诱消费者。据会员介
    2023-06-05
    54人看过
  • 消费者购买安信地板被忽悠获赔两万元
    本来冲着品牌,欲购买优质不加色地板,谁知安装后竟然出现鼓泡现象。经比对,发现自己购买的地板竟是贴木地板。杨先生3月中旬向武昌水果湖工商所投诉称,去年6月28日在中北路安信地板专卖店,订购重蚁木类木地板,其中一种规格为758×125×18mm,每平方米单价为362元。去年12月底,他欲签购物合同,商家称原订地板货源紧张,但已向上海组织了另一批货源,这批地板也是重蚁木类木地板,不过规格是909×125×18mm,是加长版的,价格稍高,在原单价基础上需再加20元。杨先生出于对商家的信任,签订了购物合同。今年3月7日地板安装完,两天后杨先生发现,木地板竟有漆膜鼓泡现象。他当即向该专卖店反映,并拿剩下的地板尾料到小东门另一专卖店对比,得知自己家安装的重蚁木类木地板有问题。水果湖工商所调查发现,安信重蚁木类木地板在宣传资料上称,绝对一级板材、不加色,而杨先生家的木地板横切面明显可看出加贴了一层木板。该
    2023-06-07
    56人看过
  • 老人被忽悠买保健品是否属于消费欺诈
    广西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称,其实,这是商家不断通过“洗脑式”宣传,向老年消费者推销保健品等各种商品,误导老人一步步掉入消费陷阱。广西消委会根据老年人消费投诉的案例,认为当前老年人消费有两大特点:老年人已经成为养生、保健品以及理疗仪、按摩器等保健器械的主要消费群体;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有能力有需求,但同时也面临着鉴别能力有限,容易上当受骗。就老年消费者维权问题,近日,根据南宁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统计,仅有2%的老年人是自己意识到上当受骗后向12315投诉。来电来访反映家里老人购买保健食品上当,95%是老年人的家属。广西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老年人要提防“免费”背后的陷阱。南宁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根据工商部门职责,对保健食品经营者发出警示:根据《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中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违者,工商部门
    2023-06-14
    491人看过
  • 小心团购陷阱消费者参加“购房团”被忽悠
    日前,孙女士在路边收到一份出售海景房的宣传单之后动心了,交付2万元定金后,想退房却被告知不可以。长春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参加购房团时要谨慎,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日前,孙女士在路边收到一份出售海景房的宣传单广告,有山、有海,可实地看房,首付又不高,看了以后很动心,便参加了去山东一购房团。在去之前,从宣传单信息和服务人员处得知:只要交500元看房费,来回路费、吃住全免,购房成交后,500元钱退回。当4月9日到达地点后,服务人员告知只有一上午的时间,下午就要返程,可售房处并未让该女士等人进行看房,只看到了沙盘,在销售人员多方劝说之下,按照要求先后交付了2万元定金。当时孙女士说她只能交出1000元,售方说1000元也行,但在双方签定了认购协议后,服务人员一再说得补齐2万元,不然就要受损失。孙女士没有考虑更多就让家人又汇来定金1.9万元钱,但当孙女士回到长春后发现所交定金凭证、看房费收据
    2023-04-22
    236人看过
换一批
#律师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律师事务所在组织上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监督和管理。它在规定的专业活动范围内,接受中外当事人的委托,提供各种法律服务;负责具体分配和指导所属律师的业务工作;根据需要,经司法部批准,可设立专业性的律师事务所,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可按专业分工... 更多>

    #律师事务所
    相关咨询
    • 消费者被忽悠如何维权
      新疆在线咨询 2024-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损害赔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三十四条【争议解决途径】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一般消费者
    • 美容院忽悠消费怎么办退款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3-24
      美容院忽悠消费退款可以找消市场监管部门解决。因为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欺诈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 被医院雇佣的医托忽悠消费了怎么办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12
      医托被骗了需要及时报警 诈骗2000元至4000元,就可以立案,具体数额,根据所在省份不同,在2000至4000元间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
    • 工资被中介忽悠冲卡怎么办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06
      很多公司都这么干,以后你会发现很多这种公司,面试时候跟你谈好的待遇,等第一个月之后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扣掉一部分或者直接不是原来所说的那个工资,很正常。但是一般正规的国企,外企和大型民企都是按照约定来的,约定是多少就是多少,很少有企业会克扣的,因为这样会影响企业形象,但是很多小民企和私人企业还有那种三资企业经常做这种事,所以以后找工作的时候要睁大眼睛问清楚,把劳动合同看清楚,问清楚每个细节。 其次现
    • 被忽悠买期权亏了几万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0
      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您的损失,如果对方拒绝,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去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期权,是指一种合约,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期权定义的要点如下: 1、期权是一种权利。期权合约至少涉及买家和出售人两方,持有人享有权力但不承担相应的义务。 2、期权的标的物。期权的标的物是指选择购买或出售的资产。它包括股票、政府债券、货币、股票指数